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練好吳式太極拳有哪些要求?吳式太極拳要掌握的原則

2025-08-04 14:02:09

大家應該都知道吳式太極拳是在楊式太極拳的基礎上演變而來的,吳式太極拳主要與動作灑脫靈活,能夠促進人體血液循環,還能強身健體的功效,當然想把太極拳學好,學透還是比較難的,必須掌握其要求及原則,比如吳式太極拳的五字訣」,靜、輕、慢、切、恆五個方面。還有知行合一、自然舒適、理法不二、一門深入、無我無為等五原則,下面就跟著太極拳小編一起小編了解吧!

練習吳式太極拳的時候一定要做到靜,思想要高度集中,不能有雜念,這樣才能達到練習吳式太極拳的目的。那麼,怎樣才能使思想集中呢?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如何使自己的動作儘量做得正確。換句話說,就是動中求靜,這樣比較容易見效。久而久之,即可由著熟而漸悟懂勁,由懂勁而階及神明的境界。...【】

練好吳式太極拳有哪些要求?

練太極拳心理上(思想上)的要求可概括為「五字訣」,靜、輕、慢、切、恆五個方面。

靜:思想要高度集中,不能有雜念。但是人的思維是複雜的,要使中樞神經系統高度集中,處於單一的興奮狀態,實在不易。那麼,怎樣才能使思想集中呢?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如何使自己的動作儘量做得正確。換句話說,就是動中求靜,適樣比較容易見效。久而久之,即可由著熟而漸悟懂勁,由懂勁而階及神明的境界。

輕:太極拳中的「輕」,不能因單純不用力來解釋。輕是相對於重而言的。太極經中說:「左重則左虛,右重則右虛」,輕就是不能用「暴發力」,其次是避免雙重。輕也可作「柔」的解釋,「極柔軟然後極堅剛」適就是說明輕的靈活性,輕也不是鬆懈,鬆懈和暴發力均為太極拳大忌。輕是有力不用,所以說「似松非松將展未展」為太極勁。太極拳的動作,手、眼、身法、步法,都介於有力無力之間,呈現將展未展之勢,虛實宜分清楚,才能構成「太極勁」,懂得這個勁,則是練太極拳高級階段,只有在長期鍛鍊中,默識揣摩,才能從心所欲。

慢:練太極拳要慢,但不是停頓。慢是相對快而言,慢的原則是要求「貫串」,不能有斷績。太極經中說:「動急則急應,動緩則緩隨」。所以練太極拳時、要求動作前後要街接,所謂「往復須有折迭,進退須有轉換」,使全套動作連綿不斷,節節貫串,動作之間不能有意拖延。一般來說,一套拳大約應控制在25-;50分鐘之間為適宜。鍛鍊有素的人,每次打完整套拳的時間,基本相同,這就是功夫深的具體表現。

切:即是認真的意思。練太極拳需要切切實實地下功夫,不可草率行車,無論哪個招式,都要做到準確。虛實要分清楚,動作避免欠缺,立身須中正安舒,「邁步如貓行,運勁如抽絲」。切的另一個意義是研究,練拳時不研究,練後要回憶,哪個拳式練錯了,今後再練時要更正。這就是切、磋、琢、磨的工夫,如此下工夫則進步快矣。

恆:就是「定時」、「定量」,首先是持之以恆,無論是嚴寒或酷暑都不能間斷;其次是定量,根據各人體質和時間,制訂相應的時間和運動量。時間輿運動和量均需逐步加強,才能逐漸提高水平。

練習吳式太極拳要掌握五大原則

第一,知行合一

對太極拳要高度重視,視之為進入中華傳統文化的真正途徑。許多人對中華傳統文化的認識,只停留在語彙和道理的詮釋上。這樣的認識是邏輯的推理和辨析,是外在知識的積累,與近求諸己的中華傳統文化之混元整體的境界還不能兼容,甚至連自身的健康都保持不住。

在1996年到2000年這5年期間一共有130多個專家去世,這些人的平均壽命只有53歲多一點。這裡邊的教訓很值得深思。中國古人創造的太極拳,既和《周易》等傳統文化之理念一脈相承,又與自己的人生境界和功夫修養相匹配。這就是知行合一。真正太極拳家修煉的至高境界就是一種人生的大成境界。這種境界修煉的先天混元氣,而這種氣可營養自身,使自身的神明、意靈、氣足、形體通透,這樣的人可獲得事業上的成功和身心的健康。如梁漱溟、王選等。明白了這些道理,練太極拳就有了方向,就會為實現內在境界的混元、外在知識的混元,內外之氣的混元而努力。如是,則人生通達,太極拳功夫深厚。

第二,自然舒適

許多人都提倡練太極拳要刻苦,並以歷史上某某人多麼刻苦來說明之,其實,這是違反人的先天本能的做法,只能對身體造成傷害。從歷史上的記載來看,一些很出名的太極拳師,一天練太極拳幾十多遍,結果連60歲的壽命都達不到。真正源自傳統文化的太極拳家並不提倡刻苦修煉,他們認為「悟覺方能明道」。在魏老師所著《楊式太極拳術述真》一書引述原北京市武協副主席對永泉的話:「練太極拳並不是先苦後甜,苦是練法不當所致,不得法,縱然長期苦練也不會有盤拳舒適的感受。隨時隨地找舒服就是盤拳養生的竅門。」違背自然的強求刻苦,是不符合太極拳與宇宙虛空同一的特性的,更會出現以形體的僵硬損害神意之靈明的弊病,這就是老前輩們反覆強調的「以形客意」的真意的所在。

第三,理法不二

到太極拳老前輩的家中,他們多從理上來啟發我們。其實,太極拳本來練的就是人的先天本能,只是我們後天許多知識和道理把先天的本能給掩蓋了,或者說,我們從小建立的參照系沒有放置進太極拳方面的思維。如果我們想進行太極拳的修煉,就必須理解「茫點、鶻星、身中垂直線、三道氣圈。九曲串珠、」等太極拳術語;「凡此皆是意,不在外面」、「仰之則彌高,俯之則彌深」、「刻刻留心在腰間」等太極拳經典論述中的深刻內涵。理就是法,法就是理,理法不二,理法一如,因此,學練太極拳者必須反覆體悟《太極論》、《十三勢歌》、《密授歌》等太極拳經典理論,如是才能建立起相應的太極拳的思維方式。這時候,養生的效益,揉手的功夫就會在不知不覺中產生,人的精神狀態和身體功能,人的生命活力和道德情操等等就會有整體性的提升。

第四,一門深入

古人學知識,特別講究一門深入。只有這樣,功夫才能上身。太極拳更是強調「專注一方」。如何做到一門深入呢?每個人可根據自身學練太極拳的目的,或選擇傳統的太極拳:或選擇國家體育部門推廣的太極拳,專心研究一套太極拳(或者一個太極拳體系)。通過幾年時間的反覆錘鍊,等身上有了功夫,就會發覺,套路並不是根本,一舉一動,「混元一體,內外一如」「內固精神,外示安逸」等等才是關鍵的關鍵。

第五,無我無為

練太極拳時身體出現的各種各樣的感覺都不管它,只把握住「無形無象,全體透空」的要旨就可以。這個要旨既是太極之理的根源,又是人內在修養的描述。經常與人揉手的太極拳愛好者都知道,凡是有「打人、發人」的念頭,肯定把別人發不出去。這個「無」還可以應用在日常生活中。有一次應邀去做健康講座,我提出,不要總關注自己身體的某個部位,或總惦記疾病,要多想像自己身體空了、虛了(煉神還虛)——第二天,一個患肩周炎的中年婦女告訴我,說她的肩周炎好了,原來,聽講座的當天晚上,她自己運動手臂時,想像患有肩周炎的這隻胳膊不存在了,結果胳膊反而一下子抬了起來。

結語:怎樣練好吳式太極拳一直是人們關注的熱點話題,上文內容介紹了關於吳式太極拳的學習要求及原則,尤其是對於初學者來說很有幫助。自己在練習的時候經常會出現一些誤區,想真正學好太極拳時就可以感受到其中的奧妙之處哦。大家可以來學習一下,相信會有很大收穫哦!

同类文章

陳式74式太極拳老架一路口令音樂_74式太極拳音樂

陳式太極拳老架一路口令音樂下載試聽下載地址:(陳正雷)相關音樂:

陳式46式太極拳音樂MP3下載_46式陳式太極拳音樂

陳式46式太極拳音樂MP3下載    音樂下載:(8分27秒)

陳式太極拳新架一路83式(陳正雷版)

陳式太極拳新架一路83式(陳正雷版)

陳式單劍49式太極劍音樂-陳式49式太極劍音樂

點擊名稱下載 或點擊右鍵 選 「目標另存為」 相關連結:

陳式36式簡化太極拳MP3音樂下載_36式陳氏太極拳音樂下載

陳式36式簡化太極拳MP3音樂下載下載地址:

陳式26式簡化太極拳

陳式26式簡化太極拳

陳式83式新架一路太極拳音樂口令

陳式83式太極拳音樂口令 試聽 陳氏太極拳老架一路83式口令下載:

陳式太極拳56式口令和音樂下載

56式陳式太極拳音樂下載  帶口令

陳式56式太極拳比賽伴奏音樂MP3

陳氏太極拳音樂下載在線試聽點我下載:

陳式太極拳新架二路43式音樂MP3

陳式太極拳新架二路音樂MP3無口令版 陳式太極拳新架二路太極拳音樂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