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交通軌道專用多功能軌道維修車的製作方法
2024-02-01 21:41:15 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交通軌道專用多功能軌道維修車,屬於交通軌道專用多功能軌道維修車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
軌道指用條形的鋼材鋪成的供火車、電車等行駛的路線,也可以是天體在宇宙間運行的路線,也叫軌跡,物體運動的路線,更多的是指有一定規則的,如原子內電子的運動和人造衛星的運行都有一定的軌道。
而隨著鐵路運量的增加,以及機車車輛軸重和行駛速度的提高,相繼出現了許多新型軌道,如無縫線路、寬軌枕線路、整體道床線路和板式軌道等。
城市軌道交通通常由軌道路線、車站、車輛、維護檢修基地、供變電、通信信號、指揮控制中心等組成,城市軌道交通的運輸組織、功能實現、安全保證均應遵循有軌道交通的客觀規律,在運輸組織上要實行集中調度、統一指揮、按運行圖組織行車,在功能實現方面,各有關於專業如線路、車站、隧道、車輛、供電、通信、信號、機電設備及消防系統均應保證狀態良好,運行正常,在安全保證方面,主要依靠行車組織和設各正常運行,來保證必要的行車間隔和正確的行車線路。
因此軌道維修的相關問題越來越被人們關注和研究,急需發明一種交通軌道專用的多功能軌道維修車彌補軌道維修工作的不足,提高軌道行車的安全性和高效性。
技術實現要素:
:
針對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交通軌道專用多功能軌道維修車。
本實用新型的交通軌道專用多功能軌道維修車,它包含第一固定裝置、第一滑輪、第二滑輪、第二固定裝置、油箱、第三固定裝置、第三滑輪、承載轉軸、操作室、電機、機械連接臂、連接軸、機械手裝置、第一艙門、電線、感應顯示器、護欄、駕駛室、第二艙門、搭載臺、座椅、減震感應軸、第一感應板和第二感應板,第一固定裝置下側與第一滑輪固定連接,第一滑輪右側安裝有第二滑輪,第二滑輪上側設置有第二固定裝置,第二固定裝置右側安裝有油箱,油箱右側設置有第三固定裝置,第三固定裝置下側與第三滑輪固定連接,第三固定裝置左端上側安裝有承載轉軸,承載轉軸上側安裝有操作室,操作室右側與電機固定連接,電機右側設置有機械連接臂,機械連接臂右側安裝有連接軸,連接軸下側通過機械連接臂與機械手裝置固定連接,操作室前側設置有第一艙門,操作室左側通過電線與感應顯示器固定連接,感應顯示器左側與護欄固定連接,護欄左側安裝有駕駛室,駕駛室前側設置有第二艙門,感應顯示器下側與搭載臺固定連接,搭載臺上側安裝有座椅,搭載臺下側設置有減震感應軸,減震感應軸下側與第一感應板固定連接,第一感應板下側通過減震感應軸與第二感應板固定連接。
作為優選,所述的第一滑輪、第二滑輪和第三滑輪大小相同,這樣設置能夠保證三者之間相互配合工作,提高設備整體結構的穩固性和協調性,進一步地提高該設備的整體移動工作的安全性和高效性,減少故障發生率。
作為優選,所述的第一滑輪與第一固定裝置、第二滑輪與第二固定裝置和第三滑輪與第三固定裝置的連接方式均為螺紋連接,這樣設置既能夠保證第一滑輪與第一固定裝置、第二滑輪與第二固定裝置和第三滑輪與第三固定裝置相互之間的穩固性,又有利於工作人員進行高效便捷的維修和養護工作,進一步地提高軌道維修的效率和質量,節省資金。
作為優選,所述的承載轉軸由鋼材料製作而成,這樣設置能夠提高承載轉軸的整體強度,進一步延長該結構的使用年限,節省投入資金,提高該設備的使用效率和質量,鋼,是對含碳量質量百分比介於0.02%至2.11%之間的鐵碳合金的統稱,鋼的化學成分可以有很大變化,只含碳元素的鋼稱為碳素鋼(碳鋼)或普通鋼;在實際生產中,鋼往往根據用途的不同含有不同的合金元素,比如:錳、鎳、釩等等,人類對鋼的應用和研究歷史相當悠久,但是直到19世紀貝氏煉鋼法發明之前,鋼的製取都是一項高成本低效率的工作,如今,鋼以其低廉的價格、可靠的性能成為世界上使用最多的材料之一,是建築業、製造業和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成分,可以說鋼是現代社會的物質基礎。
作為優選,所述的機械手裝置為爪式抓取結構,這樣設置既能夠有效地發揮機械手裝置的便捷性和實用性,提高軌道維修的效率和質量,又能夠滿足多樣化的軌道維修需求和標準,進一步的簡化操作程序,提高軌道維修工作的效率和質量。
作為優選,所述的搭載臺與第一感應板和第一感應板與第二感應板之間間距相等,且兩者之間均設置有減震感應軸,這樣設置不但科學合理,符合結構力學和美學,進一步提高和保證搭載臺與第一感應板和第一感應板與第二感應板相互之間的穩固性和協調性,增強該設備的安全性,為軌道維修整體工作的高效運行提供有利的設備保障。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它結構設計科學合理,外形美觀新穎,能夠保證使用人員進行便捷的操作和使用,同時既能夠降低投入成本節省資金,提高經濟效益,又能減少操作失誤率,實現高效節能環保,有利於大範圍的推廣使用。
附圖說明:
為了易於說明,本實用新型由下述的具體實施及附圖作以詳細描述。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1-第一固定裝置;2-第一滑輪;3-第二滑輪;4-第二固定裝置;5-油箱;6-第三固定裝置;7-第三滑輪;8-承載轉軸;9-操作室;10-電機;11-機械連接臂;12-連接軸;13-機械手裝置;14-第一艙門;15-電線;16-感應顯示器;17-護欄;18-駕駛室;19-第二艙門;20-搭載臺;21-座椅;22-減震感應軸;23-第一感應板;24-第二感應板。
具體實施方式:
具體實施方式:如圖1所示,本具體實施方式採用以下技術方案:它包含第一固定裝置1、第一滑輪2、第二滑輪3、第二固定裝置4、油箱5、第三固定裝置6、第三滑輪7、承載轉軸8、操作室9、電機10、機械連接臂11、連接軸12、機械手裝置13、第一艙門14、電線15、感應顯示器16、護欄17、駕駛室18、第二艙門19、搭載臺20、座椅21、減震感應軸22、第一感應板23和第二感應板24,第一固定裝置1下側與第一滑輪2固定連接,第一滑輪2右側安裝有第二滑輪3,第二滑輪3上側設置有第二固定裝置4,第二固定裝置4右側安裝有油箱5,油箱5右側設置有第三固定裝置6,第三固定裝置6下側與第三滑輪7固定連接,第三固定裝置6左端上側安裝有承載轉軸8,承載轉軸8上側安裝有操作室9,操作室9右側與電機10固定連接,電機10右側設置有機械連接臂11,機械連接臂11右側安裝有連接軸12,連接軸12下側通過機械連接臂11與機械手裝置13固定連接,操作室9前側設置有第一艙門14,操作室9左側通過電線15與感應顯示器16固定連接,感應顯示器16左側與護欄17固定連接,護欄17左側安裝有駕駛室18,駕駛室18前側設置有第二艙門19,感應顯示器16下側與搭載臺20固定連接,搭載臺20上側安裝有座椅21,搭載臺20下側設置有減震感應軸22,減震感應軸22下側與第一感應板23固定連接,第一感應板23下側通過減震感應軸22與第二感應板24固定連接。
其中,所述的第一滑輪2、第二滑輪3和第三滑輪7大小相同,這樣設置能夠保證三者之間相互配合工作,提高設備整體結構的穩固性和協調性,進一步地提高該設備的整體移動工作的安全性和高效性,減少故障發生率;所述的第一滑輪2與第一固定裝置1、第二滑輪3與第二固定裝置4和第三滑輪7與第三固定裝置6的連接方式均為螺紋連接,這樣設置既能夠保證第一滑輪2與第一固定裝置1、第二滑輪3與第二固定裝置4和第三滑輪7與第三固定裝置6相互之間的穩固性,又有利於工作人員進行高效便捷的維修和養護工作,進一步地提高軌道維修的效率和質量,節省資金;所述的承載轉軸8由鋼材料製作而成,這樣設置能夠提高承載轉軸8的整體強度,進一步延長該結構的使用年限,節省投入資金,提高該設備的使用效率和質量,鋼,是對含碳量質量百分比介於0.02%至2.11%之間的鐵碳合金的統稱,鋼的化學成分可以有很大變化,只含碳元素的鋼稱為碳素鋼(碳鋼)或普通鋼;在實際生產中,鋼往往根據用途的不同含有不同的合金元素,比如:錳、鎳、釩等等,人類對鋼的應用和研究歷史相當悠久,但是直到19世紀貝氏煉鋼法發明之前,鋼的製取都是一項高成本低效率的工作,如今,鋼以其低廉的價格、可靠的性能成為世界上使用最多的材料之一,是建築業、製造業和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成分,可以說鋼是現代社會的物質基礎;所述的機械手裝置13為爪式抓取結構,這樣設置既能夠有效地發揮機械手裝置13的便捷性和實用性,提高軌道維修的效率和質量,又能夠滿足多樣化的軌道維修需求和標準,進一步的簡化操作程序,提高軌道維修工作的效率和質量;所述的搭載臺20與第一感應板23和第一感應板23與第二感應板24之間間距相等,且兩者之間均設置有減震感應軸22,這樣設置不但科學合理,符合結構力學和美學,進一步提高和保證搭載臺20與第一感應板23和第一感應板23與第二感應板24相互之間的穩固性和協調性,增強該設備的安全性,為軌道維修整體工作的高效運行提供有利的設備保障。
本具體實施方式為通過駕駛室18對設備結構進行移動處理,進一步的通過第一感應板23、第二感應板24和減震感應軸22的相互配合工作,對軌道的各種指標進行監測感應處理,之後通過感應顯示器16顯示出來,再經電線15傳輸到操作室9內,之後工作人員通過操作室9調節控制電機10,進一步的調節控制機械手裝置13對軌道進行移動安裝和維修處理等工作,簡單方便快捷,易操作,可以適用於大型的軌道維修和安裝處理工作,如火車軌道、動車軌道、電動軌道車軌道等。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徵和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實用新型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和範圍的前提下,本實用新型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範圍內。本實用新型要求保護範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