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中的名人作文
2024-06-10 02:00:08
篇一:我心中的名人
我們班有許多的達人,一個個的技藝都令人讚嘆不已!其中我最「崇拜」的就是周雅琪了!
周雅琪,她是一個勤奮好學的人,不僅寫作厲害,就連電腦她「玩」的也是爐火純青,但是玩不是那個玩電腦的意思,是指她在電腦上做一些ppt什麼的,她都做得十分出色。但是我最佩服她的就是她的寫作水平。
當時我和徐瑞傑一起去採訪她的,當時她在寫作業,十分的專注,我和徐瑞傑有點不想打擾她,但是她仿佛察覺到了動靜,就抬起頭來問我們,「有什麼事嗎?」我首先向她介紹了我們來的目的,「我們是來採訪你的。」「哦,你們問吧。」她似乎已經被許多人問過了,所以顯得十分的平淡。我先打個頭陣「周雅琪同學你的夢想是什麼啊?」周雅琪準確無誤的告訴了我,她有許多夢想,當作家、電腦達人···」我才知道周雅琪有許多的夢想,我對這個答案很滿意。「周雅琪同學,請問你的作文水平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提高的?」她十分準確的告訴我們「四年級。」那年真好是找老師來教我們,所以就在那個時候,她的作文水平就提高了。徐瑞傑也問了他一個問題「周雅琪啊,我問你,你的作文水平是怎麼提高的,就是有什麼『秘籍』啊?」徐瑞傑一個問題直接入主題。周雅琪這才開始思考,後來他給出了一個簡單明了的答案「平常多觀察,多感悟生活。」我又問了下一個問題「周雅琪同學,寫作文的時候要注意什麼啊?」這個問題周雅琪又是十分乾脆地說出了答案「要注意人的神態、動作、心理、語言,這個老師在課上就說過,要想寫好作文就要注意把這些寫上去,作文是絕對不會寫的爛的。」我和徐瑞傑商量了一下,我們沒有要問的了,所以走的時候還不忘說一句「謝謝配合。」周雅琪也是十分有禮貌的回了一句,「沒有事。這是我的榮幸。」
我從這次的採訪中,我可以想到,周雅琪她為什麼作文寫的好了,因為她十分的有禮貌,以為她從不說假話,因為她有她自己的真情實感,而且她還有一顆尊敬老師的心······
篇二:我心中的名人
她多愁善感,她看透人生,她苦笑面對,她,就是我心中的名人——李清照。
作為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女詞人,很多人敬佩她的才華,說她是才女。沒有人可以複製她的經典,她留下了名垂不朽的詩與詞,作為她的崇拜者,我似乎讀出了她的苦與樂,她的悲哀與欣喜。
我喜歡她「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那時歡喜的心情,語言樸實但又不乏高貴,沒有一點點的做作,暢遊湖上,不去考慮任何的事情,那時心中是一種怎樣的釋懷與自由啊!望著平靜的湖面,只想欣喜不想憂愁,簡直是一種享受。而夜中尋湖更多了一份安靜與神秘,不小心驚起了鷗鷺,多麼愜意啊!也難怪詩人會發出那樣的感嘆啊!
北宋滅亡後,李清照連續遭到國破家亡的打擊,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一句「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戚戚」,道出了多少對於生活不幸的感慨,道出了她對於自己的不幸而自嘲似的安慰。寫出多少的悽涼,多少的冷清啊!那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又寫出她多少年念舊、懷鄉吊難的情感啊!
我喜歡她的羈放與無拘無束,我驚嘆她對於苦難是那種堅定與毅然決然。她是永久的美神,是無法取代的。
雖然沒有留下你的一張照片,但你的美卻勝於沉魚落雁的西施與昭君,高過閉月羞花的貂蟬與貴妃。你的美獨一無二,你的美無人可替。你的美,令我陶醉,是我永遠的追求!
你猶如一朵搖曳的花,守護著中華史上那一座盛世空城!
篇三:我熟悉的一位名人
明末清初的文學家,14歲就刊刻詩集《香儷園偶存》,文學巨匠董其昌把他比作初唐的王勃,期望他「點綴盛明一代詩文之景運」。看到這兒,你們是否已經猜到是誰了嗎?對,我今天就要介紹——如皋名人之冒闢疆!
說起冒闢疆,大家也許會有些陌生吧!那我先來介紹一下關於他的事例吧!當時,明代已是江河日下,不如以往,一些人謀權奪位,特別是太監弄權,朝綱傾頹,已經達到了登峰造極。面對如此的危機,一些充滿了正義感的知識分子們,怎能不替祖國擔憂呢?不憂心忡忡呢?在1636年的時候,冒闢疆於明弼結盟,參加了復社,又同陳貞慧、方以智、侯朝宗三人親密無間,人們稱他們為「四公子」。他們年齡相仿,情投意合。常常有事沒事的時候聚在一起抨擊閻黨,或者是議論朝政。冒闢疆見家鄉危在旦夕,心急如焚,他希望改革政治,能夠挽救國家的危亡。終於在他的努力下,冒闢疆等140餘人共寫的《留都防亂公揭》,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使得家鄉又繁榮昌盛起來。如皋又恢復了以往的和平,這多虧了冒闢疆啊!
冒闢疆的愛國主義精神不僅僅是純粹的愛國,更是體現在冒闢疆對老百姓的關心。
以前的如皋情況可沒有現在這麼好。用一些話來形容就是:赤旱千裡,飛蝗蔽日。雖然富人們有米,但是你要知道如皋鬥米千錢,哀鴻遍野啊!冒闢疆看到如此的情景,心中不免會隱隱作痛。於是,他帶領親朋好友,帶頭變賣了家產化成了錢,然後又捐給窮人,讓他們好買米。冒闢疆還在路邊辦了一個店,免費給窮人吃飯,前後5個月,他們竟然救濟了十萬人!老了的冒闢疆依然堅持幫助老百姓。在那個時候,他雙耳失聰,腿腳也不靈活了,但他卻一直沒有為自己花過一些錢。每天是黎明時起,天天親自登門訪察人民的生活條件。
隨著歲月的流逝,冒闢疆已是垂垂暮年,因為捐獻財產,生活窮困潦倒,只能靠買字度日。我不由得感嘆:他不事二姓的遺民心態,是冒闢疆一生中最為閃光的地方!面對冒闢疆,我覺得自己還有許多的不足,我要向他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