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高爐布料的燒結礦給料系統和給料方法
2024-01-27 21:10:15 1
專利名稱:改善高爐布料的燒結礦給料系統和給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礦物原料燒結礦給料工藝,尤其是一種改善高爐布料的燒結礦給料系統和給料方法。
背景技術:
在高爐冶煉生產中,燒結礦佔爐料比例約 85%左右,粒度在5 150mm,因此燒結礦的粒度及分布決定高爐爐腔內料層的透氣性,其中>20_的大成品粒級燒結礦部分約佔到成品燒結礦 52%,5 20mm的小成品粒級部分約佔到成品燒結礦 48%,在常規礦物原料燒結礦輸送時,將大小成品燒結礦即5-150mm粒級混在一起由同一臺膠帶機一同送入高爐,燒結礦送入高爐後成形布料,由於粒度的偏析作用,大粒級燒結礦O 50mm)富集在高爐側壁,由於爐壁相對平滑,燒結礦粒度不等形成物料間縫隙,而小粒級的燒結礦聚集在料層中部,導致料層密度大,迫使由高爐底部吹入的熱風大部分從料層邊緣,沿著爐壁在大 粒級燒結礦中通過,形成「邊緣」效應,即靠近爐壁的大粒級燒結礦被過度加熱,而料層中部不能及時燒透,出現「生芯「現象,不但影響高爐生產,而且導致大量熱風不能被有效利用從大成品燒結礦中流失。
發明內容
本發明目的是提供一種改善高爐布料的燒結礦給料系統和利用該系統對高爐布料的給料的方法。該系統和方法改變了傳統的高爐燒結礦給料方式,將燒結礦分為大小粒級。有利於高爐布料制度操作靈活性,改善高爐內料層透氣性,減少爐況波動,有利於降低高爐能耗。本發明的目的上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本發明的改善高爐布料的燒結礦給料系統,包括燒結礦給料裝置,環冷機、燒結礦輸送膠帶機、成品礦槽和設置在成品礦槽與高爐爐頂布料裝置之間的成品礦輸送膠帶機,其特徵在於在燒結礦輸送膠帶與成品礦槽之間設有篩分機,所述的篩分機為三級篩分機,在三級篩分機上設有進料口和與一級篩篩上產品對應的>20mm的成品礦大粒級出料口、與二級篩篩上產品對應的10-20mm成品礦中粒級鋪底料出料口、與三級篩篩上產品對應的5_10mm粒級成品礦小粒級出料口以及與三級篩篩下產品對應的< 5_粒級冷返礦出料口,所述的成品礦槽為兩個成品礦儲存槽,一個是成品礦大粒級儲存槽,一個是成品礦燒結礦小粒級儲存槽,其兩個成品礦儲存槽的進料端分別通過成品礦燒結礦大粒級輸送膠帶機和成品礦燒結礦小粒級輸送膠帶機與篩分機的成品礦大粒級出料口和成品礦小粒級出料口相連接,兩個成品礦儲存槽的出料端分別通過兩條高爐給料的成品礦大粒級膠帶運輸機和成品礦小粒級膠帶運輸機與高爐爐頂布料裝置相連接。本發明的改善高爐布料的燒結礦給料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驟
I)將從燒結礦給料裝置出來的0-150mm的成品燒結礦經環冷機冷卻後溫度降至150°C以下,由燒結礦輸送膠帶機運入三級篩分機,成品燒結礦首先進入一級篩進行篩分,其篩上產品>20mm粒級佔燒結礦總料量的26%的燒結礦作為大成品燒結礦經成品礦燒結礦大粒級輸送膠帶機給入成品礦大粒級儲存槽,而一級篩的篩下產品給入二級篩進行篩分,其二級篩的篩上產品10-20mm粒級佔燒結礦總料量的24%,其中9%作為鋪底料運往燒結機給料裝置,其餘15%燒結礦給入成品礦槽小粒級儲存槽,二級篩的篩下產品給入三級篩進行篩分,其三級篩的篩上5-10mm粒級燒結礦作為小成品經成品礦燒結礦小粒級輸送膠帶機給入成品礦槽小粒級儲存槽,而三級篩的篩下產品< 5mm粒級燒結礦作為冷返礦返回配料室,循環利用,
2)分級後的成品燒結礦分別在成品礦槽大粒級儲存槽和成品礦槽小粒級儲存槽兩個儲存礦槽進行緩存,當需向高爐提供大成品燒結礦時便開啟成品礦大粒級膠帶運輸機,同時停運成品礦小粒級膠帶運輸機,當高爐完成大成品燒結礦布料後,按指令開動成品礦小粒級膠帶運輸機向高爐供料,實現大小粒級燒結礦交替、有序向高爐供料。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優點在於由於本發明改變了傳統的高爐燒結礦給料方法,將燒結礦分為大小粒級。並交替、有序向高爐供料,改變了原高爐裝料結構,不僅有效 控制了裝料過程的粒度偏析,改善了料層的透氣性,還使得爐頂布料調節更加靈活,為高爐的穩定順行創造了有利條件。
圖I是本發明的燒結礦給料系統框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如圖I所示,本發明的改善高爐布料的燒結礦給料系統,包括燒結礦給料裝置1,環冷機2、燒結礦輸送膠帶機3、成品礦槽和設置在成品礦槽與高爐爐頂布料裝置之間的成品礦輸送膠帶機,其特徵在於在燒結礦輸送膠帶3與成品礦槽之間設有篩分機4,所述的篩分機4為三級篩分機,在三級篩分機上設有進料口 16和與一級篩篩上產品對應的>20mm的成品礦大粒級出料口 12、與二級篩篩上產品對應的10-20mm成品礦中粒級鋪底料出料口
15、與三級篩篩上產品對應的5-10mm粒級成品礦小粒級出料口 13以及與三級篩篩下產品對應的< 5mm粒級冷返礦出料口 14,所述的成品礦槽為兩個成品礦儲存槽,一個是成品礦大粒級儲存槽8,一個是成品礦燒結礦小粒級儲存槽7,其兩個成品礦儲存槽的進料端分別通過成品礦燒結礦大粒級輸送膠帶機6和成品礦燒結礦小粒級輸送膠帶機5與篩分機的成品礦大粒級出料口 12和成品礦小粒級出料口 13相連接,兩個成品礦儲存槽的出料端分別通過兩條高爐給料的成品礦大粒級膠帶運輸機11和成品礦小粒級膠帶運輸機9與高爐爐頂布料裝置10相連接。本發明的一種改善高爐布料的燒結礦給料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驟
I)將從燒結礦給料裝置I出來的0-150mm的成品燒結礦經環冷機2冷卻後溫度降至150°C以下,由燒結礦輸送膠帶機3運入三級篩分機4,成品燒結礦首先進入一級篩進行篩分,其篩上產品>20mm粒級佔燒結礦總料量的26%的燒結礦作為大成品燒結礦經成品礦燒結礦大粒級輸送膠帶機6給入成品礦大粒級儲存槽8,而一級篩的篩下產品給入二級篩進行篩分,其二級篩的篩上產品10_20mm粒級佔燒結礦總料量的24%,其中9%作為鋪底料運往燒結機給料裝置1,其餘15%燒結礦給入成品礦槽小粒級儲存槽7,二級篩的篩下產品給入三級篩進行篩分,其三級篩的篩上5-10mm粒級燒結礦作為小成品經成品礦燒結礦小粒級輸送膠帶機5給入成品礦槽小粒級儲存槽7,而三級篩的篩下產品<5_粒級燒結礦作為冷返礦經冷返礦出料口 14返回配料室17,循環利用,
2)分級後的成品燒結礦分別在成品礦槽大粒級儲存槽8和成品礦槽小粒級儲存槽7兩個儲存礦槽進行緩存,當需向高爐提供大成品燒結礦時便開啟成品礦大粒級膠帶運輸機11,同時停運成品礦小粒級膠帶運輸機9,當高爐完成大成品燒結礦布料後,按指令開動成品礦小粒級膠帶運輸機9向高爐供料,實現大小粒級燒結礦交替、有序向高爐供料。圖中箭頭表示燒結礦料流方向。本發明由於成品礦槽具有一定的容積儲量,可保證大小粒級成品交替、有序向高爐供料,同時緩解對燒結車間生產的影響。
權利要求
1.一種改善高爐布料的燒結礦給料系統,包括燒結礦給料裝置,環冷機、燒結礦輸送膠帶機、成品礦槽和設置在成品礦槽與高爐爐頂布料裝置之間的成品礦輸送膠帶機,其特徵在於在燒結礦輸送膠帶與成品礦槽之間設有篩分機,所述的篩分機為三級篩分機,在三級篩分機上設有進料口和與一級篩篩上產品對應的>20mm的成品礦大粒級出料口、與二級篩篩上產品對應的10-20mm成品礦中粒級鋪底料出料口、與三級篩篩上產品對應的5_10mm粒級成品礦小粒級出料口以及與三級篩篩下產品對應的< 5_粒級冷返礦出料口,所述的成品礦槽為兩個成品礦儲存槽,一個是成品礦大粒級儲存槽,一個是成品礦燒結礦小粒級儲存槽,其兩個成品礦儲存槽的進料端分別通過成品礦燒結礦大粒級輸送膠帶機和成品礦燒結礦小粒級輸送膠帶機與篩分機的成品礦大粒級出料口和成品礦小粒級出料口相連接,兩個成品礦儲存槽的出料端分別通過兩條高爐給料的成品礦大粒級膠帶運輸機和成品礦小粒級膠帶運輸機與高爐爐頂布料裝 置相連接。
2.一種改善高爐布料的燒結礦給料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驟 1)將從燒結礦給料裝置出來的0-150mm的成品燒結礦經環冷機冷卻後溫度降至150°C以下,由燒結礦輸送膠帶機運入三級篩分機,成品燒結礦首先進入一級篩進行篩分,其篩上產品>20mm粒級佔燒結礦總料量的26%的燒結礦作為大成品燒結礦經成品礦燒結礦大粒級輸送膠帶機給入成品礦大粒級儲存槽,而一級篩的篩下產品給入二級篩進行篩分,其二級篩的篩上產品10-20mm粒級佔燒結礦總料量的24%,其中9%作為鋪底料運往燒結機給料裝置,其餘15%燒結礦給入成品礦槽小粒級儲存槽,二級篩的篩下產品給入三級篩進行篩分,其三級篩的篩上5-10mm粒級燒結礦作為小成品經成品礦燒結礦小粒級輸送膠帶機給入成品礦槽小粒級儲存槽,而三級篩的篩下產品< 5_粒級燒結礦作為冷返礦經冷返礦出料口返回配料室,循環利用, 2)分級後的成品燒結礦分別在成品礦槽大粒級儲存槽和成品礦槽小粒級儲存槽兩個儲存礦槽進行緩存,當需向高爐提供大成品燒結礦時便開啟成品礦大粒級膠帶運輸機,同時停運成品礦小粒級膠帶運輸機,當高爐完成大成品燒結礦布料後,按指令開動成品礦小粒級膠帶運輸機向高爐供料,實現大小粒級燒結礦交替、有序向高爐供料。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改善高爐布料的燒結礦給料系統和給料方法,其給料系統是在燒結礦輸送膠帶與成品礦槽之間設有篩分機,所述的篩分機為三級篩分機,並在三級篩分機上設有進料口和四個出料口,所述的成品礦槽為兩個大小兩個粒級的儲存槽,通過採用上述系統,實現大小粒級燒結礦交替、有序向高爐供料。本發明的優點在於將燒結礦分為大小粒級。並交替、有序向高爐供料,改變了原高爐裝料結構,不僅有效控制了裝料過程的粒度偏析,改善了料層的透氣性,還使得爐頂布料調節更加靈活,為高爐的穩定順行創造了有利條件。
文檔編號C21B5/00GK102978313SQ20121056917
公開日2013年3月20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25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25日
發明者王明俠, 朱佔軍 申請人:中冶北方(大連)工程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