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高中作文:我看魯迅

2024-05-29 21:48:07

  導語:魯迅無疑是近百年中國文壇中最具份量的作家,然而對我們而言,卻象是一個「戴著面具的陌生人」。歡迎閱讀。

  第一篇:我看魯迅

  魯迅無疑是近百年中國文壇中最具份量的作家,然而對我們而言,卻象是一個「戴著面具的陌生人」。

  怎麼會這樣呢?中學課本中魯迅的文章是所有作家中最多的,選修中又有蕭紅詳細寫魯迅先生生活狀態的文章,「陌生」又從何談起呢?

  首先看對魯迅的評價。我們所熟知的評價無外乎「尖銳」、「批判黑暗」,剩下的就是一些溢美之詞。這些評價固然很準確,可千篇一律的評價並不能加深我們對作品的理解。何況對於文學作品而言,思想遠重於內容,這些對內容的評價只觸及血肉而無法深入骨髓。而作品的思想性又可分為時代性和永恆性。時代性並不是重點,因為相隔幾十年,畢竟不同。只有那些體現人性中種種善惡的文字才會永遠閃耀。「作品完成的時候,作者就死了」。我們看文字作品不應該僅局限於那個時代的背景,也不能僅僅探索作者寫作時是怎麼想的。偉大的作品會使不同的讀者產生各種各樣的細微感受。說白了,這些評價,成了魯迅作品的一張厚厚的面具,阻擋我們的視線。

  其次看課本中所選的文章。幾篇文章中只有《祝福》是小說。各種文學體裁中,我認為最能體現思想的是小說。對於散文,可能更多地抒發什麼情感,或說明什麼道理。而小說可以在一個半架空的世界裡使作者更自由地設置重重「機關」,蘊含深意,進而造就不朽的傑作。所以我覺得理解小說對理解一位作者尤為重要。而課本選文也許是為了降低難度,只有一篇小說。

  最後要看讀者。無論你愛或不愛,作品畢竟就在那裡,而讀一遍與讀十遍的效果肯定大相逕庭。除了讀者主觀的原因外,客觀因素也不容忽視。畢竟每個人的經歷、志趣、愛好不同,再加上讀幾十年前的文章,自然會感到生疏,不適應,沒多大興趣。(這點朱自清的《背影》更突出,很多學生都認為文章並不很好)

  我一開始讀魯迅也是如此,不僅覺得他的文字晦澀,而且出於一種反抗權威的心理,認為他只是徒具虛名。相比於魯迅,徐志摩那樣的文字顯得更親切,更容易抓住初次見面的讀者的心。後來知道魯迅與徐志摩、梁實秋等人均有「交鋒」,語文課本甚至不錄梁實秋的文章,這令我又平添了幾分厭惡,當然那時並不知道他們因何而交鋒,也不了解文字與政治、階級、立場掛鈎。後來看了《狂人日記》,課本中學了《藤野先生》,又看了《朝花夕拾》,逐漸認可了魯迅的文字。然而真正的轉折卻在《祝福》。

  《祝福》裡冷冷的筆調,祥林嫂悽慘的經歷,「我」優柔而糾結的內心。這篇小說是可以真正讓不同的讀者從自己內心產生不同共鳴的文章,昭示出的人性善惡才是可以不朽的東西。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也許我們與魯迅相距太遠,經歷相差太多,又隔著迷霧與面具。用心讀,總會讀出與他人不同的感受。

  第二篇:我看魯迅

  我是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學習魯迅先生的文章的,從《三味書屋》到《藤野先生》再到現在的《藥》,算算大概也有五六個年頭了:以前年紀還太小,不能完全明白文章的韻味,只是人云亦云地跟著老師說,說當時社會的黑暗,說人性的醜惡。可是,現在自己也真的能夠明白那是一個多麼黑暗的社會,心中有恨,恨民眾的麻木,很人性的冷漠,更恨自己沒有生在當時,也同樣為醫國醫民奉獻熱血與青春。

  魯迅先生就是這樣一個用筆來拯救中國的人,他所面對的社會是我們所不能想像的,是那樣的陰暗、悽清與恐怖,可仍義無反顧地用筆在寫,用心在吶喊。雖然曾經也有過彷徨,但內心的信念最終戰勝了一切。

  也許最難過的不是「醉生夢死」的麻木,而是「世人皆醉我獨醒」的孤獨,「唯我獨醒」這是一種何等的寂寞啊!能夠戰勝孤獨的人也許才是真證的勇者,想到這不禁讓我對魯迅先生肅然起敬,

  在先生的眾多文章巾我是最喜歡《朝花夕拾》這本散文集子,這裡的文章大多都是記述魯迅先生幼年時期的生活,故事平淡,卻讓人感到一種淡淡的溫暖,一種家的溫暖。這裡沒有殺戮,沒有爭鬥,有的只是那平緩的心境。這也許是一種趨利避害的天性,讓我總是不由得去偏愛那些舒適祥和的文章。

  什麼是傳世的孤寂?胸膛裡大開大合的悲痛,像拉動的風箱一般沙啞地呼喚起來;一絲光線湧出,把所有沉睡的過往輕輕喚起。這也許就是魯迅先生當時的心情,可正是我現在的心情。

  真的猛士,敢於直面慘澹的人生,敢於正視淋漓的鮮血。這是怎樣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然而造化又常常為庸人設計,以時間的流駛,來洗滌舊跡,僅使留下淡紅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在這淡紅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給人暫得偷生,維持著這似人非人的世界。我不知道這樣的世界何時是一個盡頭!我們還在這樣的世上活著;我也早覺得有寫一點東西的必要了。離三月十八日也已有兩星期,忘卻的救主快要降臨了罷,我正有寫一點東西的必要了。

  我目睹中國女子的辦事,是始於去年的,雖然是少數,但看那幹練堅決,百折不回的氣概,曾經屢次為之感嘆。至於這一回在彈雨中互相救助,雖殞身不恤的事實,則更足為中國女子的勇毅,雖遭陰謀秘計,壓抑至數千年,而終於沒有消亡的明證了。倘要尋求這一次死傷者對於將來的意義,意義就在此罷。苟活者在淡紅的血色中,會依稀看見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將更奮然而前行。嗚呼,我說不出話,但以此記念劉和珍君!

  第三篇:我看魯迅

  魯迅這個名字多麼與眾不同,沒有父母給他的孩子取這個名字。它的由來,是一個在上上個世紀末到上個世紀初在舊中國黑暗動蕩的社會裡,想要藉助文學來吶喊的作家周樹人,所用的一個筆名。

  從小學到高中,魯迅先生的文章先後有數十篇進入了語文教材書,這恐怕是教材中其他作家所無法媲美的吧。因此,學生們對魯迅的印象也自然比較深刻。

  老師教我們不要光說不練,所以我尊敬魯迅,因為他是實際行動的倡導者,身先士卒——有夢想,並不是想想就算了,而是要用行動來搏取。一旦目標確定,就奮鬥終身。

  老師教我們要愛國,所以我尊敬魯迅,因為他是民族是國家的好英雄,在那個動蕩混亂的年代,有錢人花天酒地,無樂不做;沒錢人只想混口飯吃,得過且過。只有魯迅,是的,只有他,以及與他共同奮鬥的那幫熱血青年們,在為整個民族著想,想著怎麼才能讓麻木的大眾醒過來,看清事實。

  由於我了解的魯迅,都是書上教給我的,所以我尊敬的魯迅,也是書上的。

  可我又想,魯迅先生是否一直都在革命呢?他在革命之餘,有沒有想過其他事情呢?而由於想其他事情,而寫出來的文章,是否至今都保留著呢?

  回頭看教科書中魯迅所寫的文章,似乎每一篇都蘊含著「政治的觀念」。如魯迅曾在他的一篇文章中寫過一句「我打了個哈欠」,卻被評論家解釋為「魯迅長期與反動派做鬥爭,有疲倦感」,這讓我感到一絲涼意:鬥爭鬥爭,又是鬥爭,哪有人可以無時無刻的鬥爭呢?如果魯迅泉下有知,發現他「打個哈欠」之前都要為後果考慮良久的話,恐怕要先淡淡一笑,再拿起筆來對著發評論的人批判嘲弄一番了。

  魯迅活著時,民國政府害怕他激烈的文字,對他的生活施壓,相信他的物質生活應該不是很豐裕;如今,魯迅作古了,我們這些後人卻對他的文章灌以我們需要的定義,使得它或多或少變了些味,再繼續教給我們後人的後人,讓所有人都以為魯迅是個革命機器——一提到魯迅,大家的第一反應: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所寫所思所說的每一句話都是在革命哦!魯迅的精神被我們一味地格式化了,大家一起把他推進了革命的大池子,卻沒有人打算把他拉出來。

  如果魯迅活在現代,而且一樣那麼有名的話:某日,累了,歇歇吧,做回周樹人;寫些關於生活的文字,可剛寫完,甚至還沒來得及校對,就被一直在催稿的編輯奪了去。編輯a拿給編輯b,然後cdefg……,他們一輪一輪地實行轟炸戰,非要把魯迅的一篇小感想變成革命的「文言文」。倘若魯迅說:「我喜歡兔子,不喜歡狗。」那麼兔子就變成「革命的道路」,狗就變成「革命的絆腳石」……諸如此類。

  我們學老舍,知道他家的花貓很可愛,下雨天他要搬花;我們學朱自清,知道他看過爸爸的背影,欣賞過荷塘的月色……

  唯獨魯迅,我們不能單純地認為他喜歡在百草園玩,而不喜歡在三味書屋上課;他對藤野先生的思念、追憶,在我們看來似乎根本沒有他發現麻木的中國人而棄醫從文重要;魯迅,是否成了我們教育的犧牲品?但是,數來數去,作為犧牲品的,除了那些反面材料裡面的角色,像魯迅這樣的,還就他一個!「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魯先生懷著我佛慈悲的心,甘願做範例了。

  值得欣慰的是,魯迅並不是一個真人物,它只是一個筆名,他的真身周樹人並沒有成為革命機器,也沒有為了革命無所不為、不擇手段,而是一個有情感有血肉的人。只有在需要的時候,我們的周先生才會將魯迅喊起床,繼續他革命的大作。

  如果可以的話,我想考察一下:在周先生一生中,「魯迅」存在的時間是多少,「周樹人」存在的時間又是多少;我更想建議周樹人先生把革命文章的署名用魯迅,其它文章就換一個筆名。可惜,我的建議無法傳達給他。

同类文章
學黨史頌黨恩跟黨作文

學黨史頌黨恩跟黨作文

  我黨時刻把人民放在心中,為人民服務。小編收集了學黨史頌黨恩跟黨作文,歡迎閱讀。  第一篇:學黨史頌黨恩跟黨  許我們都是同時代的人,我們都生活在一個安定富裕的社會裡,我們不懂得什麼是戰爭,什麼是苦難.從小黨在我心中是一個抽象的概念,每當英雄人物的出現我們總是很興奮,似乎看到了曙光,看到了
有關故宮的寫景作文

有關故宮的寫景作文

  故宮位於北京市中心,舊時稱紫禁城。小編收集了有關故宮的寫景作文,歡迎閱讀。  第一篇:故宮  今天,我們去了故宮。  我們進去的時候,我聽見一旁的導遊說,北京的故宮舊時稱為紫禁城,是明成祖朱棣於西元1406年建的,一直到明代永樂十八年,就是1420年才建成,一共有二十四位皇帝在此住過,果
難忘的故宮之旅作文800字

難忘的故宮之旅作文800字

  說起美麗的故宮,每個人都很熟悉。小編收集了難忘的故宮之旅作文800字,歡迎閱讀。  第一篇:難忘的故宮之旅  這天,陽光明媚,我們一家人去遊北京故宮博物院。爸爸安排的參觀路線是先由天-安-門進,然後從北門出。  故宮是一個規模龐大的古代建築物,共有九千九百九十間半房間。真是太厲害啦!  
閱讀讓我成長初二作文

閱讀讓我成長初二作文

  閱讀,在迷途中為我指引方向。閱讀伴隨我成長,帶領我走向成功的彼岸。小編收集了閱讀讓我成長作文,歡迎閱讀。  第一篇:閱讀讓我成長  閱讀使我認識了世界;閱讀是我開闊視野;閱讀使我的生活五彩繽紛;閱讀使我成長。  一顆流星劃破了夜空,桌邊的燈光依舊亮著,我沉浸在書的海洋裡,與主人公共歡笑,
我的競爭對手五年級作文

我的競爭對手五年級作文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對手,有學習對手,有書寫對手。小編收集了我的競爭對手作文,歡迎閱讀。  第一篇:我的競爭對手  開學這麼多天了,班上的學生我也逐漸了解了一部分,我很慶幸自己找到了一個學習上的競爭對手,也是我學習的好榜樣。他就是賈天宇。  賈天宇寫的字很好,當然我的字也不錯,我們決定比一比
感謝競爭對手作文精選

感謝競爭對手作文精選

  對手,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永遠都是與我們相對立的,似乎它就是我們眼前的障礙,小編收集了感謝競爭對手作文,歡迎閱讀。  第一篇:感謝競爭對手  對手,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永遠都是與我們相對立的,似乎它就是我們眼前的障礙,學習中的競爭對手,希望和目標的爭奪者,有時甚至還給我們的人生道路帶來諸
魯迅中國魂的作文

魯迅中國魂的作文

  魯迅以筆代戈,奮筆疾書,戰鬥一生,被譽為「民族魂」。小編收集了魯迅中國魂作文,歡迎閱讀。  第一篇:魯迅中國魂  對於魯迅,我想大家都不陌生吧?他在祖國危難情況危急之時,勇敢的挺身而出,通過他卓越的寫作去抨擊反動派和帝國主義者,為了國家安危存亡,他不顧生命安全在戰鬥的邊緣,用筆桿子打造中
我讀魯迅作文範文

我讀魯迅作文範文

  魯迅是一本永遠讀不完的書,需要我們用一生去體會。小編收集了我讀魯迅作文,歡迎閱讀。  第一篇:我讀魯迅  先生,你用你黑色的雙眸窺破黑暗,用堅強的筆桿撐起民族的脊梁,用深刻的筆調撕破虛糜的現實和歷史,洞開未來。你是民族魂。  讀《狂人日記》,瘋人囈語道出吃人真相。用病態的人反映病態的現實
勞動真快樂作文

勞動真快樂作文

  勞動是我們一生都需要的,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勞動真快樂作文,歡迎閱讀。  第一篇:勞動真快樂  今天,吃完早飯,我和媽媽一起去買菜,買了很多菜。如:圓椒、白菜、肉、豆腐、雞蛋等等。  回到家裡,我開始幫媽媽洗菜,我鏗鏘有力地對媽媽說:「我要把菜洗得乾乾淨淨。」我在洗菜的過程中很快樂,因為我幫
勞動的滋味四年級作文

勞動的滋味四年級作文

  勞動是辛苦的,勞動是快樂的,這就是我品嘗到的勞動的滋味。小編收集了勞動的滋味作文,歡迎閱讀。  第一篇:勞動的滋味  今天,我在家沒事幹我左看看,右看看,看見了吃飯的桌子很髒,所以為我打算幫媽媽擦桌子。  一開始,我提來半桶水找來一塊抹布,我把紅色的抹布浸溼,浸溼的抹布變得鮮豔無比,閃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