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種版本羅成被萬箭穿心(還是一家大團圓)
2023-10-27 21:30:42 2
羅成是民間演義傳說中虛構的一條隋唐好漢。無論在何種版本的通俗演義中,羅成的基本條件都相當一致且優秀:父親羅藝乃是獨霸北方幽州的大軍閥,任中原局勢如何變化也 都無法波及到他羅家;母親秦氏更是北周將門之後,知書達理。嚴父慈母剛柔相濟的教育不僅培養出羅成過人的文韜武略,更塑造了他健全的人格。正因為如此,羅成在隋唐系列小說演義中雖非主角,但卻贏得了無數人的喜愛。
不過關於羅成的結局,各種小說、故事的說法卻不盡相同,甚至大相逕庭。
北平王世子最為人所熟知的結局是萬箭穿心而亡。根據《說唐》的情節,羅成乃是隋唐第七條好漢,先後追隨表哥秦瓊效力於瓦崗李密和鄭國王世充手下,不過二人均非明主。直到遇到大唐秦王李自成後,羅成才找到了自己真正的棲身之所。
唐朝統一天下時,隋唐時期頂級武將多數已經亡故。排名前十的大將中,僅有羅成健在。曾經排名第十三的秦叔寶,此時按照實力已經是第二猛將,羅成順理成章地成為了大唐第一好漢。按理來說,天下已定,論才行賞,羅成本來應該有個不錯的結局。
怎奈福兮禍所伏。一日秦王李世民撞破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勾搭後宮妃子的齷齪勾當,念及兄弟情義他並未直接將此事說破,也沒有上報李淵,而僅僅是將自己的玉帶掛在宮門口以警告之。沒成想此舉反而為自己留下禍根,太子等人反而利用這條腰帶反告了李世民一狀,誣陷他調戲后妃。李淵不察,一怒之下將李世民 打入天牢。李世民蒙冤後,手下好漢們心灰意冷,紛紛辭官回鄉,不問朝政。
屋漏偏逢連夜雨,竇建德殘部劉黑闥得知最能打的秦王居然被落難,毫不猶豫地起兵反唐,轉眼間攻破大唐的十餘州縣。李淵見狀,趕忙派李建成、李元吉領兵迎敵。這倆草包哪裡會打仗?不僅未能有效遏制敵軍前進勢頭,反而敗得更為乾脆。無奈,朝廷只好宣羅成到前線,歸太子節制。
李建成和李元吉早就視李世民為眼中釘,必欲除之而後快。他們深知,想要徹底幹掉李世民,必須先剪除他的羽翼。作為當時第一高手的羅層,自然是他們要對付的重點對象。於是二人對羅成百般刁難。羅成抵達後打了大勝仗,李建成居然以他未能斬殺劉黑闥手下大將蘇定方為由打了他數十軍棍,打完後又將他逐出城,甚至連飯都不提供。更要命的是,他們對羅成下達了死命令,除非活捉蘇定方和劉黑闥,否則羅成不許回城。
羅成無奈,第二日只能拖著疲憊而飢餓的身軀迎戰,結果中了蘇定方的計,陷入泥潭,被對方士兵萬箭穿心而死。
羅成的結局在之前早有伏筆。當年秦瓊被發配到羅藝帳下充軍卻意外與自己的姑姑,也就是羅成的母親重逢並認親,進而與羅成相識相知。表兄弟都是豪傑,於是商定互相傳授各自的拿手武功,不得有絲毫保留。為顯鄭重,二人發下毒誓,秦瓊若隱瞞則將來吐血而亡,羅成若保留則萬箭穿心而死。結果二人均因為一點小私心而藏住了自己的拿手絕招,以致後來毒誓應驗。
可憐一代少年英雄,居然葬身於骯髒的泥潭,被萬箭穿心,著實可惜。
但實際上,羅成還有著第二種結局。
人們習慣於將所有以隋唐之際傳奇故事為內容的小說統稱為《隋唐演義》,然而大眾語境中的「隋唐演義」實際上指的是《說唐傳》和《興唐傳》兩本小說,其語言通俗易懂,風格更偏向說書的腳本而非文學作品。真正的《隋唐演義》則是前兩者故事的終極來源,其作者為清代的褚人獲。
《隋唐演義》這本小說類似於《三國演義》,其內容大多基於隋唐正史,輔之以民間傳說。主線是隋煬帝和朱貴兒的愛情故事。時間跨度相對於其他隋唐通俗作品而言更長,一直到安史之亂後唐玄宗駕崩才結束。如前所述,這部小說的依據是正史,因此虛構的人物相對較少,我們所熟知的宇文成都、李元霸等人均不見於其中。但奇怪的是,這部小說卻保留了羅成這一人物,可見此人在民間的地位。
在這部小說中,羅成的命運可就好多了。其父羅藝在唐朝統一天下大局已定的情況下主動歸順,為嘉獎其「順應天意」的行為,李淵承認了羅藝在幽州的統治權,並準許其依舊擔任北平郡王。羅成則作為副手,協助自己的父親羅藝守幽州。
竇建德曾經帶兵攻打幽州,派遣其女兒竇線娘為先鋒。這位竇小姐不僅人長得漂亮,知書達理,武藝更是深不可測,初次見面便讓羅成吃了苦頭。不過正所謂不打不相識,二人在陣前突然看對眼了,於是私自定了終生。因為當時兩人分屬不同陣營,故而只能 相互留下信物,好日後找人從中斡旋,成俊男靚女的美事。
之後,二人之間經歷了各種變故和誤會,但最終在李淵和竇皇后的主持下,羅成和竇線娘這對有情人終成眷屬。不僅如此,羅成之前結識了女英雄花木蘭的妹妹 、竇線娘的義妹花又蘭,在竇線娘的撮合下,花又蘭也嫁給了羅成為妻。後來兩位夫人分別為羅成誕下兒子,一家人其樂融融。
玄武門之變後,羅成感嘆於朝中鬥爭的激烈,便帶著兩位夫人和孩子返回幽州。再後來,羅成繼承了王位,治理北平多年,得以善終。這一版的羅成愛情家庭事業三開花,可謂真正的人生贏家。
不過因為《隋唐演義》這部作品主要寫皇室愛情和詩詞歌賦,對軍事、江湖和武功描寫甚少,加上其文學性遠不如《三國演義》等經典作品,這就是使得其處於一個尷尬的地位:專業性不足,老百姓也不愛看。故而其影響力十分有限,羅成的「人生贏家」式結局自然也沒有多少人知道。
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