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開學第一課》主題徵文:弘揚長徵精神
2024-06-15 07:54:06 1
長徵,不僅是一條路,一段歷史,更是一種精神!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秋季《開學第一課》主題徵文,歡迎大家參考!
【弘揚長徵精神作文1】
讀一本好書,就像吃一道色、香、味俱全的美味佳餚。看著這,垂涎三尺;讀著它,伸神清氣爽,吃下它,你回味無窮。
在東方世界,有兩個讓人驚嘆的奇蹟,一個是長城,一個是紅色長徵。偉大的革命紅軍,用雙腳走遍大半個中國,是他們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築起了中國由衰轉強,由窮轉富的道路。他們沒有飛機、沒有大炮、靠著手中惟一的大刀和木槍。在草地、骨瘦如些的他們靠著自己頑強的心和對共產黨的忠誠,走過了充滿危機的草地。在雪山中,身無禦寒衣的他們用自己一顆火紅的熾熱的堅強的心,就一定能夠融化冰凍,驅走嚴寒,這代表著一個民族崇高的意思,當五星紅旗冉冉升起時,不要忘記是誰樹想它。
在會師的路上,到處是國民黨反動派的封鎖,飛機無情的轟炸,機槍無防止的掃射,火力點的無情分割。在烏江上,有著13根鐵索,國民黨反動派用火燒著了這13根鐵索麵對腳下滾滾的烏江水,紅軍沒有絲毫畏懼,用身體搭成一座人橋,滾滾烏江咆哮聲,仿佛是為紅軍們的所為感嘆。在那個戰火不斷的時代裡,是紅軍讓我過上了安穩的幸福生活,但在這幸福的背後,卻是無數的軀體,他們永遠保持著對黨付出,一切的崇高的精神。
在人世間,有著無數的失敗,當你還在用條件刻苦這句話來為自己辯解,就請你看一看紅軍的刻苦,對於長徵,一切困難都微不足道,只有擺脫客觀條件,才能不受束縛,認為長徵是不可能完成,但它卻被一隻有骨頭的五隊所徵服,這就是二萬五千裡長生的真正意義。
【弘揚長徵精神作文2】
長徵的每段路程都上演過生離死別的悲壯故事,讓老紅軍們刻骨銘心的,是一段段血與火、生與死的真實經歷,是從生死考驗中錘鍊出的頑強意志,是激勵著廣大紅軍指戰員艱苦徵戰的強大動力,是中國共產黨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全面展示。
長徵精神是中國的,都不約而同地把他們的焦點對準了紅軍的精神,那種英勇頑強、一往無前的精神。正如索爾茲伯裡所說:「長徵將成為人類堅定無畏的豐碑,永遠流傳於世。閱讀長徵的故事將使人們再次認識到,人類的精神一旦喚起,其威力是無窮無盡的。」
長徵精神是歷史的,又是現實的。其可貴就在於,它能夠在漫長的時間積澱中轉化為對現實的啟示,體現了黨之魂、軍之魂和民族之魂。
長徵精神之所以歷久彌新,就在於它不是靜止的。它承接著井岡山精神,又不斷形成了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中的兩彈一星精神、載人航天精神,更為它注入了新的時代血液,增加了新的豐富內涵。
偉大的長徵精神,概括起來就是胸懷目標、矢志不移的堅定信念,無所畏懼、勇往直前的英雄氣概,實事求是、獨立自主的創新膽略,顧全大局、緊密團結的革命風格,心繫群眾、患難與共的高尚情懷。
今天,當年的戰爭硝煙已經散去,但和平發展的天空並非晴空萬裡。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道路上,新的長徵與當年紅軍長徵一樣將是山水重重的漫漫徵程,也將面臨著嚴峻的困難和考驗。正因如此,新世紀新階段更需要我們高擎起長徵精神的火炬,讓曾經推動中國革命取得成功的光榮傳統在新的長徵中煥發出時代光芒,照耀著我們像當年的長徵紅軍那樣去不斷開創出新的局面。
【弘揚長徵精神作文3】
今年寒假,爸爸給我買了《兩萬五千裡長徵》這本書,爸爸說因為今年是祖國六十大慶,所以讓我好好看看這本書。
這真是一本好書,裡面詳細介紹了紅軍長徵的全過程。從1934年10月10日紅軍從瑞金、古城等地出發,開始長徵,紅軍爬雪山、過草地,戰勝了無數的艱難險阻,最後於1936年10月在陝北三軍勝利會師,歷時2年整,行程達兩萬五千裡,所以叫《兩萬五千裡長徵》。
長徵中許多故事深深吸引著我。1935年6月8日紅軍翻越了長徵路上第一座大雪山——大金山。大金山據說鳥兒也飛不過去。可無畏的紅軍卻戰勝艱難險阻,翻過了大雪山,後來又進入了茫茫的毛兒蓋大草原。一望無際的大草原,看不到鳥兒飛翔,聽不到蟲聲唧唧,甚至連一塊石頭都找不到。真是「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整個長徵途中,天上有敵人飛機轟炸,地下有敵人幾十萬軍隊的圍追堵截,還有湘江、烏江、金沙江、大渡河、瀘定橋、五嶺、烏蒙山、大雪山、草地等天險的阻隔。可是以毛主席為代表的共產黨人,憑藉革命樂觀主義精神,並且付出了鮮血和生命的代價,終於走出了大草地,戰勝了敵人。
我通過讀這本書,真正了解了紅軍長徵的傳奇歷程。作為一名少先隊員,我要用「紅軍不怕遠徵難」的精神去徵服學習、生活上的一座座高山,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好好讀書,為振興中華而努力。
更多相關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