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抬頭是納祥轉運的日子嗎 民間吃龍食又放龍燈
2025-08-06 01:17:12
生活過程當中,人們常說龍抬頭是納降轉運的日子,究竟有這種說法嗎?每一個傳統節日的存在都是我國民間的文化體現,中國文化經過了上下五千年的流傳,在傳統節日當天也存在許多的風俗活動,會使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的豐富多彩。
龍抬頭是什麼日子
龍抬頭是祈求風調雨順、去邪攘災、納祥轉運的日子。龍抬頭日在仲春卯月初,「卯」五行屬木,卦象為「震」;九二在臨卦互震裡,表示龍離開了潛伏的狀態,已出現於地表上,嶄露頭角,為生發之大象。在農耕文化中,「龍抬頭」標示著陽氣生發,雨水增多,萬物生機盎然,春耕由此開始。民間的傳統活動當中,祭祀龍神最為出名,為的也是去邪攘災、納祥轉運。
節氣自然氣候特徵
從節氣上說,農曆二月初二龍抬頭正處在「雨水」、「驚蟄」和「春分」之間,我國南方很多地方已開始進入雨季。驚蟄在立春、雨水之後,是春季的第三個節氣,也是幹支歷卯月的起始。卯是指萬物從地下冒出的意思,也就是草木都從地下面冒出為卯,卯也就代表著生命力,代表著生機,所以二月也是能量迸發,生機開始的月份,預示一年的農事活動即將開始。
民間風俗盤點
【吃龍食】二月二這天在飲食上也有一定的講究,北方百姓在這天飲食多以龍為名。吃春餅名曰「吃龍鱗」,吃麵條名曰「吃龍鬚」,吃餛飩為「吃龍眼」,吃餃子則叫「吃龍耳」,麵條、餛飩一塊煮叫做「龍拿珠」,吃蔥餅叫做「撕龍皮」。
【放龍燈】黃河三角洲及一些沿河地區還有」放龍燈「的習俗。不少人家用蘆葦或秫秸紮成小船,插上蠟燭或放上用蘿蔔挖成的小油碗,待到傍晚時分,放到河裡或灣裡點燃,為龍照路。藉此娛樂同時又傳遞一種美好的祝願。
【使耕牛】「龍抬頭」也是農村的農事節。農諺曰:「二月二龍抬頭,大家小戶使耕牛」。農時春雨貴如油。倘春雨充沛,預示著一年的大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