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蠡是哪個朝代的人物:春秋時期助勾踐滅吳(被尊為商祖)
2024-05-22 15:16:08 1
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這句話想必很多人都知道,不過大多數人沉淪在權力的漩渦當中無法自拔,真正能夠及時止損功成身退的,不多。這方面的典範是範蠡,他真正做到了急流勇退,那麼範蠡是哪個朝代的人物呢?
範蠡是哪個朝代的人物
範蠡生卒年是公元前536年至公元前448年,是春秋時期的人物,又被人們稱為陶朱公。範蠡是春秋末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經濟學家和道家學者,一生涉獵的領域十分廣泛,且都有所成就。曾經範蠡獻策幫助越王勾踐復國,在功成之後,認識到越王可共患難不可同享富貴,於是身退,轉去經商。
範蠡是早期的道家學者,也是楚學的開拓者之一。雖然範蠡出身貧賤,但是博學多識,楚國當時的政治十分黑暗,如果不是貴族就無法入仕,於是和楚宛令一起投奔越國,輔佐越王勾踐。幫助勾踐滅了吳國。在功成名就之後急流勇退,曾三次經商三散家財。
範蠡為什麼是財神爺
範蠡被後世人尊稱為商祖,而民間最常有的稱呼則是財神爺。範蠡之所以被稱為財神爺,是因為其樂善好施。範蠡在經商上有著自己的獨到見解,曾經三次經商,每次都成為巨富,人們認為範蠡富可敵國。
然而有著許多財富的範蠡並不是積攢下來,而是用賺來的錢來幫助窮苦百姓,三次都散盡家財,因此人們稱範蠡為財神爺。
範蠡這樣的人物舉世難尋,能夠忍辱負重幫助越王勾踐復國,在功成名就之時能夠不迷戀權力急流勇退,數次經商成巨富卻又不迷戀財富,反而散盡家財救濟天下。難怪後世人對於範蠡有著諸多尊敬,許多人都供奉著範蠡的塑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