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是幾月幾日
2023-03-31 05:48:47 4
在中國的傳統習俗中,節日的地位非常重要。那你知道中秋節是幾月幾日?中秋節的起源是怎樣的呢?接下來小編整理了以下具體內容,我們來看看吧。
一、中秋節是幾月幾日
每到農曆八月十五是中秋節。這一天適合和親戚朋友聚在一起,分享團聚。中秋節,又稱團圓節,是中國許多民族和漢字文化圈流行的傳統文化節日,在農曆八月十五日。因為它只是三秋的一半,所以有這個名字。
二、中秋的起源
在我國古代,祭祀月亮的習俗很早,據《周禮》記載,周朝就有「中秋夜迎寒」、「秋分夕月(拜月)」的活動;農曆八月中旬,是秋糧收穫的時候,為了答謝神只的護佑,周朝就有「中秋夜迎寒」、「秋分夕月」的活動;中秋節時,氣溫已冷未寒,天高氣爽,月朗中天,正是賞月的最佳季節。於是,之後,祭月的內容就逐漸被賞月所代替,祭祀的顏色逐漸淡薄,而這一節日活動又得以延續,被賦予了新的意義。
「中秋節」的演變過程中,古代禮俗與眾多神話傳說和中華傳統文化的諸多因素相結合,形成了內涵豐富的重要節慶。這些神話中最著名的有圍繞月宮的一系列神話,如嫦娥奔月、吳剛伐桂、唐明皇遊月宮等,它們給月宮掛上了七彩霓虹的神秘色彩。唐朝中秋節的賞月宴飲習俗已相當盛行。通過對中秋節的大量流傳的描寫,可以看出當時已經把嫦娥奔月等神話傳說與中秋賞月聯繫起來。唐代初年,中秋節可能成為一個固定的節日。然而,當時中秋節似乎是以賞月和玩月為主的,還未在民間廣泛流行。
中秋的正式形成,特別是在民間盛行應是宋代的事。北宋時,官方將八月十五定為中秋節,並出現了「食客如嚼月,中有酥、甜」的節令食品,賞月、吃月餅、賞桂、觀潮等節慶活動。明、清兩代,中秋節和新年同時開始,成為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每到中秋節,家家戶戶都設「月光臺」,準備瓜果月餅,「拜月拜月」,所備月餅一定要圓圓的,瓜果切成蓮花狀。街頭賣月光紙,上面繪有月神、玉兔搗藥等圖案。祭祀結束後,將月光紙燒掉,果餅分給家裡的每一個人。中秋佳節,是合家團圓的日子,人們互贈月餅以示祝福,許多家家戶戶還設宴賞月,一片佳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