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八慘案始末:解析民國史上「最黑暗」的一天
2023-04-02 01:34:41 1
了解魯迅先生的人都知道他有一篇叫做《紀念劉和珍君》的文章。他在這篇文章中表達了對劉和珍君的深切懷念,已經暴露出了對當權者極端的氣憤。這篇文章就是以發生在北京的三一八慘案為背景的。
三一八慘案始末:
1926年,正是軍閥割據時期。國內四分五裂,在馮玉祥和奉系軍閥作戰時,日軍的艦船掩護軍閥炮艇駛入天津大沽口,以此來炮擊國民軍。厚顏無恥的日本竟然聯合其他8國要挾段祺瑞政府拆除大沽口炮臺。在此危急時刻,北京群眾約5000人集會在天安門廣場抗議。
在抗議結束後,李大釗同志率領人群向段祺瑞執政府進發。群眾運動帶頭人出面與軍警交涉,可是無功而返。老早就埋伏在邊上的特務害怕群眾鬧事,於是採取暴力來驅逐抗議人群。軍警開槍射殺群眾,並且拿著警棍對著群眾一段亂打。當然後果是無法想像的,抗議人群損失慘重,約有50人被打死,傷著不計其數,倖存的學生互相抱緊彼此,初出茅廬的大學生又有誰能體驗這樣的感覺。一陣冷靜後,人們開始哀嚎,平安的人抬起了被槍彈擊中的傷者放聲痛苦。
事件發生後,全世界一片譁然。各國紛紛指責段祺瑞政府用武裝的方式是不妥的,主流媒體也開始批評此舉。中國各界人士即便是無黨派者均自發譴責這場倒行逆施的暴行。在此後的日子裡,魯迅先生連寫了7篇檄文進行討伐,《紀念劉和珍君》便是在內。由此可以看出魯迅先生對待此事的氣憤程度。甚至很多臥病之人也都不忘口誅筆伐。
魯迅先生在這片文章中嘲諷了當權者賣國求榮已經草芥人命的事實,可是這又能怎麼辦?食肉者永遠是食肉者,除非會有猛士推翻獨裁黑暗的統治。這些文字句句扎心,這是一個文化人的吶喊;也是一個對摯友,對學生的呼喊;更是一位老先生對時代的沉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