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現代少年應具備「樂於助人」的品質
2024-09-17 09:05:10 1
我們讚賞許多美德:勇毅、勤奮、坦誠、謙遜。閃爍這種種美德光輝的行為都不止一次讓我們的青春熱血沸騰。但若靜心思忖,「最讚賞同學什麼品質」?我們的確會工工整整地寫上「樂於助人」四個大字。
是啊,當我們還在媽媽懷抱的時候,就諳熟了司馬光砸開水缸救助同伴的故事。我們羨慕那位古代少年的機智,更讚美他助人的美德。這之後,從金庸筆下「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胡斐大俠,到《悲慘世界》裡悲天憫人的米裡哀主教,都薰陶著我們純真的心靈。這其中,最強烈感召我們的當然還是平凡而偉大的雷鋒:「哦,必須把趕路的大嫂護送到家,現在是夜深、雨大、路遠、泥濘!」《雷鋒之歌》的節奏敲擊著我們成長的步點。我們形成了一種理性的信念:「助人為樂」是人類文明綻放出的燦爛花朵,「助人為樂」是人類社會不可或缺的基石。
不是嗎?當攀登香爐峰的「第二臺階」時,你多麼需要同學有力的手拉上一把;當雨夜淋在汽車站時,你多麼渴望與同學共撐一柄小小的花傘;當幾何圖形已被塗抹成凌亂的「蜘蛛網」時,你多麼企盼同學輕輕擦掉紛亂的筆道,再準確畫上一條清晰的輔助線。正是無數的生活經驗,將「樂於助人」推上了我們心中美德的第一位。
但是,面對「別人碰上麻煩事」的提問,不少青少年卻拋棄了「樂於助人」,而選擇了「悄悄走開」。是的,在生活實際的答卷上也有許多同樣的選擇。我曾看到,一個路人滑倒在寒風冰雪裡,放學的同學們笑得前仰後合卻無一人上前攙扶,我還讀到過很多很多這樣的生活實例,但給我只是一個感覺——可悲!為什麼我們的知與行如此背離?今天,面對反差巨大的兩份調查,我不禁再次深思:為什麼我們最讚賞的品質,在需要自己身體力行時,卻縮進了明哲保身的硬殼,如寒風冰雪,沒有半點青春的熱度?
是的,可是你也曾滑倒在地領受過他人的嘲謔;任何冷漠總可以找到堂皇的理由。但這些理由的本質卻是卑劣。因為,人類文明的燦爛花朵就從這裡凋敗,人類社會的基石就從這裡銷蝕。
同學們,種種美德點燃著我們青春的熱血,從司馬光到雷鋒的榜樣也應是我們選擇的準繩。人類文明將在我們手中發揚光大,讓我們把「樂於助人」四個大字莊嚴地寫進自己人生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