無碳刷直流電機的定子改良構造的製作方法
2024-02-12 07:42:15 1
專利名稱:無碳刷直流電機的定子改良構造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無碳刷直流電機的定子改良構造,該無碳刷直流電機的定子能以更簡易的構造來替代傳統的定子,達到製造更容易,且無汙染之目的。
傳統的無刷式直流電機的定子構造,系一體成型,具有四磁極,結構呈十字狀,中央具有一圓孔,磁極呈T字形,其周緣近乎圓形,然後以線圈纏繞在磁極的臂上,再將其固定於電路板上。但該定子因構造及材質之關係,因此其製造成本耗費高,尤其是,該傳統定子因需具絕緣,因此在其製造過程常因凡立水處理不當,致易對環境造成汙染。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乃在改良傳統的無刷式直流電機的定子在製造及使用上的缺陷,而提供一種製造、裝配容易,且製造過程無汙染產生的嶄新的定子構造。
本實用新型的構思是通過以下方式實現的一種無碳刷直流電機的定子改良構造,其包括以塑膠材質製成的座,其外徑繞有線圈,且在座的之上下兩側各設有腳,以腳穿入上下磁極片極電路板的之孔,並以衝壓形成結合固定;座中央有一圓孔,該圓孔內嵌裝有金屬套,且此圓孔可配合上下磁極片及電路板上的圓孔供軸承穿越結合轉子;上磁極片與下磁極片相位相差90度,兩者互相垂直。
為更清楚地理解本實用新型,
以下結合附圖詳細說明如下。其中
圖1是本實用新型立體結構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頂視圖;圖3是圖2的3-3位剖面圖。
首先請閱圖1,其為本實用新型的立體分解圖,由該圖可發現本實用新型主要特徵是以一塑膠材質製成的座1纏繞有線圈11,並結合有上下磁極片2、3,而以此替代傳統的定子。
座1本身是以塑膠材質製成,而在其圓形外徑纏繞有線圈11,又在座1的上下兩側各設有二個腳12、13,腳13可穿越下磁極片3的圓孔31及電路板4上的孔位41,當腳13穿於電路板4的孔位41後,其腳13會凸出於電路板4,然後再以衝壓方式,使腳13擴充,而令座1與下磁極片3及電路板4粘合,另外腳12可穿於上磁極片2之圓孔21,而以腳13結合電路板4的方式,使上磁極片2結合在座1之上,且座1的中央有一圓孔14,該圓孔14嵌裝有一可配合線圈11及磁極片2、3產生旋轉磁場的金屬套15,金屬套15內裝設有軸承5,而以軸承5內貫穿,軸孔51供轉子6之軸61穿越,形成轉子6與定子座1的結合。
磁極片2、3系以矽鋼材質製成,其中央設有一較大的圓孔22、32位,該圓孔22、32位可配合座1的圓孔14以供軸承5穿越其中,又磁極片2、3對應的極向側邊緣各設有一圓孔21、31,而利用此圓孔2、3可供座1的腳12、13穿入,而成上磁極片2與下磁片3可被分別固定結合在座1的上下兩側,又上磁極片2與下磁極片3系各以二片磁極片疊設而成,且上磁極片2與下磁極片3的相位相差90度,即兩者成相互垂直。
電路板4上裝配有電子元件,其為起動電機轉動的驅動電路,由於其與常用電路相同,因此不詳加贅述,且電路板4上的電子元件在圖式中,亦予於省略。電路板4中央有一較大的圓孔42,其為配合磁極片2、3與座1的圓孔22、32、14供軸承穿越,又在電路板中央圓孔42兩側設有二小圓孔41,該二小圓孔41可配合下磁極片3上的圓孔31供座1的腳13穿越,而以此結合於座1。
再請閱圖2,本實用新型的上視圖與圖3是圖2的3-3位剖面圖,由該圖可發現本實用新型的定子部份被替代以一座及上下磁極片,其構造上顯然較傳統者簡單且體積亦較小,又本實用新型在製造過程中不會有凡立水的汙染發生,且成本降低裝配亦容易。
權利要求1.一種無碳刷直流電機的定子改良構造,其特徵是包括以塑膠材質製成的座,其外徑繞有線圈,且在座的上下兩側各設有腳,以腳穿入上下磁極片及電路板的孔,並以衝壓形成結合固定,又座中央有一圓孔,該圓孔內嵌裝有金屬套,且此圓孔可配合上下磁極片及電路板上的圓孔供軸承穿越結合轉子;又上磁極片與下磁極片相位相差90度,兩者互相垂直。
專利摘要一種無碳刷直流電機的定子改良構造,其系以塑膠材質製成一圓形座,座的外徑繞有線圈,其上下側各設有腳,藉腳穿入上下磁極片及電路板的圓孔形成結合固定,又座中央設有圓孔可配合上下磁極片及電路板的圓孔,供軸承穿越,並套入轉子之軸,形成座與上下磁極片及轉子的結合。
文檔編號H02K15/02GK2051026SQ89202280
公開日1990年1月10日 申請日期1989年2月28日 優先權日1989年2月28日
發明者洪銀樹 申請人:洪銀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