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防止水產幼苗撞傷的增氧投飼機頭的製作方法
2023-10-27 22:49:42

本實用新型涉及水產養殖設備技術領域,更具體的說是涉及一種防止水產幼苗撞傷的增氧投飼機頭。
背景技術:
水產養殖是人為控制下繁殖、培育和收穫水生動植物的生產活動。一般包括在人工飼養管理下從苗種養成水產品的全過程。廣義上也可包括水產資源增殖。水產養殖有粗養、精養和高密度精養等方式。粗養是在中、小型天然水域中投放苗種,完全靠天然餌料養成水產品,如湖泊水庫養魚和淺海養貝等。精養是在較小水體中用投餌、施肥方法養成水產品,如池塘養魚、網箱養魚和圍欄養殖等。高密度精養採用流水、控溫、增氧和投餵優質餌料等方法,在小水體中進行高密度養殖,從而獲得高產,如流水高密度養魚、蝦等。
為提高水產養殖的最大收益,僅靠人工是遠遠不夠的,還離不開水產養殖設備的使用,如增氧設備和投飼機。
增氧設備是增加水體溶氧的必備設備,其種類很多,主要有微孔曝氣增氧、葉輪增氧機、水車式增氧機、充氣式增氧機、射流式增氧機、噴水式增氧機等。增氧設備主要用途是增加水中的溶氧量,通過攪拌水體、促進水體上下循環,達到增氧曝氣和改善水質的作用,增氧設備可在晴天中午堅持開啟增氧機2小時以上,遇到陰雨天或天氣突變,要及時開啟增氧機。
投飼機以投料形式命名的有離心式投飼機、風送式投飼機和下落式投飼機;以供料方式命名的投飼機有振動式投飼機、翻板式投飼機、螺旋式投飼機等。投飼機要根據不同養殖對象的營養需求,投餵營養全面的飼料,切忌投餵黴變質劣的飼料,飼料投餵量控制在2小時內吃完為宜,防止殘餌腐敗水質,在河蟹養殖中投餵的魚飼料一是要保證新鮮,以防出現內臟病害和汙染水質。
以上兩種設備均為水產養殖領域必不可少的設備,然後現有技術中,投飼機與增氧設備均分開操作,基本都要操作兩小時,存在以下缺點:
1.耗電量大,投飼機與增氧設備均為電力設備,均操作兩小時左右,每天耗電量較大;
2.耗時較長,分開操作,影響工作效率,同時長時間的噪音以及對水的震動,還會影響水產動物的休息,進而影響其生長情況,甚至影響其成活率;
3.投餵的飼料為密度小的顆粒,容易浮在水面上,使得水產動物難以進食,食物利用率低。
4.裝置成本高,增氧機結構複雜。
若直接將增氧設備和投飼機組合可解決以上問題,但採用現有出料頭往往由於出料勢頭猛其中的固體顆粒可能會對水產幼苗造成損傷,甚至死亡,大大降低了水產動物的育苗期存活率。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防止水產幼苗撞傷的增氧投飼機頭,以解決現有技術由於出料勢頭猛其中的固體顆粒可能會對水產幼苗造成損傷甚至死亡的問題。
為解決上述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採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防止水產幼苗撞傷的增氧投飼機頭,設在增氧投飼機的出料口,用於將飼料混在通入水底的氣流中,包括柱狀的機頭本體,所述機頭本體的中心處設有沿軸向設置的氣固流通道,機頭本體氣固流入口處的外部設有連接凸起,所述機頭本體有內外套接的硬質支撐層和軟質防撞層組成,所述硬質支撐層的內部設有環狀內接凸臺,所述內接凸臺上覆蓋有通氣層,所述通氣層的外側設有緩衝層,所述緩衝層位於機頭本體的氣固流出口處;通過對機頭外部以及內部結構的設置均作了改進,使得機頭外部較為柔軟,減弱了機頭內部出來的帶顆粒氣流的衝擊力道,從而解決了現有技術由於出料勢頭猛其中的固體顆粒可能會對水產幼苗造成損傷甚至死亡的問題。
優選的,所述機頭本體的外表面上設有凸稜。
優選的,所述硬質支撐層的材質為金屬或硬質橡膠。
優選的,所述軟質防撞層的材質為海綿。
優選的,所述通氣層為均布若干通氣孔的彈性橡膠片。
優選的,所述緩衝層由內外設置的金屬網和粗孔海綿層組成。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通過對機頭外部以及內部結構的設置均作了改進,使得機頭外部較為柔軟,減弱了機頭內部出來的帶顆粒氣流的衝擊力道,從而解決了現有技術由於出料勢頭猛其中的固體顆粒可能會對水產幼苗造成損傷甚至死亡的問題。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通氣層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緩衝層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標號分別為:1、機頭本體;11、軟質防撞層;12、硬質支撐層;13、內接凸臺;14、凸稜;2、連接凸起;3、氣固流通道;4、通氣層;41、彈性橡膠片;42、通氣孔;5、緩衝層;51、金屬網;52、粗孔海綿層。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包括但不限於下列實施例。
實施例1
如圖1所示,一種防止水產幼苗撞傷的增氧投飼機頭,設在增氧投飼機的出料口,用於將飼料混在通入水底的氣流中,包括柱狀的機頭本體1,所述機頭本體1的中心處設有沿軸向設置的氣固流通道3,機頭本體1氣固流入口處的外部設有連接凸起2,所述機頭本體1有內外套接的硬質支撐層12和軟質防撞層11組成,所述硬質支撐層12的內部設有環狀內接凸臺13,所述內接凸臺13上覆蓋有通氣層4,所述通氣層4的外側設有緩衝層5,所述緩衝層5位於機頭本體1的氣固流出口處。
本實施例中,從增氧投飼機出來的氣固混合氣流或單一氣流經氣固流通道3的氣固流入口處進入,然後依從通過通氣層4和緩衝層5再通入水底,大大削弱了氣流或氣流中夾雜的固體顆粒的衝擊力道;其次機頭與周圍的水產幼苗碰撞到時,軟質防撞層11能起到保護作用,避免撞傷周圍的水產幼苗。
本實施例通過對機頭外部以及內部結構的設置均作了改進,使得機頭外部較為柔軟,減弱了機頭內部出來的帶顆粒氣流的衝擊力道,從而解決了現有技術由於出料勢頭猛其中的固體顆粒可能會對水產幼苗造成損傷甚至死亡的問題。
實施例2
在實施例1所述的一種防止水產幼苗撞傷的增氧投飼機頭的基礎上進一步優化,所述機頭本體1的外表面上設有凸稜14,增加摩擦力,保證本實施例裝置穩固的安裝在增氧投飼機的出料口,避免機頭掉落。
實施例3
在實施例2述的一種防止水產幼苗撞傷的增氧投飼機頭的基礎上進一步優化,所述硬質支撐層12的材質為金屬或硬質橡膠,結構堅硬,能夠承受一定的水壓,支撐起氣固流通道3;所述軟質防撞層11的材質為海綿,質地柔軟,能有效避免撞傷水產幼苗。
實施例4
在實施例3述的一種防止水產幼苗撞傷的增氧投飼機頭的基礎上進一步優化,如圖2所示,所述通氣層4為均布有若干通氣孔42的彈性橡膠片41,本實施例中,沒有氣流時,彈性橡膠片41呈自然伸縮狀態,通氣孔42比較小,能起到一定的阻水作用,有效減少水的進入;當氣流流到通氣層4處時,使得彈性橡膠片41膨脹,進而使得通氣孔42變大,從而使氣流通過,且在此過程中,彈性橡膠片41極大的減弱了氣流力道,避免氣流噴射而出。
實施例5
在實施例4述的一種防止水產幼苗撞傷的增氧投飼機頭的基礎上進一步優化,如圖3所示,所述緩衝層5由內外設置的金屬網51和粗孔海綿層52組成,本實施例中,金屬網51是用於固定支撐粗孔海綿層52的,經通氣層4減弱力道的氣流中的固體顆粒飼料經粗孔海綿層52進一步緩衝,落到粗孔海綿層52外部時,基本上沒有衝擊力,不會對水產幼苗造成損害;多餘的飼料附著於粗孔海綿層52,避免多餘的飼料影響水質。
如上所述即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本實用新型不局限於上述實施方式,任何人應該得知在本實用新型的啟示下做出的結構變化,凡是與本實用新型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術方案,均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