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水智慧型手機外殼的製作方法
2024-02-17 12:47:15 1
防水智慧型手機外殼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防水智慧型手機外殼,包括殼體,殼體的正面為觸控螢幕,殼體外表面覆蓋有防水層,殼體的背面設有可拆卸的後蓋,殼體內設有電池倉,後蓋的背面也覆蓋有防水層,後蓋一端與殼體可拆卸連接,另一端通過防脫落螺絲固定在殼體背面,所述防水智慧型手機外殼還包括設置在手機接口處的防水膠塞,所述防水層通過螺絲固定在殼體上,所述防水層為防水橡膠製成的外蓋,所述殼體上設有卡口,後蓋的一端設有與卡口相互配合的凸起,後蓋通過凸起插入卡口內,固定在殼體背面。所述的防水智慧型手機外殼,採用一體注塑成型,殼體表面覆蓋有防水層,並且在手機接口處設有防水膠塞,後蓋與殼體採用防脫落螺絲固定,防水效果好。
【專利說明】 防水智慧型手機外殼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手機外殼,特別是一種一體成型,加工製造容易,且具有良好防水效果的智慧型手機外殼。
【背景技術】
[0002]隨著通訊技術的飛速發展,智慧型手機已經成為人們日常工作、生活和娛樂不可或缺的產品,一般的智慧型手機都具有大屏幕、多媒體功能,屏幕多採用觸控控制,極大地滿足了消費者的需求。但目前智慧型手機普遍存在著防水性能不好的缺點,遇水或下雨便無法使用;市面上針對智慧型手機的防水措施,大多採用在手機外殼上增加保護蓋的方式,而現有的手機保護蓋的防水效果不好,這些缺陷都限制了智慧型手機的應用。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即是針對目前智慧型手機存在的上述問題,提供一種一體成型的手機外殼,具有良好的防水效果。
[0004]具體來說,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防水智慧型手機外殼,包括殼體,殼體的正面為觸控螢幕,殼體外表面覆蓋有防水層,殼體的背面設有可拆卸的後蓋,殼體內設有電池倉,後蓋的背面也覆蓋有防水層,後蓋一端與殼體可拆卸連接,另一端通過防脫落螺絲固定在殼體背面。
[0005]進一步的,所述防水智慧型手機外殼還包括設置在手機接口處的防水膠塞。
[0006]進一步的,所述防水層通過螺絲固定在殼體上。
[0007]進一步的,所述防水層為防水橡膠製成的外蓋。
[0008]進一步的,所述殼體上設有卡口,後蓋的一端設有與卡口相互配合的凸起,後蓋通過凸起插入卡口內,固定在殼體背面。
[0009]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防水智慧型手機外殼,採用一體注塑成型,殼體表面覆蓋有防水層,並且在手機接口處設有防水膠塞,後蓋與殼體採用防脫落螺絲固定,防水效果好。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0]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殼體的正視圖;
[0011]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殼體的後側視圖;
[0012]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後蓋的示意圖;
[0013]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組裝後的後視圖;
[0014]其中,I為殼體、10為觸控螢幕、11為電池倉、12為卡口、2為防水層、20為螺絲、3為防水膠塞、4為後蓋、40為凸起、5為防脫落螺絲。
【具體實施方式】
[0015]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所述技術方案進行非限制性地描述,目的是為了公眾更好地理解所述技術內容。
[0016]如圖1-4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防水智慧型手機外殼,包括殼體1,殼體I的正面為觸控螢幕10,殼體I外表面覆蓋有防水層2,殼體I的背面設有可拆卸的後蓋4,殼體I內設有電池倉11,後蓋4的背面也覆蓋有防水層,後蓋4 一端與殼體I可拆卸連接,另一端通過防脫落螺絲5固定在殼體I背面,所述防水智慧型手機外殼還包括設置在手機接口處的防水膠塞3,所述防水層2通過螺絲固定在殼體I上,所述防水層2為防水橡膠製成的外蓋,所述殼體I上設有卡口 12,後蓋4的一端設有與卡口相互配合的凸起40,後蓋通過凸起插入卡口內,固定在殼體背面。
[0017]應該明確的是,上述的內容包括附圖,均不是對所述技術方案的限制,凡以相同或近似原理對所述技術方案的任意改進,包括對各部分結構的形狀、尺寸、所用材質,或功能相似元件的等同替換,都在本實用新型所要求的技術方案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防水智慧型手機外殼,其特徵在於:包括殼體,殼體的正面為觸控螢幕,殼體外表面覆蓋有防水層,殼體的背面設有可拆卸的後蓋,殼體內設有電池倉,後蓋的背面也覆蓋有防水層,後蓋一端與殼體可拆卸連接,另一端通過防脫落螺絲固定在殼體背面,所述防水智慧型手機外殼還包括設置在手機接口處的防水膠塞。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智慧型手機外殼,其特徵在於:所述防水層通過螺絲固定在殼體上。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智慧型手機外殼,其特徵在於:所述防水層為防水橡膠製成的外蓋。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智慧型手機外殼,其特徵在於:所述殼體上設有卡口,後蓋的一端設有與卡口相互配合的凸起,後蓋通過凸起插入卡口內,固定在殼體背面。
【文檔編號】H04M1/02GK203859774SQ201420032876
【公開日】2014年10月1日 申請日期:2014年1月20日 優先權日:2014年1月20日
【發明者】張冠峰 申請人:深圳市天龍世紀科技發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