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人玫瑰手有餘香的優秀作文【推薦】
2024-05-29 12:57:06 1
導語:那兩位老人漸漸地走遠了,可是那悠揚的琴聲仍舊在我耳邊迴響。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些關於玫瑰的作文,歡迎查閱,謝謝。
篇一:贈人玫瑰手有餘香
有一天下午,我放學後和媽媽走在回家的路上。
忽然,我們聽見了一陣悠揚的二胡聲從遠處傳來。那是我非常熟悉的《二泉映月》,到底是誰演奏的呢?我滿懷好奇的心情向琴聲傳來的地方望去,原來是兩位白髮蒼蒼的老人,看上去應該是一對夫婦。男的大概有五、六十歲,花白的頭髮,戴著一副墨鏡,原來是個盲人,腰裡跨著一把二胡,一邊走,一邊拉。女的好像是個殘疾人,走路一瘸一拐的,一張灰褐色的、飽經滄桑的臉。左手拿著一個破鐵盆,右手攙著男人的胳膊,兩個人一邊走一邊拉。看到這一對與繁華的城市極不相稱的老人。我的鼻子一酸,眼淚頓時模糊了我的視線。我用求助的眼神望著媽媽,媽媽立刻明白了我的意思。她停下車,從包裡拿出5元錢遞給我,我飛快地跑出去,把5元錢放在老婦人手中的盆子裡,那個老婦人衝我點了點頭,飽經滄桑的臉上露出了一絲微笑,輕聲地說了聲:謝謝。
那兩位老人漸漸地走遠了,可是那悠揚的琴聲仍舊在我耳邊迴響。
文中作者記敘了自己給賣藝的老夫婦錢的事,對老夫婦的形象進行了詳細的描寫,這件事使作者感受到了贈人玫瑰手有餘香。本文行文採用總分總的結構,條理分明,結構嚴謹;文章敘事完整內容充實,語言流暢簡潔。
篇二:贈人玫瑰手有餘香
「學習雷鋒好榜樣,忠於革命忠於黨……」這首曾經的老歌直到現在都還廣為流傳,就如雷鋒的精神永垂不朽。
無論我們在哪裡,都不能缺少雷鋒精神。雷鋒精神不受時間的限制,不管現代科學技術怎樣發達,不管我們的生活方式怎樣改變,雷鋒對他人真誠的愛心永遠是人間渴求的溫暖,如陽光一般成為人類永恆的需要。其實,學習雷鋒並不是什麼難事,只要我們在平時生活中多給人一些溫暖,做些力所能及、微不足道的好事。現在,我親身體會到了,在幫助別人的同時,自己會感到無比幸福,可能這就是所謂的「贈人玫瑰,手有餘香」吧!
有一次,我放學回到家後,一做完回家作業,就拿起我的跳繩,一蹦一跳地走出家門。剛走到小區的綠化帶邊,一位阿姨走過來,問我:「小朋友,請問94幢502室怎麼走?」我撓了撓頭,說:「直走,再往紅色汽車那裡拐彎,再轉個彎就到了。」看那個阿姨沒聽明白的樣子,我接著說:「要不,我帶你去找吧。」阿姨感激地說:「謝謝你!」於是,我帶著阿姨來到94幢502室。走到門前,看見一位老伯伯正等著我們呢!老伯伯微笑著:「哎呀,好久不見啦!這是……」阿姨說:「多虧了她呢,不然我這個『純路痴』就真的迷路了!」說完,我們都開心地笑了起來。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潤了一片土地?如果,你是一縷陽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寸黑暗?如果,你是一粒糧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顆小小的螺絲釘,你是否永遠堅守著你生命的崗位?如果……
這是一篇記敘文,小作者敘述了自己幫著陌生人指路的事情。文章最後用「如果,你是...」的排比句結尾,加強語氣,使感情更濃烈。但是全文的不足之處開頭過於冗長,希望小作者注意。
篇三:贈人玫瑰手有餘香
太陽無語,卻帶來溫暖;大地無語,卻顯示廣博;海洋無語,卻孕育生命;而我想說,大愛無語,卻造福人類。
愛是偉大的,愛也是無私的。愛就像冬日裡的一縷陽光,驅散了寒冬凜冽的寒霜;愛就像久旱後的一場甘霖,滋潤了人們龜裂的心田;愛就像汪洋中的一個航標,為我們指明了希望的方向。
當有人在讚美青松的挺拔堅強,紅梅的不畏嚴寒,翠竹的高尚品格時,我總能聯想到愛,聯想到那些為社會默默付出的人。而大批的志願者,就是他們中傑出的代表。在各種場合,在許多環境,都能看到他們平凡而光輝的身影。在2008年的汶川地震中,大批志願者毅然趕赴災區,把生死置之度外,為災區人民帶去溫暖;在北京奧運會,在上海世博會,在西安園博會,又是各地的眾多志願者,用他們熱情周到的服務博得許多國際友人的稱讚。青年志願者,我讚美你們,我歌頌你們。同學們,我們正當青春年華,成為一名光榮的「青年志願者」,是我們多彩多姿人生中必不可少的一課。
也許會有人說:「現在的社會太複雜,成為一名自願者,談善容易行善難!」而我卻並不贊同。行善是生活中的一種美好形態,不分大小多少,也不分時間與空間,更不分場景對象。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隨手為之。無私奉獻的精神在我們生活中,無處不在,只是容易被我們忽視。俗話說「善有善報」,但我所認為的行善不是刻意追求回報,而是人生的一份豁達,一份歡樂,是人生中最崇高的一種精神境界。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理解和尊重我們的志願者,我們要為他們的平凡舉動而喝彩,要為他們的無私奉獻而高歌。在我們的身邊,青年志願者無處不在,比如我們經常見到的交通志願者,在繁華的街道路口,他們熱情地為過往行人指路,協助執勤交警對闖紅燈、穿馬路等違法行為進行勸阻,他們成為了晉城街頭上一道道靚麗的風景線。還記得有一次,一批身著淺綠色志願者服裝的人來到我們社區,無償為居民縫補衣物,免費維修家電,為社區孤寡老人表演節目···他們的所作所為不禁讓我打心眼兒裡佩服。後來,我也成為了一名普通的青年志願者,參與到他們的活動中,更加了解志願者們無私的付出。如今,在我的生活中,幫助老人過馬路,向問路人耐心指明方向等等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已成為我的行為和習慣。在和眾多志願者相處的過程中,我學到了許多、許多,我知道了,志願者就是願意奉獻自己的時間和愛心去幫助別人的人,只要我們願意,只要我們用心,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是志願者。同時,我也理解了什麼叫「志願者精神」。「志願者精神」體現在奉獻、友愛、互助、進步之上,而我們作為祖國,社會的接班人,更是有責任,有義務發揚志願者精神。在日常生活中,在幫助他人的時候,豐富自己的閱歷,對我自身能力也是一種提高,而從更大的範圍來講,弘揚「志願者精神」,更有利於在我們美麗的城市形成一種平等、友愛、共同進步的和諧關係,讓我們的城市未來,更加美好!
曾經多少人都傳誦過,「贈人玫瑰,手有餘香」。是的,平凡而微小的事情,就像是一支玫瑰,雖然微不足道,但它帶來的溫馨卻會在贈花人和受花人心底架起一座座溝通的橋梁,一種溫暖美好的感覺會在你我的心中慢慢升騰、瀰漫···。同學們,朋友們,讓我們永遠記住:志願者精神是當今社會寶貴的精神財富,是實現中國夢的強大支撐,只要我們所有人都一起攜手,共同努力,無私奉獻,志願者精神就一定能夠深入人心,就會有更多的人加入志願者隊伍,讓我們大家都行動起來,在自己的生活中弘揚和實踐「志願者精神」,讓我們生活的時時處處都充滿著溫馨與和諧,讓我們美麗晉城和偉大祖國的明天更加輝煌,我們將無愧於這個偉大的時代!
說理是議論文的根本。這篇文章注重「擺事實,講道理」,從生活實際出發,表達自己的思想和看法,提出「大愛無語,卻造福人類。」的觀點,入情入理,讓人信服。語言樸實無華,給人以簡潔、曉暢、率真的審美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