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石是怎麼形成的,這些地方居然都有恐龍化石!
2023-04-01 01:16:55 1
據科學研究表明,地球從誕生到現在已經有了46億年的時間,相對於人類出現的數百萬年來說是相當漫長的。在早期人類還沒有出現的時候地球上就存在了很多生物,因為某些原因導致它們的消亡。它們埋葬後,經過時間的洗禮,最終成為了化石。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化石是什麼
化石是存留在古代地層中的古生物遺體、遺物或是遺蹟等,通過無數年的埋葬及演變而形成類似石頭一樣的東西。化石可以分為四類:實體化石,遺蹟化石,模鑄化石,分子化石。生物分界一般以一萬年前為界限,一萬年前的生物為古生物,一萬年前以後的為現生生物。由於自然災害,如:火山爆發、泥石流等自然災害瞬間將其掩埋隔離氧化形成。
化石是怎麼形成的
化石的形成可以算是一個十分艱難的歷程,導致它形成的因素有很多,但是有三個因素是最基本的:
1.有機物必須擁有堅硬部分,如殼、骨、牙或木質組織。然而,在非常有利的條件下,即使是非常脆弱的生物,如昆蟲或水母也能夠變成化石。
2.生物在死後必須立即避免被毀滅。如果一個生物的身體部分地被壓碎、腐爛或嚴重風化,這就可能改變或取消該種生物變成化石的可能性。
3.生物必須被某種能阻礙分解的物質迅速地埋藏起來。而這種掩埋物質的類型通常取決於生物生存的環境。海生動物的遺體通常都能變成化石,這是因為海生動物死亡後沉在海底,被軟泥覆蓋。軟泥在後來的地質時代中則變成頁巖或石灰巖。較細粒的沉積物不易損壞生物的遺體。在德國的侏羅紀的某些細粒沉積巖中,很好地保存了諸如鳥、昆蟲、水母這樣一些脆弱的生物的化石。
化石是怎樣被發現的
化石的種類有很多,發現在它們的過程也是不一樣的,如恐龍化石:恐龍化石是由英國醫生曼德爾在1822年間發現的,當時只有一顆禽龍的牙齒。就這樣,西方人就開始了研究恐龍這一物種。到處都有恐龍化石。沙漠中也有很多恐龍化石,其他森林,草原,農田,河谷,高山,等等到處都有,沒有很少的,倒是有很多的。中國和美國最多。中國發現恐龍集中在四川的自貢和內蒙古的二連浩特,這兩個地方最多。其他還有新疆烏爾禾、陝西華陽、山東青島、雲南祿豐、黑龍江滿江等地都發現過恐龍。河南隕縣恐龍沒有,但恐龍蛋超多,迄今發現的6000枚左右恐龍蛋5000枚都在那裡。最早發現恐龍蛋是1922年美國人在蒙古(當時還屬於中國)戈壁大沙漠裡找到的,是原角龍的蛋,還發現了在偷蛋的竊蛋龍。
化石是時代變化的產物,現在我們還在研究遠古時代的動物及植物,可能過個幾億年就是新的物種在研究我們人類經過時間沉澱變成的化石了。不過看了這些化石後,小編有點感嘆:到底是什麼樣的浩劫才使得它們成為了化石,我們人類以後會不會也遇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