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連接機構的製作方法
2023-12-11 05:02:42 1
專利名稱:一種連接機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連接機構,特別涉及一種用於矽鑄錠爐的石英棒與連接臂上的連接機構,屬於矽鑄錠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太陽能電池用於將光能轉換為電能(光伏發電)。太陽能電池多採用晶體矽材料,晶體娃材料包括單晶娃和多晶娃,晶體娃太陽能電池最突出的特點是它的穩定聞效性。晶體娃材料的製備方法包括:單晶娃的直拉(Czochralski)法和區熔(Floating Zone)法以及多晶娃的定向凝固法(Directional Solidif ication)。定向凝固法鑄造晶體娃可以生產大的晶體矽錠,相對於目前的CZ法和FZ法,其生長工藝過程簡單,生產成本低,並且在矽錠開方時可以獲得大的方形多晶矽片,降低了下遊電池加工過程中的成本。定向凝固法鑄造晶體矽過程中,坩堝中的矽材料可能的存在形式為全部熔融狀態、部分熔融部分固態、全部為固態。當矽材料的存在狀態是部分熔融部分固態時、在熔融部分和固態部分之間存在固-液界面。在定向凝固法鑄造晶體矽工藝中,對於矽材料由固態加熱至熔融狀態以及由熔融狀態冷凝為固態的過程來說,是決定晶體均勻程度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固液界面的監測非常重要。通常採用將石英棒插入多晶爐,以對多晶爐內的固液界面進行監測。在監測的過程中,石英棒與連接臂連接,石英棒在連接臂的帶動下插入多晶爐或從多晶爐內拔出。石英棒與連接臂為硬性連接,因此在石英棒插入多晶爐內與固態矽材料接觸時,容易造成石英棒的破碎。
實用新型內容鑑於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連接機構,用於石英棒與連接臂的連接,防止石英棒的破碎。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採用了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連接機構,包括連接臂和與所述石英棒的一端連接的連接件,所述連接臂上開設貫通所述連接臂上、下表面的貫通孔,所述連接件包括穿設於所述貫通孔內的圓柱狀杆體、設置在所述杆體上端的第一卡件和設置在所述杆體上的第二卡件,所述第一卡件卡擋在所述連接臂的上表面,所述第二卡件卡擋在所述連接臂的下表面,所述貫通孔的孔徑大於所述杆體的直徑。作為優選,所述第一卡件與所述杆體一體成型,所述第二卡件在所述杆體貫穿於所述貫通孔內後焊接於所述杆體上。作為優選,所述第一卡件與所述杆體一體成型,所述杆體上開設有外螺紋,所述第二卡件為與所述杆體相適配的螺母。作為優選,所述第一卡件和第二卡件均為圓盤狀,所述杆體經過所述第一卡件和第二卡件的圓心。作為優選,所述連接件採用橡膠材料製成。[0011]作為優選,所述連接件採用金屬材料製成。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連接機構的有益效果在於:1、本實用新型的連接機構的結構簡單,製造方便。2、採用本實用新型的連接機構,可有效防止石英棒在使用過程中的破損。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連接機構的局部剖視圖(包括石英棒和連接臂);圖2為圖1中A部分的放大圖。主要附圖標記說明1-石英棒2-連接件21-杆體22-第一卡件23-第二卡件 3-連接臂31-貫通孔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但不作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定。如圖1和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的連接機構,包括連接臂3和與石英棒I的一端連接的連接件2,連接臂3上開設貫通連接臂3上、下表面的貫通孔31,連接件2包括穿設於貫通孔31內的圓柱狀杆體21、設置在杆體21上端的第一卡件22和設置在杆體21上的第二卡件23,第一卡件22卡擋在連接臂3的上表面,第二卡件23卡擋在連接臂3的下表面,貫通孔31的孔徑大於杆體21的直徑。石英棒I連接在連接件2設置有第二卡件23的一端。當固態多晶矽對石英棒I的反作用力過大時,或石英棒I接觸固態多晶矽後,用於驅動連接臂3向上運動的驅動裝置未及時驅動連接臂3帶動石英棒I上升時,由於貫通孔31與杆體21之間存在一定的間隙,允許連接件2在左右方向上有一定的運動。可以釋放石英棒I上的力,從而防止石英棒I破損。作為本實施例的一種優選方案,為了製作和使用方便,第一卡件22和第二卡件23均為圓盤狀,杆體21經過第—H牛22和第二卡件23的圓心。作為進一步的優選,如圖2所示,第一卡件22與杆體21 —體成型,杆體21從上向下貫穿於貫通孔31內,然後將第二卡件23焊接於杆體21上,此時的連接件2可以採用金屬材料。當然,連接件2也可以採用這樣的結構:第一卡件22與杆體21—體成型,在杆體21上開設有外螺紋,第二卡件23為與杆體21相適配的螺母,通過將所述螺母沿所述杆體21向上旋轉或向下旋轉,實現連接件2與貫通孔31的連接或拆卸。此時的連接件2可以採用金屬材料。作為本實施例的優選方案,連接件2還可以採用橡膠材料製成。此時,第一卡件22與杆體21也可以一體成型,但第二卡件23與杆體21便不能採用焊接或螺紋連接的方式連接,而可以採用如粘接的方式連接。也就是實現了石英棒1與連接臂3的柔性連接。能更好的起到保護石英棒使其避免受到破損。[0028]以上實施例僅為本實用新型的示例性實施例,不用於限制本實用新型,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由權利要求書限定。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在本實用新型的實質和保護範圍內,對本實用新型做出各種修改或等同替換,這種修改或等同替換也應視為落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連接機構,其特徵在於,包括連接臂和與石英棒的一端連接的連接件,所述連接臂上開設貫通所述連接臂上、下表面的貫通孔,所述連接件包括穿設於所述貫通孔內的圓柱狀杆體、設置在所述杆體上端的第一卡件和設置在所述杆體上的第二卡件,所述第一卡件卡擋在所述連接臂的上表面,所述第二卡件卡擋在所述連接臂的下表面,所述貫通孔的孔徑大於所述杆體的直徑。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連接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卡件與所述杆體一體成型,所述第二卡件在所述杆體貫穿於所述貫通孔內後焊接於所述杆體上。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連接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卡件與所述杆體一體成型,所述杆體上開設有外螺紋,所述第二卡件為與所述杆體相適配的螺母。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連接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卡件和第二卡件均為圓盤狀,所述杆體經過所述第一卡件和第二卡件的圓心。
5.根據權利要求1或4所述的連接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連接件採用橡膠材料製成。
6.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連接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連接件採用金屬材料製成。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連接機構,包括連接臂和與所述石英棒的一端連接的連接件,所述連接臂上開設貫通所述連接臂上、下表面的貫通孔,所述連接件包括穿設於所述貫通孔內的圓柱狀杆體、設置在所述杆體上端的第一卡件和設置在所述杆體上的第二卡件,所述第一卡件卡擋在所述連接臂的上表面,所述第二卡件卡擋在所述連接臂的下表面,所述貫通孔的孔徑大於所述杆體的直徑。本實用新型的連接機構簡單,製造方便,能有效防止石英棒在使用過程中的破損。
文檔編號C30B11/00GK202968752SQ20122045205
公開日2013年6月5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6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6日
發明者路景剛, 戴雪松 申請人:鎮江榮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