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化解車輛慣性衝擊力的裝置製造方法
2024-01-18 16:07:15
一種化解車輛慣性衝擊力的裝置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化解車輛慣性衝擊力的裝置,涉及汽車製造技術,特別是化解車輛慣性衝擊力的技術,包括車輛底盤(1)、車輛座盤(7),保險杆(11),其特徵在於,車輛底盤(1)上設有軌道,軌道的方向是前後方向,車輛座盤(7)放置於車輛底盤(1)的軌道內,粘接但不緊固,車輛座盤(7)的後端通過彈簧A(8)連在車輛底盤(1)上,車輛座盤(7)的前端連接一個連通式子母液壓活塞器(2),連通式子母液壓活塞器(2)固定在保險杆(11)上,保險杆(11)固定在車輛底盤(1)上,當車禍發生時,通過液壓緩衝及彈簧緩衝化解車的衝擊力,保證乘客的安全。
【專利說明】一種化解車輛慣性衝擊力的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製造技術,特別是化解車輛慣性衝擊力的技術。
【背景技術】
[0002]車輛的安全汽囊只能保障最前排的安全。安全帶只能保障所系部位的安全,系安全帶還束縛乘坐人的自由,所以很多人心存僥倖不系而發生事故問題。由於乘坐人不系安全帶而頻繁發生重大交通安全事故造成重大傷亡事故,所以持法部門只能採取強制措施,但強制措施又會造成民怨,影響社會和諧穩定。安全帶有時也會影響事故後人員逃生。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通過化解行駛車輛的突發事故所造成的強大慣性衝擊力,避免重大傷亡事故的發生。
[0004]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一種化解車輛慣性衝擊力的裝置,包括車輛底盤1、車輛座盤7,保險杆11,車輛底盤I上設有軌道,軌道的方向是前後方向,車輛座盤7放置於車輛底盤I的軌道內,粘接但不緊固,車輛座盤7的後端通過彈簧A 8連在車輛底盤I上,車輛座盤7的前端連接一個連通式子母液壓活塞器2,連通式子母液壓活塞器2固定在保險杆11上,保險杆11固定在車輛底盤I上,連通式子母液壓活塞器2是由液壓艙、液壓活塞5、活塞推拉杆10構成,液壓艙是一個封閉的容器、容器正上方的中部以及兩邊連有上開口的通道B 3和通道C 4,整個連通式子母液壓活塞器2的液壓艙體縱截面呈山字形,液壓艙充有液體,通道B 3和通道C 4的開口端通過液壓活塞5密閉並能自由滑動,液壓活塞5上連接有活塞推拉杆10,車輛座盤7前端的中間及兩邊分別設置三個凹槽6與活塞推拉杆10相對應,活塞推拉杆10伸入凹槽6內相貼但不固定,兩邊或中間的凹槽6中至少一處裝放置有彈簧B 9。
[0005]進一步:所述車輛座盤7是通過緊固螺栓掐接在軌道上。
[0006]進一步:所述車輛座盤9是通過銷子連接在軌道上。
[0007]進一步:所述車輛座盤7前端位於中間的凹槽6上設置有彈簧,兩邊的凹槽沒有彈簧,此時,中部通道B 3的口徑橫截面積小於兩邊通道C 4的口徑橫截面積之和。
[0008]進一步:所述車輛座盤7前端位於兩邊的凹槽6上設置有彈簧,中間的凹槽沒有彈簧,此時,中部通道B 3的口徑橫截面積大於兩邊通道C 4的口徑橫截面積之和。
[0009]進一步:所述彈簧B 9的壓縮距離小於凹槽6的深度。
[0010]有益技術效果:當車禍發生時,固定在底盤上的保險杆先撞上去速度迅速下降,這時,座盤由於慣性衝斷座盤與底盤軌道上的連接點,繼續往前衝,頂到前面的連通式子母液壓活塞器,由於液壓緩衝及彈簧緩衝的作用,座盤只能在底盤的軌道內作往復運動,從而將動能化解,確保乘客的安全。
[0011]【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2]圖1: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0013]圖中,1-車輛底盤,2-連通式子母液壓活塞器,3-通道B,4-通道C,5_液壓活塞,6-凹槽,7-車輛座盤,8-彈簧A,9-彈簧B,10-活塞推拉杆,11-保險杆。
[0014]【具體實施方式】
[0015]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以方便技術人員理解。
[0016]實施例1:一種化解車輛慣性衝擊力的裝置,包括車輛底盤1、車輛座盤7,保險杆11,車輛底盤I上設有軌道,軌道的方向是前後方向,車輛座盤7放置於車輛底盤I的軌道內,通過緊固螺栓掐接在軌道上,但不緊固,車輛座盤7的後端通過彈簧A 8連在車輛底盤I上,車輛座盤7的前端連接一個連通式子母液壓活塞器2,連通式子母液壓活塞器2固定在保險杆11上,保險杆11固定在車輛底盤I上,連通式子母液壓活塞器2是由液壓艙、液壓活塞5、活塞推拉杆10構成,液壓艙是一個封閉的容器、容器正上方的中部以及兩邊連有上開口的通道B 3和通道C 4,整個連通式子母液壓活塞器2的液壓艙體縱截面呈山字形,液壓艙充有液體,通道B 3和通道C 4的開口端通過液壓活塞5密閉並能自由滑動,液壓活塞5上連接有活塞推拉杆10,車輛座盤7前端的中間及兩邊分別設置三個凹槽6與活塞推拉杆10相對應,活塞推拉杆10伸入凹槽6內相貼但不固定,中間的凹槽6上設置有彈簧,兩邊的凹槽沒有彈簧,此時,中部通道B 3的口徑橫截面積小於兩邊通道C 4的口徑橫截面積之和,彈簧B 9的壓縮距離小於凹槽6的深度。
[0017]實施例2:—種化解車輛慣性衝擊力的裝置,包括車輛底盤1、車輛座盤7,保險杆11,車輛底盤I上設有軌道,軌道的方向是前後方向,車輛座盤7放置於車輛底盤I的軌道內,通過銷子連接在軌道上,車輛座盤7的後端通過彈簧A 8連在車輛底盤I上,車輛座盤7的前端連接一個連通式子母液壓活塞器2,連通式子母液壓活塞器2固定在保險杆11上,保險杆11固定在車輛底盤I上,連通式子母液壓活塞器2是由液壓艙、液壓活塞5、活塞推拉杆10構成,液壓艙是一個封閉的容器、容器正上方的中部以及兩邊連有上開口的通道B3和通道C 4,整個連通式子母液壓活塞器2的液壓艙體縱截面呈山字形,液壓艙充有液體,通道B 3和通道C 4的開口端通過液壓活塞5密閉並能自由滑動,液壓活塞5上連接有活塞推拉杆10,車輛座盤7前端的中間及兩邊分別設置三個凹槽6與活塞推拉杆10相對應,活塞推拉杆10伸入凹槽6內相貼但不固定,凹槽6上設置有彈簧,中間的凹槽沒有彈簧,此時,中部通道B 3的口徑橫截面積大於兩邊通道C 4的口徑橫截面積之和,彈簧B 9的壓縮距離小於凹槽6的深度。
[0018]工作原理:當車禍發生時,固定在車輛底盤I上的保險杆11先撞上去速度迅速下降,這時,車輛座盤7由於慣性衝斷車輛座盤7與車輛底盤I軌道上的連接點,繼續往前衝,頂到前面的連通式子母液壓活塞器2,由於液壓緩衝及多處彈簧緩衝的作用,車輛座盤7隻能在車輛底盤I的軌道內作往復運動,從而將動能化解,確保乘客的安全。
[0019]本實用新型通過附圖進行說明的,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範圍的情況下,還可以對本實用新型專利進行各種變換及等同代替,因此,本實用新型專利不局限於所公開的具體實施過程,而應當包括落入本實用新型專利權利要求範圍內的全部實施方案。
【權利要求】
1.一種化解車輛慣性衝擊力的裝置,包括車輛底盤(I)、車輛座盤(7),保險杆(11),其特徵在於,車輛底盤(I)上設有軌道,軌道的方向是前後方向,車輛座盤(7)放置於車輛底盤(I)的軌道內,粘接但不緊固,車輛座盤(7)的後端通過彈簧A (8)連在車輛底盤(I)上,車輛座盤(7 )的前端連接一個連通式子母液壓活塞器(2 ),連通式子母液壓活塞器(2 )固定在保險杆(11)上,保險杆(11)固定在車輛底盤(I)上,連通式子母液壓活塞器(2)是由液壓艙、液壓活塞(5)、活塞推拉杆(10)構成,液壓艙是一個封閉的容器、容器正上方的中部以及兩邊連有上開口的通道B (3)和通道C (4),整個連通式子母液壓活塞器(2)的液壓艙體縱截面呈山字形,液壓艙充有液體,通道B (3)和通道C (4)的開口端通過液壓活塞(5)密閉並能自由滑動,液壓活塞(5)上連接有活塞推拉杆(10),車輛座盤(7)前端的中間及兩邊分別設置三個凹槽(6)與活塞推拉杆(10)相對應,活塞推拉杆(10)伸入凹槽(6)內相貼但不固定,兩邊或中間的凹槽(6)中至少一處裝放置有彈簧B (9)。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化解車輛慣性衝擊力的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車輛座盤(7)是通過緊固螺栓掐接在軌道上。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化解車輛慣性衝擊力的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車輛座盤(7)是通過銷子連接在軌道上。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化解車輛慣性衝擊力的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車輛座盤(7)前端位於中間的凹槽(6)上設置有彈簧,兩邊的凹槽沒有彈簧,此時,中部通道B 3的口徑橫截面積小於兩邊通道C 4的口徑橫截面積之和。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化解車輛慣性衝擊力的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車輛座盤(7)前端位於兩邊的凹槽(6)上設置有彈簧,中間的凹槽沒有彈簧,此時,中部通道B 3的口徑橫截面積大於兩邊通道C 4的口徑橫截面積之和。
6.根據權利要求1、4或5所述的一種化解車輛慣性衝擊力的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彈簧B (9)的壓縮距離小於凹槽(6)的深度。
【文檔編號】B60R19/32GK203402114SQ201320375296
【公開日】2014年1月22日 申請日期:2013年6月27日 優先權日:2013年6月27日
【發明者】楊倫 申請人:楊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