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攜式機車車輛車輪水平吊具的製作方法
2024-02-08 12:17:15
可攜式機車車輛車輪水平吊具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可攜式機車車輛車輪水平吊具,包括吊環、鋼絲繩總成、拉杆、側臂和銷軸,所述鋼絲繩總成有兩套,所述兩套鋼絲繩總成的上端均與吊環連接,下端分別與相應的拉杆上部的拉杆手柄連接,所述拉杆的中部與側臂通過銷軸鉸接,拉杆的下部具有弧形夾持面,所述側臂具有折彎的弧形夾持端。本實用新型適用範圍廣,且結構簡單、便於操作,使用壽命長。
【專利說明】可攜式機車車輛車輪水平吊具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搬運工具,尤其是一種輪子的吊具。
【背景技術】
[0002]鐵路機車和車輛整體車輪的種類越來越多,機車車輪主要有電力機車車輪和內燃機車車輪兩大類型,電力機車車輪直徑為1250mm,內燃機車車輪直徑為1050mm,包括兩大分類下的各種型號機車車輪。車輛車輪的直徑有920mm、915mm和840mm等三種類型,機車和車輛車輪輪緣厚度範圍為25mm?34mm,輪緣與踏面的過渡圓弧半徑均為R14mm。現有的機車車輪通用吊具,例如中國專利申請號為201120168334.1的文件公開的吊具只能起吊機車車輪,對於車輛車輪還不能通用,另外該機車車輪通用吊具由三根鋼絲繩組成,零件數量較多,起吊準備工作略顯繁瑣,吊具提攜性不佳,而且吊鉤與車輪端面為點接觸,受力不均,降低吊具使用壽命。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適用範圍廣,且結構簡單、便於操作,使用壽命長的可攜式機車車輛車輪水平吊具。
[0004]實現上述目的所採用的技術方案為:
[0005]一種可攜式機車車輛車輪水平吊具,包括吊環、鋼絲繩總成、拉杆、側臂和銷軸,所述鋼絲繩總成有兩套,所述兩套鋼絲繩總成的上端均與吊環連接,下端分別與相應的拉杆上部的拉杆手柄連接,所述拉杆的中部與側臂通過銷軸鉸接,拉杆的下部具有弧形夾持面,所述側臂具有折彎的弧形夾持端。
[0006]所述拉杆通過銷軸與兩個側臂鉸接,兩個側臂分別位於拉杆的兩側,所述銷軸上間隙配合地套有隔套,隔套隔在側臂與拉杆之間,兩個側臂之間連接有平衡杆。
[0007]所述銷軸的一端具有凸肩,凸肩與兩個側臂中的一個側臂相抵,銷軸的另一端裝有墊圈和開口銷,墊圈與另一個側臂相抵。
[0008]所述平衡杆的兩端分別連接在相應的側臂的折彎的弧形夾持端上,平衡杆與側臂的孔插接。
[0009]所述拉杆的拉杆手柄上端具有耳孔,鋼絲繩總成的下端連接在耳孔上。
[0010]所述拉杆水平放置時,拉杆手柄的長度為超出平衡杆並遠離銷軸的一段長度。
[0011]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特點和有益效果:
[0012](I)適用範圍廣,能夠在機車車輪和車輛車輪領域裡通用,即可以起吊不同直徑大小的鐵路用機車和車輛車輪;
[0013](2)結構簡單、提攜方便,無論是裝夾還是下卸,都具有很好的提攜性和操作方便性。此外,只有兩根鋼絲繩,零部件數量少,且所有零件均可更換,降低成本。
[0014](3)使用壽命長,工作面為面接觸結構,並安裝有平衡杆,使吊具的側臂受力均勻,能夠較大提高使用壽命。【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5]以下結合附圖給出的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0016]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可攜式機車車輛車輪水平吊具的使用狀態示意圖;
[0017]圖2是圖1中的拉杆和側臂的組裝結構的示意圖;
[0018]圖3是圖2的俯視圖;
[0019]圖4是圖3的A-A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0]如圖1、2、3、4所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可攜式機車車輛車輪水平吊具,包括吊環
1、鋼絲繩總成2、拉杆3、側臂4和銷軸6,所述鋼絲繩總成2有兩套,所述兩套鋼絲繩總成2的上端均與吊環I連接,下端分別與相應的拉杆3上部的拉杆手柄11連接,所述拉杆3的中部與側臂4通過銷軸6鉸接,拉杆3的下部具有弧形夾持面3-1,所述側臂4具有折彎的弧形夾持端12。
[0021]如圖2、3、4所示,所述拉杆3通過銷軸6與兩個側臂4鉸接,兩個側臂4分別位於拉杆3的兩側,所述銷軸6上間隙配合地套有隔套7,隔套7隔在側臂4與拉杆3之間,兩個側臂4之間連接有平衡杆10。採用隔套7進行定位,防止拉杆3左右移動。隔套7與銷軸6為間隙配合,拆裝方便。
[0022]如圖3、4所不,所述銷軸6的一端具有凸肩6-1,凸肩6_1與兩個側臂4中的一個側臂4相抵,銷軸6的另一端裝有墊圈8和開口銷9,墊圈8與另一個側臂4相抵。這種結構易於拆裝。
[0023]如圖2、3所示,所述平衡杆10的兩端分別連接在相應的側臂4的折彎的弧形夾持端12上,平衡杆10與側臂4的孔插接。這種結構易於拆裝。
[0024]如圖1、2所示,所述拉杆3的拉杆手柄11上端具有耳孔3-2,鋼絲繩總成2的下端連接在耳孔3-2上。
[0025]如圖3所示,所述拉杆3水平放置時,拉杆手柄11的長度為超出平衡杆10並遠離銷軸6的一段長度。
[0026]。便於操作人員能夠用手握拉杆手柄11,以便提攜。
[0027]如圖1所示,側臂4的弧形夾持端12與車輪5的踏面和輪緣之間的過渡圓弧形狀相配,使弧形夾持端12與過渡圓弧面為面接觸。
[0028]如圖1、2、3所示,本實用新型的使用過程如下:首先,將兩根鋼絲繩總成2均布置於車輪5的兩側。其次,通過拉杆手柄11分別將側臂4的弧形夾持端12置於對應車輪的踏面與輪緣之間的過渡圓弧下面,拉杆3的下部的弧形夾持面3-1壓緊車輪5的腹板表面,然後緩慢提升整體吊具和車輪5,側臂4受力均勻,不易偏斜,也不會出現車輪5整體重量集中作用在單側側臂4上面的現象。待車輪5吊至指定位置後,吊具與車輪5壓緊部位鬆開,通過拉杆手柄11將左、右兩側鋼絲繩總成2取下,即可開始吊運其它車輪5。
[0029]本吊具具有裝夾和下卸方便、易於提攜的優點。此外,機車車輪和車輛車輪的踏面厚度變化範圍不大,且過渡圓弧半徑一致,因此,在拉杆長度和側臂的彎曲弧度不變的情況下即可吊運所有類型的鐵路用車輪,應用範圍廣泛。當車輪直徑不同時,只是鋼絲繩與水平面之間的夾角略有變化,對車輪的吊運過程和吊具使用壽命影響較小
【權利要求】
1.一種可攜式機車車輛車輪水平吊具,其特徵在於:包括吊環(I)、鋼絲繩總成(2)、拉杆(3)、側臂(4)和銷軸(6),所述鋼絲繩總成(2)有兩套,所述兩套鋼絲繩總成(2)的上端均與吊環(I)連接,下端分別與相應的拉杆(3)上部的拉杆手柄(11)連接,所述拉杆(3)的中部與側臂(4)通過銷軸(6)鉸接,拉杆(3)的下部具有弧形夾持面(3-1),所述側臂(4)具有折彎的弧形夾持端(12)。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攜式機車車輛車輪水平吊具,其特徵在於:所述拉杆(3)通過銷軸(6)與兩個側臂(4)鉸接,兩個側臂(4)分別位於拉杆(3)的兩側,所述銷軸(6)上間隙配合地套有隔套(7),隔套(7)隔在側臂(4)與拉杆(3)之間,兩個側臂(4)之間連接有平衡杆(10)。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可攜式機車車輛車輪水平吊具,其特徵在於:所述銷軸(6)的一端具有凸肩(6-1),凸肩(6-1)與兩個側臂(4)中的一個側臂(4)相抵,銷軸(6)的另一端裝有墊圈(8)和開口銷(9),墊圈(8)與另一個側臂(4)相抵。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可攜式機車車輛車輪水平吊具,其特徵在於:所述平衡杆(10)的兩端分別連接在相應的側臂(4)的折彎的弧形夾持端(12)上,平衡杆(10)與側臂(4)的孔插接。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攜式機車車輛車輪水平吊具,其特徵在於:所述拉杆(3)的拉杆手柄(11)上端具有耳孔(3-2 ),鋼絲繩總成(2 )的下端連接在耳孔(3-2 )上。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可攜式機車車輛車輪水平吊具,其特徵在於:所述拉杆(3)水平放置時,拉杆手柄(11)的長度為超出平衡杆(10)並遠離銷軸(6)的一段長度。
【文檔編號】B66C1/12GK203820280SQ201420146490
【公開日】2014年9月10日 申請日期:2014年3月28日 優先權日:2014年3月28日
【發明者】楊俊傑, 陳建, 丁忍, 王印軍 申請人:常州市瑞泰工程機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