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性改造步入尾聲 富士半年報盈利
2024-02-25 16:36:15
富士膠片控股株式會社10月31日公布2006財年半年報(4月1日-9月30日)。數據顯示,上半財年實現銷售收入117.57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長3.7%,營業利潤達4.41億美元。若不計3.65億美元的集中性結構改造費用,富士膠片上半年營業利潤可達8.06億美元。增收的主要原因在於:1、平板液晶顯示屏材料的生產能力擴大帶來的銷售額大幅增長;2、醫療設備領域的計算機放射診斷裝置FCR、電子內窺鏡的銷售增長;3、印刷領域的CTP版材(Computer To Plate,計算機直接製版)的銷售增長;4、文件處理領域的彩色數碼多功能一體機的銷售增長。
影像事業領域,上半年銷售收入26.70億美元。其中彩色膠捲和相紙的市場份額有所提高;數碼影像部分的收益也獲得極大改觀,原因在於1、堅持「高感度•高畫質」的技術差異化路線和新開發的「臉部識別功能」在新機型中的成功搭載;2、數位相機的生產重心向中國轉移;3、供應鏈的強化管理;4、巴西、俄羅斯、印度等新興市場的開拓。但由於橫跨2005、2006兩個財年的戰略結構重組計劃主要集中在影像事業領域,使得上半年影像事業部門產生了2.59億美元的結構改造費用,如不計此項支出,影像事業營業利潤將較去年同期激增336.4%。
信息事業領域,上半年銷售收入為42.19億美元,同比增長16.9%, 扣除結構改造費用後的營業利潤為3.05億美元,信息事業領域的大幅增收主要得力於平板液晶顯示屏材料、電子內窺鏡、醫用影像信息網絡系統、以及印刷用CTP版材銷售額的大幅增長。
文件處理事業領域,上半年銷售收入為48.67億美元,同比增長3.6%,營業利潤為2.97億美元,同比大幅攀升15.1%。富士施樂的彩色數碼多功能一體機在歐美、亞洲等市場的持續熱銷是增收的主要原因。
繼2005財年支出約6.90億美元之後,富士膠片又在2006財年的上半年度集中投入了3.65億美元,進行大規模的結構改造,涉及影像和信息兩大事業領域,用以調整感光材料生產規模,削減人員,以及醫療、印刷等事業部門的生產設備整合。對於富士膠片而言,此次比較獨特的大規模結構改造,目前已順利進入了收尾階段,預計可按計劃於2006財年末(即2007年3月)徹底完成,並拉開富士膠片新一輪高盈利期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