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悲憫世界,感動中國
2024-06-10 02:50:06
我國近年來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這與在以「和平與發展」為主題的當今世界,我國奉行仁政,施行民主,加強道德建設,構建和諧社會的方針政策不可避免地聯繫在了一起。在世界範圍內再次掀起「孔子熱」一方面顯示中國與日俱增的綜合國力引起世界人民的關注,另一方面也表明世界人民對和諧社會的追求與嚮往。
樂善好施,感恩戴德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受人滴水之恩,必當湧泉相報」,都是祖先留給我們的處世哲學瑰寶。中華民族強大的生命力體現在我國人民歷來肝膽相照,團結互助,擁有高度的民族凝聚力,這些高尚的情操使中國從救亡圖存發展為大國強國成為必然。一個民族,窮,死不了,它得以存在並興盛的最大的敵人是人心淡漠,世態炎涼。
近年來天災人禍接踵而至。從1998年特大洪災到「非典」、東南亞海嘯,再到禽流感的恐慌,不僅帶來物質上的短缺,也帶來精神上的摧殘。但世界是溫暖的大家庭,災難不幸降臨到哪兒,也將隨而至世人最真誠的問候與關懷,他們感同身受,無私捐助,一次次把同胞從絕望的深淵拯救出來。1998年全國響應「一方有難,八方支援」,「非典」時期堅守「萬眾一心,眾志成城」,抗擊「非典」,這種同舟共濟的精神,悲天憫人的胸懷是永遠令人振奮鼓舞的。
從普通民眾到冠名慈善家的企業人,都不乏無私扶助的感人事跡。2006年「感動中國」的林秀貞,及「青島愛心群體——微塵」,給我留下了極深的印象,因為這是發生在平凡老百姓身邊的感人事跡。林秀貞是衡水市棗強縣王常鄉南臣贊村農民,她三十年如一日,義務贍養了6位與其無任何血緣關係的孤寡老人,多年來,先後為8名殘疾人安排就業崗位;出資4萬多元改善鄉村教育條件,並資助14名貧困家庭子女步入大中專院校。無獨有偶,在青島,許多市民以「微塵」之名行善施樂,無私援助公益事業,「微塵」「成為了一種詮釋愛心的精神符號,颳起一陣仁行義舉風。網友稱其「普通之中見偉大,平凡之中顯真情」。這些無不感染、感動,鼓舞著國人。
時下中國大地嚴重發展不均,誠願發達地區企業家再次伸出博愛之手,進駐中國西南西北地區,幫助那裡的人民儘早擺脫貧窮苦難,早日全面實現中華之全面富強。
最後讓我們唱響那首《明天更美好》,「……傾訴遙遠的祝福,唱出你的熱情伸出你的雙手讓我擁抱著你的夢,讓我擁有你真心的面孔……」我們有理由相信我們的祖國,我們的世界,我們的大家園,「明天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