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念之差的痛(例文)
2024-05-30 08:12:06 1
曾經看過一篇名為「最後一隻旅鴿子」的文章,說的是在美國華盛頓國家博物館的展廳裡,有世界上最後一隻旅鴿的標本。這隻旅鴿標本的說明牌上,寫著五行英文,大意是:瑪莎(這隻旅鴿的名字)是它們種族中的最後一隻,於1941年9月11日在美國辛辛那提動物園死去。僅僅一百多年前,北美大地上空還飛翔著大群的旅鴿,總數估計有50億隻。但在人們的無情痛剿之下,旅鴿迅速走向絕滅。1900年,最後一隻野生旅鴿被射殺。十幾年後,養在動物園裡的最後一隻旅鴿——「瑪莎」也老死了。事後,懊喪的美國人為旅鴿立起了紀念碑,上面寫著:旅鴿,是因為人類的貪婪和自私而滅絕的。
「貪婪」和「自私」是人世間最可怕的東西。無色,無味,卻在悄然間埋葬了心靈的善意與良知。人性本善,卻因了貪念,迷失了本性。步入酒店,高高位居菜單榜首的赫然是涵蓋了各色野生飛禽的菜名。也許人類正在為自己的生財有道而沾沾自喜呢!殊不知,腳下踩著的是成群的鳥的屍體,耳邊迴蕩著的是聲聲宛轉嗚咽的哀鳴……
「全球每年有數十億隻候鳥進行洲際遷徙,在8條遷徙路線中有3條經過中國……」這本是上天給予的福緣。未料,這穿越饑寒、尋找溫暖的路現在卻成為無數鳥類的不歸路!肆意地捕獵,持久地屠殺,隨之而來的是殺戮,是死亡,是滅絕。也許,經過歷史的不斷演變,生物鏈將就此改寫——對那些倖存的鳥來說,人類便是最大的天敵。
「誰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身皮。」千百年前的古人尚且知道這一點,知道萬物平等,知道保護物種。那千百年後的我們呢?捫心自問,生活在這個不斷更新的社會裡,金錢,抑或是欲望,逐漸麻痺心扉,那駭人的冷漠自周身蔓延。可悲嗎?在利益與道德面前,選擇前者,人性缺少了溫暖;僅僅是鳥之殤嗎?不!那是人性道德和人類文明的沉淪與消散。
「鳥多的時候,打下來的鳥像下雪一樣……」此時的你,看到這句話作何感想?也許愚昧使他們並沒有意識到事態的嚴重性。這輕飄飄的略帶玩笑的一句話帶著鋪天蓋地的毀滅,是一幅幅帶著血腥味的絕版,硬是將「千年鳥道」變成了候鳥們的「黃泉路」。
造物主將它們帶來這人世間,「死神」又草草地結束這段旅程。那正是泯滅天性的殺手在世間上演的一出出的悲劇呀!
共處一個星球,共享一片藍天,我們本就應該和平共處!也許,我們要去打破那悲觀的預言:人類在地球編年史上最終的墓志銘可能會這樣寫:這一物種一度幹得不錯,但是做得過了頭。用行動去守護那些充滿靈氣的小傢伙們,也許,從現在開始,還不算太晚。
一念之差,僅僅是一念之差,便是天堂到地獄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