疲勞試驗機的製作方法
2024-01-24 04:43:15 2
專利名稱:疲勞試驗機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於測試彈性織物試樣疲勞性能的試驗儀器。
技術背景對於彈性織物試樣疲勞性能的測試,目前還沒有一種專門的自動化儀器, 對彈性織物的耐疲勞性能的判斷主要依靠觀感或者僅進行簡單的手工試驗。現 行的做法具有太多的經驗成分和標準不一致性,因此目前的測試手段已經不能 適應紡織行業高速發展的需求。發明內容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疲勞試驗機,其具有簡單實用的 結構和穩定的質量性能,能夠很好地滿足彈性織物試樣疲勞的標準化測試要求, 以克服上述現狀的不足。本發明採用了以下技術方案。一種疲勞試驗機,包括安裝在機座上的機架,其特徵是導軌下端固定於 機座上,上端與機架固定連接;上夾持器與機架固定連接,下夾持器滑動安裝 在導軌上;與主電機傳動連接的傳動輪的輪軸連接曲柄,與曲柄配合的連杆的另一端與下夾持器連接。上夾持器、下夾持器上均安裝有氣缸。 所述的上夾持器為三組;所述的導軌為平行的兩根。 還包括與導軌滑動連接的滑板,主電機和傳動輪安裝在該滑板上。在機座上還安裝有隔距電機,後者的輸出軸直接或者通過減速機構與絲槓 下端連接,絲槓與滑板螺旋連接。上夾持器通過傳感器連接在機架上。傳感器連接有控制裝置;控制裝置連接有顯示裝置。本發明的積極效果在於本發明可以使彈性織物試樣疲勞的測試程序標準化。試樣經受一定次數的拉伸循環和一定時間的回縮,因此,可以測試適當的性能並與未疲勞試樣的相應性能相比較。對於某些性能,例如伸長、模量, 在疲勞的試樣上作適當的測量標記,這些標記也用於隨後的測試。
圖l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疲勞試驗機包括安裝在機座1上的機架6。兩條平行的導軌 7下端均固定於機座1上,上端均與機架6固定連接。上夾持器9可以與機架6 直接固定,也可以通過傳感器8與機架6固定連接,下夾持器ll滑動安裝在導 軌7上。上夾持器9和下夾持器11上還安裝有氣缸10,它的作用是為夾緊試樣 提供動力。滑板2也與導軌7滑動連接,在該滑板2上固定安裝有主電機3和傳動輪5, 傳動輪5的輪軸連接曲柄13,與曲柄13配合的連杆12上端與下夾持器11連接。主電機3工作時,通過傳動輪5的輪軸驅動曲柄連杆機構工作,進而帶動 下夾持器11沿導軌7以每分鐘60、 50、 40、 30±1次的循環速度上下往復運動, 對夾持於上下夾持器之間的一個到三個試樣同時進行反覆拉伸,實施試樣的耐 彼勞性能測試。往復夾持器的移動行程可調整在50mm和250mm之間。通過調整曲柄13與連杆12的連接點位置,可以調節曲柄13的工作半徑,進而實現對下夾持器11移動行程的調節。在機座1上還安裝有隔距電機14,後者的輸出軸直接或者通過減速機構與絲槓4下端連接。絲槓4與滑板2螺旋連接,絲槓4的上端固定在機架6上。 隔距電機14工作時,帶動絲槓4旋轉(正轉或者反轉),驅動滑板2沿導軌7 上下運動以調整隔距,所述隔距是指上夾持器9下鉗口與下夾持器11上鉗口之 間的距離。傳感器8與本發明的控制裝置連接,後者還連接有張力顯示裝置。
權利要求
1. 一種疲勞試驗機,包括包括安裝在機座(1)上的機架(6),其特徵是導軌(7)下端固定於機座(1)上,上端與機架(6)固定連接;上夾持器(9)與機架(6)固定連接,下夾持器(11)滑動安裝在導軌(7)上;與主電機(3)傳動連接的傳動輪(5)的輪軸連接曲柄(13),與曲柄(13)配合的連杆(12)的另一端與下夾持器(11)連接。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疲勞試驗機,其特徵是上夾持器(9)、下夾持器 (11)上均安裝有氣缸(10)。
3、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疲勞試驗機,其特徵是所述的上夾持器(9)為 三個;所述的導軌(7)為平行的兩根。
4、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疲勞試驗機,其特徵是還包括與導軌(7)滑動 連接的滑板(2),主電機(3)和傳動輪(5)安裝在該滑板(2)上。
5、 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疲勞試驗機,其特徵是在機座(1)上還安裝有 隔距電機(14),後者的輸出軸直接或者通過減速機構與絲槓(4)下端連接, 絲槓(4)與滑板(2)螺旋連接。
6、 如權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的疲勞試驗機,其特徵是上夾持 器(9)通過傳感器(8)連接在機架(6)上。
7、 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疲勞試驗機,其特徵是傳感器(8)連接有控制 裝置;控制裝置連接有顯示裝置。
全文摘要
本發明是一種疲勞試驗機,導軌(7)下端固定於機座(1)上,上端與機架(6)固定連接;上夾持器(9)與機架(6)固定連接,下夾持器(11)滑動安裝在導軌(7)上;與主電機(3)傳動連接的傳動輪(5)的輪軸連接曲柄(13),與曲柄(13)配合的連杆(12)的另一端與下夾持器(11)連接。可以使彈性織物試樣疲勞的測試程序標準化。試樣經受一定次數的拉伸和回縮的循環,因此,可以測試適當的性能並與未疲勞試樣的相應性能相比較。
文檔編號G01N3/32GK101266203SQ20071001379
公開日2008年9月17日 申請日期2007年3月12日 優先權日2007年3月12日
發明者張雪波 申請人:張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