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民族的風俗習慣作文
2024-05-28 07:39:06
導語:朝鮮民族是我國的一個少數民族,那他有什麼風俗習慣。小編帶你一起去看看,歡迎閱讀。
第一篇:朝鮮民族的風俗習慣
今天,我們學了中國有56個民族,我記得媽媽以前跟我說過,我們是朝鮮族。晚上我在媽媽的幫助下查找了關於朝鮮族的資料。現在我想給大家介紹一下我的家鄉和我家鄉的人。據1990年全國第三次人口普查,我們朝鮮族人口有190597人。分布在30個省、市、自治區。其中,黑龍江有452398人,吉林省有1181964人。延吉市位於吉林省東部,是我們朝鮮族的首府城市。
朝鮮民族是一個能歌上舞的民族。其中有個扇子舞蹈。它是由一個女子來表演的;動作大放,給人以優美典雅的感受。還有一個叫象帽舞,它是屬於獨特的技巧表演,使所帶象帽的飄帶旋轉如風,劃出種種耀眼美麗的彩環。朝鮮族的民族樂器在我國也是獨樹一幟的。伽椰琴為朝鮮族傳統弦樂器之首,是民族色彩很濃的彈撥樂器。它的形狀近似漢民族樂器古箏。伽椰琴在演奏時,一端著地,一端放於腿上,右手彈,左手弄,表演姿態優雅別致。
對於朝鮮民族來說,冷麵和辣白菜是不能缺少的食物。冷麵即清涼馥鬱,又香甜新鮮。人們不僅在炎熱的夏天喜歡吃冷麵,而且在寒冷的冬天也喜歡吃。吃冷麵還有一個意義:如果生日那天吃冷麵會「長命百歲,命大福大」。我自豪我是一名朝鮮族。我愛我的家鄉延邊。
第二篇:朝鮮民族的風俗習慣
朝鮮族主要分布在吉林省,其次是黑龍江、遼寧、內蒙古等省(區),其餘散居在內地的一些城市。最大的聚居區是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這裡的朝鮮族居民佔了朝鮮族總人口的近一半。此外還有位於長白山懷抱中的長白朝鮮族自治縣,也是朝鮮族的主要聚居區。朝鮮族有自己的語言文字。朝鮮語,一般認為屬阿爾泰語系。朝鮮文屬音位文字類型。1441年在李氏王朝主持下創製的,稱「訓民正音」,簡稱「正音」,為方塊狀拼音文字。朝鮮族聚居的地區,特別是延邊地區,農、林、牧、副、漁業生產全面發展。延邊地區是中國北方著名的水稻之鄉,又是中國主要的烤菸產區之一。延邊黃牛是中國五大地方良種黃牛之一,人參、鹿茸均馳名中外。朝鮮族以能歌善舞而著稱於世。男子喜歡摔跤、踢足球,女子喜歡壓跳板和蕩鞦韆。朝鮮舞蹈包括長鼓舞、刀舞、扇舞、巫舞等。
朝鮮族節日與漢族基本相同。此外有三個家庭節日,即嬰兒誕生一周年、「回甲節」(六十大壽)、「回婚節」(結婚六十周年紀念日)。朝鮮族一向崇尚禮儀,注重節令。每逢年節和喜慶的日子,飲食更加講究,所有的菜餚和糕餅,都要用辣椒絲、雞蛋片、紫菜絲、綠蔥絲或松仁米、胡桃仁等加以點綴除了傳統節日外,小兒周歲、結婚、老人六十大壽,都要大擺筵席,宴請賓客。屆時要先在餐桌上擺一隻煮熟的大公雞,公雞的嘴裡還要叼一隻紅辣椒。筵席的傳統菜點不僅花樣繁多,造型也要優美華麗,好多食品都要做成鳥獸形。所有禮儀筵席,以祝賀老人六十大壽的「花甲」席最為講究和隆重。
朝鮮族一般喜歡素白色,以示清潔、乾淨、樸素、大方,故朝鮮族自古有「白衣民族」之稱,自稱「白衣同胞」。男裝衣短,褲長肥大,加穿坎肩,也有外著道袍或朝鮮長袍者。道袍是過去士大夫、儒生的常服,後成為男子出門時的禮服。長袍當大衣穿,有單、夾、棉之分。女裝一般短衣長裙。短衣有長長的白布帶在右肩下方打蝴蝶結。長裙多有長皺褶。裙有纏裙、筒裙、長裙、短裙、圍裙之分。年輕女子一般愛穿筒裙、短裙,老年婦女常穿纏裙、長裙。冬天,中老年婦女在上衣外加穿棉皮坎肩。
第三篇:朝鮮民族的風俗習慣
鮮族主要分布在東北三省,多聚居於吉林延邊朝鮮族自治州。他們在服飾妝扮、生活起居、文體活動等方面都獨具特色。
朝鮮族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每逢節假日和喜慶日,朝鮮族群眾就會載歌載舞,歡騰雀躍。不論男女老少,不僅都能唱會跳,而且還都十分酷愛傳統體育活動。
老人在家庭和社會上處處受到尊敬,兒孫晚輩都以照顧體貼祖輩為榮。晚輩不能在長輩面前喝酒、吸菸;吸菸時,年輕人不得向老人借火,更不能接火,否則便被認為是一種不敬的行為;與長者同路時,年輕者必須走在長者後面,若有急事非超前不可,須向長者恭敬地說明理由;途中遇有長者迎面走來,年輕人應恭敬地站立路旁問安並讓路;晚輩對長輩說話必須用敬語,平輩之間初次相見也用敬語。
喜歡食米飯,擅長做米飯,用水、用火都十分講究。各種用大米麵做成的片糕、散狀糕、發糕、打糕、冷麵等也是朝鮮族的日常主食。鹹菜是日常不可缺少的菜餚。朝鮮族泡菜做工精細,享有盛譽。
朝鮮族還有吃狗肉的習俗。常用一種叫「麻格裡」的家釀米酒來招待客人。
餐桌上,匙箸、飯湯的擺法都有固定的位置。如匙箸應擺在用餐者的右側,飯擺在桌面的左側,湯碗擺在右側,帶湯的菜餚擺在近處,不帶湯的菜餚擺在其次的位置上,調味品擺在中心等。婚喪、佳節期間不殺狗、不食狗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