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綱要實施方案
2023-04-01 08:17:08 3
十二五綱要實施方案
「十二五」綱要實施方案【一】
近日,常德市人民政府印發了《常德市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實施方案(2011-2015年)》(常政辦發[2012]8號),《方案》確定的工作目標是,到2015年,公民具備基本科學素質的比例達到5%,與全省同期平均水平持平。
在過去五年,常德全民科學素質工作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圍繞市委、市政府工作大局,聯合協作、務實創新,建立健全了科學素質工作的保障體系和工作機制,加強了公共科普能力建設,營造了「政府推動、全民參與」的科學素質行動氛圍,取得了顯著成績,圓滿實現了「十一五」時期的工作目標。
「十二五」《方案》根據《湖南省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規劃(2011—2015年)》和《常德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及「十一五」時期常德市全民科學素質建設基礎制定,共分為方針目標、重點任務、組織實施三個部分。
《方案》明確提出「十二五」期間全民科學素質工作的指導方針和發展目標。
繼續按照「政府推動、全民參與、提升素質、促進和諧」的十六字指導方針,圍繞「節約能源資源、保護生態環境保障安全健康,促進創新創造」的工作主題,通過完善政府推動的政策和措施、實施重點人群科學素質行動、提升科普能力基礎工程建設和創新科學素質工作機制等措施,使常德市公民科學素質有一個大幅度的提高,與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對公民科學素質的要求相適應。
《實施方案》提出「十二五」時期,常德科學素質工作將實施「五大主要行動」、「五大基礎工程」。
「五大行動」主要包括「實施未成年人科學素質行動」、「實施農民科學素質行動」、「實施城鎮勞動者科學素質行動」、「實施領導幹部和公務員科學素質行動」、「實施社區居民科學素質行動」。
「五大基礎工程」即實施「科學教育與培訓基礎工程」、「科普資源開發與共建共享工程」、「大眾傳媒科技傳播能力建設工程」、「科普基礎設施工程」、「科普人才建設工程」。
《方案》作為常德市今後一個時期做好全民科學素質工作的重要綱領性文件,將對形成全社會的科技意識、有力的政策保障體系,提高公共科普能力,完善大聯合、大協作的工作機制,開展群眾性科普活動,提升公民科學素質具有重要的戰略和指導意義。
市科協今後會進一步發揮好領導小組辦公室的作用,認真履行職責,積極做好綜合協調、服務聯絡等工作,提升為各成員單位和基層服務的能力。
深圳市十二五規劃綱要實施方案【二】
《深圳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以下簡稱《規劃綱要》)是全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戰略性、綱領性、綜合性規劃,是未來五年的發展藍圖,是編制和實施各區規劃、專項規劃和年度計劃的基本依據,對於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示範市和現代化國際化先進城市,具有重要意義。
為全面貫徹落實《規劃綱要》,充分發揮規劃的統籌和導向作用,確保規劃確定的目標任務的順利完成,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工作目標
《規劃綱要》經過市五屆人大二次會議審議批准,是具有法律效力的綜合性規劃。
全面貫徹落實《規劃綱要》,是未來五年政府的一項重要工作,要按照「一年起步、中期見效、五年完成」的目標認真組織實施。
一年起步:2011年,《規劃綱要》確定的主要目標任務、規劃指標體系和重點工程項目全面啟動實施,列入《規劃綱要》的重點工程和項目視為已經立項,全面進入建設階段。
中期見效:到2013年,《規劃綱要》確定的主要目標任務取得實質性進展,主要指標實現「時間過半、任務過半」,重點工程項目按計劃推進,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基地和集聚區初具規模,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光明新區、坪山新區、龍華新城、大運新城、大鵬半島濱海旅遊度假區六大新型功能區進入全面開發建設階段。
五年完成:到2015年,《規劃綱要》確定的主要目標任務順利完成,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取得明顯成效,經濟發展質量、社會發展質量、生態發展質量和城市發展質量明顯提升,改革創新和區域合作取得突破性進展,實現由「深圳速度」到「深圳質量」的跨越,率先走出一條科學發展的新路子。
二、實施原則
按照《關於印發深圳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編制與實施辦法的通知》(深府〔2006〕20號),《規劃綱要》的實施工作遵循以下原則:
(一)細化任務,明確責任
建立《規劃綱要》實施的長效機制,明確《規劃綱要》實施的目標責任和任務分工,將規劃指標體系、重點工程項目分解到各區(新區)、各部門,提出細化的工作任務和時序進度,推動各項工作全面開展和落實。
(二)統籌推進,重點突破
全面評估考核各區(新區)、各有關部門貫徹落實《規劃綱要》的推進情況,在國家創新型城市建設、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和集聚區建設、新型功能區規劃建設等方面的目標任務取得明顯成效。
(三)系統監測,科學評估
堅持單位自評和統計部門監測相結合,運用定量考核與定性評估的方法,採取單位自評、公眾評價和綜合評價等多種方式,提高規劃評估考核的科學性和透明度。
(四)分步實施,定期考核
建立《規劃綱要》定期考核機制,各區(新區)、各有關部門每年向市規劃綱要辦報送年度自評報告,市規劃綱要辦向市政府報送年度評估報告、中期評估報告和五年總結報告,提出各區(新區)、各有關單位貫徹「十二五」規劃綱要工作的綜合排名,作為單位負責人行政問責和政績考核的重要依據。
三、實施內容
按照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的`政府職能,明確《規劃綱要》實施和考核的主要內容,具體包括三個方面。
(一) 主要目標任務
《規劃綱要》確定了「經濟保持平穩較快發展」、「經濟結構更趨優化」、「自主創新優勢更加突出」、「社會建設全面加快」和「資源節約環境保護成效顯著」五個方面的具體目標,提出了「自主創新、結構調整、信息化建設、改善民生、社會建設、特區一體化發展、開放合作、低碳綠色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等九大領域的重大任務。
這些目標和任務是「十二五」期間政府的具體工作和抓手,要明確其責任單位,並認真組織落實。
(二)規劃指標體系
《規劃綱要》指標體系包括調控指標和專項指標。
調控指標共32項,其中預期性指標16項,約束性指標16項。
約束性指標是政府對全體市民的承諾,要明確實施進度和考核責任,並逐項落實到各區(新區)和各責任部門,全力保證指標完成。
預期性指標主要依靠市場的基礎性作用來實現,政府部門進行監測和分析。
專項指標共53項,是《規劃綱要》各重點行業領域的工作目標,由相關部門牽頭負責落實,確保完成。
(三)重點工程項目
《規劃綱要》在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與集聚區、製造業轉型升級、自主創新、信息化建設、新型功能區建設、外溢型經濟發展、現代服務業、社會民生、城市基礎設施提升和環保生態等領域提出了重點工程項目,包括2011年加快推進的109項重點工程項目,是《規劃綱要》的重要載體和發展支撐。
各責任單位要提出推進工作方案,並分解落實到年度工作計劃,確保按時全面完成。
四、考核步驟
根據目標任務的不同特點,建立半年通報、年度講評、中期評估、五年總結的分類考核機制,紮實推進《規劃綱要》的實施工作。
(一)半年通報
市政府每半年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製造業轉型升級、智慧城市建設、自主創新體系建設、新型功能區和特色功能片區建設等方面的重點工作進行考核,相關責任部門完成專題報告,報市政府常務會議審定後通報全市。
(二)年度講評
市政府每年組織《規劃綱要》實施年度講評會,開展《規劃綱要》實施的考核工作,年度講評的重點是考核規劃指標體系和各區(新區)的規劃實施工作。
各區(新區)和各部門於每年3月底前將上年度《規劃綱要》實施工作報告和規劃指標的進展情況分別報送市規劃綱要辦和市統計局,市統計局匯總審核指標統計數據後報送市規劃綱要辦,作為年度講評會的重要依據。
市規劃綱要辦在年度講評會的基礎上完成《規劃綱要》年度評估報告,並提出各區(新區)、各有關單位貫徹「十二五」規劃綱要工作的綜合排名。
年度評估報告和綜合排名經市政府常務會議批准後,上報市委常委會審定。
(三)中期評估
在年度考核的基礎上,市政府在2013年開展《規劃綱要》的中期評估工作。
各區(新區)、各有關部門要以全市《規劃綱要》實施方案確定的各項任務為重點,結合本區《規劃綱要》和專項規劃,全面開展「十二五」規劃的中期評估工作,形成評估報告並報市規劃綱要辦。
全市《規劃綱要》中期評估報告經市政府常務會、市委常委會審查後,提交市人大常委會審議。
(四)五年總結
「十二五」期末,市政府結合「十三五」規劃前期研究,開展《規劃綱要》實施情況的全面總結工作,系統評估和考核《規劃綱要》內容和實施任務的完成情況。
五、考核方式
《規劃綱要》實施考核採取單位自查、系統評估和綜合評價三種方式。
(一)單位自查
各區(新區)、各有關部門根據各自的目標任務和責任分工,制定具體細化的實施方案,並報送市規劃綱要辦備案。
各區(新區)和各有關部門每年開展《規劃綱要》實施的自評工作,完成自評報告,於每年3月之前報送市規劃綱要辦。
自評報告內容主要包括:主要目標任務、規劃指標體系、重點工程項目的推進情況;《規劃綱要》實施的創新和亮點;規劃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不足和原因分析;下一步規劃實施的措施。
(二)系統評估
邀請國家和省上級規劃編制和評估單位對全市「十二五」規划進行系統評估,特別是對國家和省規劃明確的重點指標和重大項目的進展情況進行審查,提升規劃評估的權威性。
組織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對「十二五」規劃實施工作進行監督,對關係經濟發展和社會民生具有重大影響的重點任務進行專項檢查。
同時,建立和完善發展規劃實施的第三方評估機制,在單位自查自評的基礎上,採取專家評估論證等多種方式,委託有關單位或專業機構進行第三方評估,全面提升公眾評價對《規劃綱要》實施情況考核和評估的影響力。
(三)綜合評價
市規劃綱要辦在各區(新區)和各有關部門自評報告、系統評估的基礎上對全市《規劃綱要》實施情況進行綜合評價,按實施階段完成年度實施報告、中期評估報告和五年總結報告,並報市政府審定。
報告內容主要包括:主要目標任務、指標體系及重點工程項目的完成情況;各區(新區)、各部門組織實施《規劃綱要》工作情況;《規劃綱要》完成情況的總體評估及相關建議。
六、實施保障
(一)加強規劃實施的組織領導
市政府成立由市長任組長的《規劃綱要》實施工作領導小組,統一組織《規劃綱要》的實施工作。
領導小組在市發展改革委設立辦公室(簡稱市規劃綱要辦),制定《規劃綱要》目標任務和責任分工,考核和評估《規劃綱要》的實施情況。
市政府成立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製造業轉型升級、智慧城市建設、自主創新體系建設、新型功能區與特色功能片區建設五個專責小組,各專責小組由分管副市長作為召集人,由主管部門牽頭,統籌推進五大領域的實施工作。
各專責小組牽頭單位(辦公室)、各區(新區)政府要儘快制定工作方案,細化目標任務、工作進度和責任分工,確保早啟動、早見效。
市財政部門、各區(新區)要安排全市《規劃綱要》考核評估的必要經費,保證規劃實施工作的順利開展。
(二)完善規劃實施的政策支撐體系
各區(新區)、各有關部門要圍繞《規劃綱要》提出的主要目標和戰略任務,調整和完善有關政策。
發展改革、科工貿信等部門要牽頭提出重點領域的投資政策和產業政策。
財政、稅務等部門要按照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和低碳綠色發展的要求,制定和完善有關財稅政策。
規劃國土部門要完善有關土地政策,為產業發展和社會建設提供空間保障。
(三)建立規劃實施的考核工作責任制
各區(新區)、各有關部門要增強責任意識,嚴格按照實施方案的要求,積極落實對規劃實施的資金保障、空間保障和政策保障,並對負責的主要目標任務、指標體系、重點工程項目進行認真自查。
市規劃綱要辦對「十二五」《規劃綱要》責任單位的工作進行定性評價並予以量化,通過指標考核和工作測評,按照權重調整後確定評估考核結果,分為優秀、良好、一般和較差四個等次。
考核結果提交市政府常務會和市委常委會。
發揮行政監察、組織人事等部門對《規劃綱要》的實施的監督作用,暢通規劃實施監督渠道。
市規劃綱要辦提出的年度評估報告和中期報告是各區(新區)、各有關部門履行職責的重要評價,是單位負責人行政問責和政績考核的重要依據。
(四)提高實施考核的社會參與度
各區(新區)、各有關部門在規劃實施過程中,要積極主動接受市人大、市政協的指導和監督。
市規劃綱要辦每年將實施考核結果向全社會通報並在市政府門戶網站上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