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切割機的管道夾持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4-02-25 20:09:15 1

本實用新型涉及膠粘製品生產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基於切割機的管道夾持裝置。
背景技術:
在膠粘製品行業中,會涉及到膠管的製備。膠管的製備通常是先製備成長管,然後再根據需要將長管切割成短管,長管的切割採用切管機實現。
切管機主要包括膠管固定機構和切割機構,在切割過程中,通常是將膠管固定在固定機構上後,然後啟動切割機構進行切割。
切管機通常都包括夾持裝置和切割裝置,現有的夾持裝置只能用於夾持同一尺寸的管道。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基於切割機的管道夾持裝置,解決現有的夾持裝置只能用於夾持同一尺寸管道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
基於切割機的管道夾持裝置,包括機架,機架上對稱設置有2個固定機構,所述固定機構包括設置在機架上的固定塊,固定塊的上端向下凹陷形成凹形通槽,凹形通槽的2個側壁均設置有2個相互配合的凹槽,凹槽的底部設置有彈性結構,彈性結構的非固定端設置有擋塊,所述固定機構還包括與固定塊配合的夾持塊,夾持塊上設置有與凹形通槽配合的凹形通槽Ⅰ,凹形通槽Ⅰ的2個側壁上設置有與凹槽配合的U形槽,所述凹形通槽的底部設置有多個螺紋孔,所述凹形通槽Ⅰ內設置與螺紋孔配合的通孔,螺栓穿過通孔固定在螺紋孔內。
現有的切管機的夾持裝置只能用於固定同一尺寸的膠管。
所述凹形通槽、凹形通槽Ⅰ具體是指兩端開通的弧形槽。
本實用新型在使用過程中,將膠管放置在凹形通槽內,然後將夾持塊上的U形槽對應放置在凹槽內,夾持塊與擋塊接觸擠壓彈性結構,直到凹形通槽Ⅰ的內壁與膠管接觸,然後再用螺栓固定。
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相互配合的固定塊和夾持塊,在固定塊和夾持塊的側壁分別設置相互配合的凹槽和U形槽,在凹槽內設置彈性結構,通過彈性結構的壓縮來調節夾持不同尺寸的膠管,如此,本實用新型解決了現有的夾持裝置只能用於夾持同一尺寸管道的問題。
進一步地,彈性結構為彈簧。
進一步地,凹形通槽的內壁設置為螺紋面。
進一步地,凹形通槽Ⅰ的內壁設置為螺紋面。
螺紋面能夠有效的增大接觸面的摩擦力,避免夾持膠管時出現打滑的問題。
進一步地,機架採用硬質鋁合金製成。
硬質鋁合金為現有技術材料,具有質量輕硬度大的優點,在確保機架結構穩定性的前提下,減輕其質量,以便搬遷。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的優點和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相互配合的固定塊和夾持塊,在固定塊和夾持塊的側壁分別設置相互配合的凹槽和U形槽,在凹槽內設置彈性結構,通過彈性結構的壓縮,以及調整螺栓在不同螺紋孔內,實現調節夾持不同尺寸的膠管。
附圖說明
此處所說明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進一步理解,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並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限定。在附圖中:
圖1是夾持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左視圖;
圖3是夾持塊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中標記及對應的零部件名稱:
1-機架,2-固定塊,3-夾持塊,4-螺栓,21-凹形通槽,22-彈性結構,23-擋塊,31-凹形通槽Ⅰ,32-U形槽。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結合實施例和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示意性實施方式及其說明僅用於解釋本實用新型,並不作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定。
實施例1:
如圖1至圖3所示,基於切割機的管道夾持裝置,包括機架1,機架1上對稱設置有2個固定機構,所述固定機構包括設置在機架1上的固定塊2,固定塊2的上端向下凹陷形成凹形通槽21,凹形通槽21的2個側壁均設置有2個相互配合的凹槽,凹槽的底部設置有彈性結構22,彈性結構22的非固定端設置有擋塊23,所述固定機構還包括與固定塊2配合的夾持塊3,夾持塊3上設置有與凹形通槽21配合的凹形通槽Ⅰ31,凹形通槽Ⅰ31的2個側壁上設置有與凹槽配合的U形槽32,所述凹形通槽21的底部設置有多個螺紋孔,所述凹形通槽Ⅰ31內設置與螺紋孔配合的通孔,螺栓4穿過通孔固定在螺紋孔內;所述彈性結構22為彈簧。
實施例2:
如圖1至圖3所示,本實施例基於實施例1,所述凹形通槽21的內壁設置為螺紋面;所述凹形通槽Ⅰ31的內壁設置為螺紋面;所述機架1採用硬質鋁合金製成。
以上所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有益效果進行了進一步詳細說明,所應理解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而已,並不用於限定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