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帶有傾斜進料口的轉筒烘乾機的製作方法
2024-01-28 02:28:15 2
專利名稱:一種帶有傾斜進料口的轉筒烘乾機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帶有傾斜進料口的轉筒烘乾機,屬於乾燥設備領域。
背景技術:
工業中對煤、水泥等物料進行乾燥處理時通常使用轉筒烘乾機,轉筒烘乾機一般包括轉筒和加熱裝置,加熱裝置產生熱煙氣或熱風,熱煙氣或熱風吹入轉筒中對物料進行乾燥。比如,中國專利文獻CN2876650Y就公開了一種轉筒式物料烘乾機,包括作為餘熱回收室的封閉箱式烘乾機本體,其內設有乾燥滾筒,乾燥滾筒的兩端分別設有進料口和出料口,其中進料口的軸向垂直於乾燥滾筒的壁面,頂部設有排潮孔,噴射熱風管裝置在乾燥滾筒內部,並與加熱器連通,在乾燥滾筒的內壁還均勻分布有沿軸向傾斜的物料撥片,齒環裝 置在乾燥滾筒的外筒壁上,與電機的驅動輪構成嚙合副,餘熱回收管連接餘熱回收室與加熱器之間。上述技術中,由於進料口的軸線垂直於乾燥滾筒的壁面,物料由進料口進入乾燥滾筒後很容易堆積在乾燥滾筒的底部,只有在噴射熱風管裝置所吹出的熱風帶動下物料才能向出料口方向運動,也就是說,為了避免物料在乾燥滾筒底部的沉積,實現物料的充分乾燥,在乾燥過程中需要噴射熱風管裝置不斷地向乾燥滾筒內提供具有較高速度的熱風,這樣勢必會導致能耗增高,不利於節能。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現有技術中由於進料口的軸線垂直於乾燥滾筒的壁面,物料由進料口進入乾燥滾筒後很容易堆積在乾燥滾筒的底部,只有在噴射熱風管裝置所吹出的熱風帶動下物料才能向出料口方向運動,也就是說,為了避免物料在乾燥滾筒底部的沉積,實現物料的充分乾燥,在乾燥過程中需要噴射熱風管裝置不斷地向乾燥滾筒內提供具有較高速度的熱風,這樣勢必會導致能耗增高,不利於節能;進而提出一種能減少能耗的轉筒烘乾機。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帶有傾斜進料口的轉筒烘乾機,包括,加熱爐,所述加熱爐包括爐體、設置在所述爐體上的爐門和排煙口 ;在所述爐體內部設置有火室和煙道,所述火室與煙道相連通;轉筒,所述轉筒通過所述排煙口與所述爐體內部相連通,所述轉筒的底部設置有可控制啟閉的出料口 ;所述轉筒連接有引風機;在所述煙道的頂部設置有可控制啟閉的進料口,所述進料口的軸線與所述煙道內壁的夾角α為 5-60° 。所述夾角α為10-40°。在所述煙道上設置有相互平行的第一擋火焰板和第二擋火焰板,所述第一擋火焰板的上端與所述爐體的內壁相連接,所述第二擋火焰板的下端與所述爐體的內壁相連接;沿所述煙道的軸向,所述第一擋火焰板與第二擋火焰板之間具有適於煙氣流通的通道;垂直於所述煙道的軸向,所述第一擋火焰板和第二擋火焰板具有交錯區域。所述出料口設置在所述轉筒遠離所述加熱爐一端的底部。所述弓I風機設置在所述轉筒遠離所述加熱爐的一端。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方案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I)本實用新型所述轉筒烘乾機包括加熱爐,所述加熱爐包括爐體、設置在所述爐體上的爐門和排煙口 ;在所述爐體內部設置有火室和煙道,所述火室與煙道相連通;轉筒,所述轉筒通過所述排煙口與所述爐體相連通,所述轉筒的底部設置有可控制啟閉的出料口 ;所述轉筒連接有引風機;在所述煙道的頂部設置有可控制啟閉的進料口,所述進料口的軸線與所述煙道內壁的夾角α為5-60°。一方面,本實用新型將進料口設置在煙道處,而不是轉筒上,可以防止轉筒轉動時進料口隨之發生轉動而不便於進料;另外,本實用新型進料口的軸線與所述煙道壁成5-60°的夾角α,這樣可以使物料由進料口進入烘乾機後,在水平方向有一定的速度,且速度方向與熱煙氣的流動方向相同,這樣物料進入烘乾機後 能與熱煙氣形成有效的混合,在熱煙氣的帶動下向出料口的方向流動,並在轉筒的轉動作用下形成螺旋形的流動軌跡,由於物料本身有一定的水平速度,不是完全依靠熱煙氣帶動前行,因此熱煙氣的流動速度可以較慢,從而減少了引風機的能耗,避免了現有技術中物料進入烘乾機後極易沉積在乾燥滾筒的底部,因而需要較高速的熱風帶動前行,導致能耗增大的問題。(2)本實用新型所述轉筒烘乾機,在所述煙道上設置有相互平行的第一擋火焰板和第二擋火焰板,所述第一擋火焰板的上端與所述爐體的內壁相連接,所述第二擋火焰板的下端與所述爐體的內壁相連接;沿所述煙道的軸向,所述第一擋火焰板與第二擋火焰板之間具有適於煙氣流通的通道;垂直於所述煙道的軸向,所述第一擋火焰板和第二擋火焰板具有交錯區域。這樣燃料在火室中燃燒後產生的熱煙氣進入轉筒,用於對物料進行乾燥,同時火室中的火焰被第一、第二擋火焰板隔擋住,不能進入轉筒,避免了現有技術中熱煙氣極易將火室中的火焰攜帶入轉筒中引燃物料,而引發產品損失和生產安全的問題。(3)本實用新型所述轉筒烘乾機,所述出料口設置在所述轉筒遠離所述加熱爐一端的底部;所述引風機設置在所述轉筒遠離所述加熱爐的一端。物料在引風機所引入的熱煙氣的帶動下,輔之以揚煤器推進,由轉筒靠近加熱爐的一端流動至遠離加熱爐的另一端,再由出料口排出,在這個過程中物料與熱煙氣進行了充分的接觸,物料得到了充分的乾燥,並且也有效地利用了設備。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內容更容易被理解,本實用新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的內容進行進一步的說明;圖I本實用新型所述帶有傾斜進料口的轉筒烘乾機的結構示意圖;圖2本實用新型所述帶有傾斜進料口、第一擋火焰板和第二擋火焰板的轉筒烘乾機的結構示意圖;其中附圖標記為I-爐體,2-爐門,3-火室,4-煙道,5-排煙口,6_轉筒,7_進料口,8-出料口,9-引風機,10-第一擋火焰板,11-第二擋火焰板。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所述帶有傾斜進料口 7的轉筒烘乾機的結構如圖I所示,其包括加熱爐,所述加熱爐包括爐體I、設置在所述爐體I上的爐門2和排煙口 5,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爐門2設置在所述爐體I的一端,對應地,所述排煙口 5設置在所述爐體I的另一端;在所述爐體I內部設置有火室3和煙道4,所述火室3與煙道4相連通,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火室3靠近所述爐門2設置,所述煙道4遠離所述爐門2設置;轉筒6,所述轉筒6通過所述排煙口 5與所述爐體I內部相連通,所述轉筒6的底部設置有可控制啟閉的出料口 8,所述出料口 8可以根據情況選擇設置在所述轉筒6底部的任意位置上,在本實施例中,為了使物料在轉筒6中得到充分的乾燥,所述出料口 8優選設置在所述轉筒6遠離所述加熱爐一端的底部;所述轉筒6連接有引風機9,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引風機9設置在所述轉筒6遠離所述加熱爐的一端;在所述煙道4的頂部設置有可控制啟閉的進料口 7,所述進料口 7的軸線與所述煙道4內壁的夾角α為5-60°,在本實施例中,所述進料口 7靠近所述排煙口 5設置,以便物料能夠直接由進料口 7進入轉筒6中被烘乾。優選地,所述夾角α為10-40°。在此基礎上,作為可變換的實施方式,為了防止火室3內的火焰竄入轉筒6中,弓丨起物料燃燒等安全問題,如圖2所示,在所述煙道4上設置有相互平行的第一擋火焰板10和第二擋火焰板11,所述第一擋火焰板10的上端與所述爐體I的內壁相連接,所述第一擋火焰板10的下端為自由端,所述第二擋火焰板11的下端與所述爐體I的內壁相連接,所述第二擋火焰板11的上端為自由端;沿所述煙道4的軸向,所述第一擋火焰板10與第二擋火焰板11之間具有適於煙氣流通的通道;垂直於所述煙道4的軸向,所述第一擋火焰板10和第二擋火焰板11具有交錯區域。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一擋火焰板10與第二擋火焰板11垂直於所述煙道4的軸向設置。雖然本實用新型已經通過上述具體實施例對其進行了詳細的闡述,但是,本專業普通技術人員應該明白,在此基礎上所做出的未超出權利要求保護範圍的任何形式和細節的變化,均屬於本實用新型所要保護的範圍。
權利要求1.一種帶有傾斜進料口(7)的轉筒烘乾機,包括, 加熱爐,所述加熱爐包括爐體(I)、設置在所述爐體(I)上的爐門(2)和排煙口(5); 在所述爐體(I)內部設置有火室(3 )和煙道(4 ),所述火室(3 )與煙道(4 )相連通; 轉筒(6 ),所述轉筒(6 )通過所述排煙口( 5 )與所述爐體(I)內部相連通,所述轉筒(6 )的底部設置有可控制啟閉的出料口(8); 所述轉筒(6)連接有引風機(9); 其特徵在於, 在所述煙道(4)的頂部設置有可控制啟閉的進料口(7),所述進料口(7)的軸線與所述煙道(4)內壁的夾角a為5-60°。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轉筒烘乾機,其特徵在於,所述夾角a為10-40°。
3.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轉筒烘乾機,其特徵在於,在所述煙道(4)上設置有相互平行的第一擋火焰板(10)和第二擋火焰板(11),所述第一擋火焰板(10)的上端與所述爐體(I)的內壁相連接,所述第二擋火焰板(11)的下端與所述爐體(I)的內壁相連接;沿所述煙道(4)的軸向,所述第一擋火焰板(10)與第二擋火焰板(11)之間具有適於煙氣流通的通道;垂直於所述煙道(4)的軸向,所述第一擋火焰板(10)和第二擋火焰板(11)具有交錯區域。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轉筒烘乾機,其特徵在於,所述出料口(8)設置在所述轉筒(6)遠離所述加熱爐一端的底部。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轉筒烘乾機,其特徵在於,所述引風機(9)設置在所述轉筒(6)遠離所述加熱爐的一端。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帶有傾斜進料口的轉筒烘乾機,包括,加熱爐,所述加熱爐包括爐體、設置在所述爐體上的爐門和排煙口,所述爐體包括相連通的火室與煙道;轉筒,所述轉筒通過所述排煙口與所述爐體內部相連通;在所述煙道的頂部設置有可控制啟閉的進料口,所述進料口的軸線與所述煙道內壁的夾角α為5-60°;在所述煙道上設置有擋火焰板,出料口設置在所述轉筒遠離所述加熱爐一端的底部;引風機設置在所述轉筒遠離所述加熱爐的一端。本裝置可用於對煤粉、原煤、中塊、石灰石、礦渣和黏土等物質進行乾燥。
文檔編號F26B25/00GK202562243SQ20122019160
公開日2012年11月28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2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2日
發明者劉恆, 高樹生 申請人:鄂爾多斯市中譽能源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