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從小事做起
2024-05-21 00:38:06 1
愛國從小事做起
最近,我讀了《復興中華,從我做起》。從書裡的一個個小故事中,漸漸了解到,在中華民族五千年悠久的歷史中,不僅創造了許許多多燦爛的文化,還發明了數之不盡的科學技術。指南針、造紙術、印刷術、火藥都是中國人最早發明的,被稱為四大發明,還有萬裡長城、漢唐盛世……這些都出自中國。
然而,又有誰能想到,我們偉大的祖國曾飽受風霜:八國聯軍放火燒毀圓明園;鴉片流入中國……但是中國人心中的烈火不曾被撲滅,奮起反抗、復興中華。
雖然我們還未長大,不能像鄭成功那樣收復臺灣,不能像孔子那樣收徒三千,也不能像範仲淹那樣興國利民……但是我們能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哪怕細微到節省一點水、一度電,細微到輕輕伸手撿一團紙屑……這樣也是為祖國做貢獻,也是復興中華。大家想,如果中國13億人口每人節省一滴水,一年下來可以聚成大海;每人少用一度電,一年下來能供應一個災區或小鎮用一個世紀之多;每人節省一張紙,一年後,紙張總體積能超過珠穆朗瑪峰……除此之外,我們還要好好學習,學好文化知識,學會做人,長大後才能幹大事。那麼,我們應該怎樣學習呢?學習,首先得端正學習態度,明確學習目標,上課專心聽講,認真思考,積極開動腦筋,常舉手發言,勇於創新。此外,我們學了知識要會用,不會用等於沒學……
要想復興中華,還要給自己定一個遠大的目標,樹立一個遠大的理想。列夫·託爾斯泰曾經說過:「理想是指路明燈。沒有理想,就沒有堅定的方向;而沒有方向,就沒有生活。」是啊,理想就是指路燈,沒有理想,就猶如無頭蒼蠅,永遠飛不到終點。讓我們從小樹立理想,長大後才能復興中華。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雄於世界,則國雄於世界!復興,不是一個簡簡單單的代言詞,它是要用行動去譜寫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篇章。愛國,不應該流於形式,做好身邊的每一件小事就是愛國的表現。同學們,讓我們攜手並肩,為復興中華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做好身邊的每一件小事吧!
今天我們該怎樣愛國
我認為愛國對於90後來說是一個遙遠而抽象的詞語。在我們眼中所真正關心的無非是考試成績,明星八卦,電子遊戲,年輕作家等等,至於愛國早已被拋到了九霄雲外。
要愛她,首先要尊重她。
中央二臺「開學第一課」中有這樣一個故事:一位負責天安門升旗儀式的解放軍戰士在護送國旗到旗杆下時,靴子被一根鐵釘扎穿,鐵釘深深嵌入肉中。他沒露出一絲痛苦的表情,平靜甚至出色的完成了升旗儀式。等儀式結束後脫下靴子,裡面早已被鮮血染紅了。或許當時的劇痛足以令他倒下,但他始終銘記自己莊嚴的使命,面對廣場上無數中國人與外國友人,他維護了祖國的尊嚴,無愧的展現了中華民族的精神。相信,當那五星紅旗冉冉升起的時候,他心中一定充滿無限驕傲和自豪吧!這是怎樣一份赤誠的愛呀!
也許你對此滿不在乎,但是我想說的是:
如果沒有祖國的強盛,今天你所能享受到的一切不都是水中泡影嗎?當你凝望伊拉克兒童飽受折磨的雙瞳,當你吟聽非洲難民痛苦的呻吟時,就不會感到一絲一毫的羞愧嗎?那麼你還有什麼理由不去尊重我們的祖國呢?
要愛她,就要了解她。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從盤古開天闢地到唐僧西天取經;從草船借箭到黛玉葬花;從「蜀道難,難於上青天」到「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從甲骨文到小篆再到如今的簡體字;從秦始皇一統天下到百萬雄師過大江……中華文化值得我們學習的太多太多了,在學習的過程中,你會自然而然,不可自拔地愛上她。
要愛她,最後一點,就是要用心去愛,不含任何功利與虛偽的去愛,當你面對五星紅旗時,如果能夠油然而生出無限崇敬之意並甘願為祖國奉獻一生的話,你就算真正領會了這種情感。至於情感到了,行為自然也就到了。當你看到公園有人踐踏草坪時,就一定會站出制止,最起碼不會效仿;當你目睹陳水扁臺獨宣言時,一定會寫篇文章來抨擊,最起碼會在心中反對;當你從法院前的廣場走過的時候,也會不知不覺挺起腰板,最起碼也多了一份崇敬。
其實愛是最簡單的情感,只要你有一顆易感動的心,她便會在你心中暗暗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