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姐好餓》火爆 愛奇藝探索網絡脫口秀節目
2024-08-08 07:14:10
《姐姐好餓》播放剛過半程,網絡點擊量輕鬆破1.6億,在社交媒體上,該節目討論量也一再發酵,新浪微博關於#姐姐好餓#話題閱讀量突破10億。點擊量高企的同時,《姐姐好餓》口碑也持續發酵,「一集才30分鐘,不過癮啊。」「很好笑,S很美,多展現智慧的一面會更有看頭~」不少網友對節目點讚 。
作為小S首個觸網節目,《姐姐好餓》交出了一份滿意答案;而對於網絡脫口秀節目的創新探索,《姐姐好餓》亦成為愛奇藝網絡綜藝棋局裡的重要落子。
年輕觀眾成《姐姐好餓》重度擁躉
年輕觀眾為主、重度用戶居多,是《姐姐好餓》用戶群體的兩大特徵。根據愛奇藝公開數據,《姐姐好餓》觀眾主體年齡層集中在「19-30歲」年輕具有一定購買力的群體,佔比接近65%, 熱播省份以一線城市北京、上海為突出代表。此外,三期節目結束之後(截止8月7日),重度觀眾整體佔比達60%,增幅超過10%。超高的觀眾忠誠度也保證了節目的續航能力,同樣來自愛奇藝的數據,《姐姐好餓》人均播次呈現環比上升趨勢,環比增長率接近10%。
年輕觀眾居多也帶動了網絡輿論討論度。《姐姐好餓》的網絡關注度也增長顯著,小S獨特的風格搭配男神嘉賓,各期節目話題熱度上升顯著。首期節目 中「黃渤智鬥小S」成為節目「輿情爆點」、更是兩人7月份話題熱議度峰值。第3期節目的網絡關注度為第1期節目單日峰值的2.2倍,主 要聚焦在佟大為「坐懷不亂」過招小S等精彩互動環節。在口碑表現上,《姐姐好餓》好評率也呈現上升趨勢,超過95%的網友對新節目大加讚賞,一如既往喜歡S的率真與火辣,也愛各色男神的多才與機智。「首期節目中,在應對公認的雙商爆棚、綜藝感滿格的黃渤時,小S依舊機靈潑辣豁得出去,使出的殺手鐧幾乎讓黃渤應接不暇,更讓人頓足捧腹」 」真沒想到你是這樣的李治廷,第二期節目我看了無數遍了。」 「佟大為和S在一起有一種莫名的反差萌」 「最新一期節目真的精彩,笑的我眼淚都要出來了。高雲翔太帥了啊!小s都無力招架!哈哈哈哈哈!」。
模式創新 發掘小S新魅力
既要維持小S本身的特色,又要帶給觀眾以新意,給製作團隊提出了創意難題。由愛奇藝出品、《康熙來了》原班人馬製作,《姐姐好餓》選擇用美食作為突破口。每期節目中,小S都邀請一位男神級明星共同下廚,以美食為媒,進行聊天互動,《姐姐好餓》在小S強烈的個人風格之上進行了節目形態的創新。時長30分鐘,從結構上來說,《姐姐好餓》主要包含兩部分——小S與男神共同下廚以及伸縮椅上的新穎互動,值得一提的是,伸縮椅的設計,創造了全新的,也是唯一的棚內綜藝模式點,即可以讓嘉賓與主持人進行互動,又可以通過椅子的挪移,使嘉賓與主持人的情緒直觀外化表達。節目製作人詹仁雄表示,愛奇藝非常重視模式創新,而製作團隊也一直在打磨細節,使節目更為鮮活獨特。
「姐姐好餓」一語雙關,節目邀請男神亦是小S本人喜歡的「菜」。美食、男神以及小S是《姐姐好餓》節目的三大關鍵元素;而從女性角度,藉由小S的花樣「調戲」逼出男神在完全不設防的情況下最本真一面是節目的最大戲劇點。在前三期節目中,製造難題考驗機智的黃渤、與李治廷玩雙人健身、與佟大為演情景喜劇,小S花樣迭出。被小S「撩」對男神來說是一種強壓,容易讓明星卸下「偶像包袱」,呈現其最本質、真實的一面。「不要把節目當做是訪談秀,它更接近真人秀,觀眾會看到藝人的真實狀況。大家如果用真人秀的態度來看這個節目會更刺激。」詹仁雄說,《姐姐好餓》是以真人秀的思路在製作一個訪談節目。而小S貢獻了復出後的最好演出。
開放生態 解放網綜生產力
繼《奇葩說》之後,《姐姐好餓》成為愛奇藝祭出的另一檔網絡脫口秀的標杆之作。除此之外,《偶滴歌神啊》《大學生來了》《我去上學啦》《十三億分貝》《愛上超模》等節目相繼樹立了愛奇藝在音樂、時尚、戶外真人秀等不同內容領域中的自製品牌。這些優質自製網綜,不僅有利於增強用戶年輕度,也成為愛奇藝差異化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構築了愛奇藝競爭的護城河。
根據最新艾瑞iUserTracker、mUserTracker數據顯示,2016年6月,PC視頻和移動視頻市場的規模均達到歷史新高,日活躍用戶分別達到2億人和2.5億人,月用戶覆蓋分別達到5.3億人和5.4億人,市場規模分別達到每月70.7億小時和80.7億小時。在所有品牌中,愛奇藝繼續佔據用戶覆蓋、使用時長和使用次數等所有主要指標的行業第一,這也是在已公布的2016年上半年數據中,愛奇藝實現對視頻行業的數據壟斷。
精品節目疊出的背後,體現了愛奇藝「開放生態」格局對於創意孵化的支持力量。愛奇藝對外合作包括投資型合作和非投資型合作兩大方式,而這種「兩條腿走路」的模式,有利於愛奇藝盤活綜藝節目製作的各大製作力量,極大提升了綜藝節目製作的生產力。
從臺灣到大陸,從面向電視觀眾到網絡用戶,以詹仁雄為主的臺灣團隊不僅需要適應新的地域觀眾,同時也需新的製作思路適應不同的播放媒介。就如何提升網感,適應網絡端的受眾,愛奇藝平臺為臺灣團隊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與建議。「找準目標群體,從細節入手,圍繞對象感、畫面感和喜感才能建立純網綜藝真正的『網感』體系」,如愛奇藝節目開發中心總監姜濱所言,《姐姐好餓》節目時長30分鐘,節奏明快、小S提問也十分快準狠,符合年輕網絡觀眾的偏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