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亡了為何還有人守皇陵 他們是誰(守陵人)
2024-02-24 12:38:16 2
清朝皇帝多數都會選擇龍脈中的一些好地方做皇陵選址,並為了保全皇陵,會選擇一些擁有政治背景的家族中人做守陵人。古代皇帝在死了,之後多少都會在陵墓之中放一些價值不菲的財物,會引來很多的盜墓賊,所有皇家都是都會安排守陵人。
清王朝是關外一族入中原之後所建立的統一政權而滿足的發展史是在關外,皇陵大多也都在關外,有一部分還在河北省內,喪葬的形式和普通的漢人也會有所不同,一般擺放的都不是骨還而是骨灰,後來清朝皇帝受中原文化影響之後,順治帝是第1個土葬的清帝,選擇的地方也是風水絕佳的好地方,只有這樣才不會破壞後代的運勢,只是皇帝也非常擔心自己選擇的好地方,如是政權被別的帝國推翻,皇陵可能保不住,因此就會選擇一些能力較為出群的守陵人。
守陵人並非是任何人都可以的,畢竟手黃銘也有著很高的風險係數,難免會有一些盜賊對陵墓下手,首領也是非常的不容易。皇帝為了能夠避免守陵人生出其他的心思,因此都會給予較高的尊榮獲取這些守陵人的忠誠,並且會選擇一些擁有政治背景的人,大多都是滿清皇室之中的八旗子弟,雍正帝還曾讓同胞兄弟去守靈,畢竟不能弒兄,能發配皇陵。
守陵人的工作正常來說是防範盜墓在保護皇陵,但也要清掃皇陵,保護先帝的顏面。曾在清史之中記載守陵人一旦是守靈超過15年的都能夠分到田地,清朝皇帝對於守陵人也是非常的大方。
隨著清王朝滅亡,守陵人不在能拿到報酬因此也就不幹了,所以清朝皇陵也曾遭到過盜墓賊的偷竊。在清朝滅亡111年之後,有一部分的守陵人還在堅持,全憑著信仰,在政府保護起皇陵中的歷史文物時,有些清朝的守靈人轉成了工作人員,也能拿到政府發放的工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