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有什傳統風俗和講究 踏青代表生活如意幸福
2025-08-06 11:51:10
清明這個節日對於人們來說,是一年當中,相對比較傳統的風俗,所以,這一天到來之前,務必要注重節日的風俗和講究,清明的到來,就意味著新的一年已經進入了重要的時間點,其中,在這個節日的時候,踏青、放風箏讀書不錯的風俗。
墓祭祖共祭祖先
清明節有墓祭祖、插柳條、踏青的風俗,並且這些都是眾所周知的風俗,墓祭祖,是清明節俗的中心。清明之祭主要祭祀祖先,表達祭祀者的孝道和對先人的思念之情,是禮敬祖先、慎終追遠的一種文化傳統。清明祭祀按祭祀場所的不同可分為墓祭、祠堂祭。以墓祭最為普遍,清明祭祀的特色就是墓祭,清明祭祀被稱為掃墓,主要是由於採取墓祭方式。另一種形式是祠堂祭,又稱廟祭,是一個宗族的人聚集在祠堂共祭祖先,祭完後要開會聚餐等,這種祭祀是團聚族人的一種方式。
插柳條驅鬼闢邪
在這一天的時候,人們插柳條是為了驅鬼闢邪,這是因為,受佛教觀世音手持柳枝蘸水普度眾生的影響,把柳枝稱為鬼怖木。清明既然是鬼節,值此柳條發芽時節,人們便紛紛插柳戴柳以闢邪了。晉文公當下便將老柳樹賜名為清明柳,並且當場折下幾枝柳條戴在頭上,以示懷念之情。從此以後,群臣百姓紛紛效仿,遂相沿成風。清明插柳戴柳成為紀念介子推的一種象徵。
踏青代表生活如意
踏青也是在清明節的時候必要做的,這是代表生活如意的寓意,但是行清與踏青不同,踏青是郊遊、親近自然,行清則是一家或一族人約定時間齊齊去掃山。在每年拜山時,首先將祖墓周圍的雜草清除,然後扎紙,擺上祭祖金豬、雞鴨魚肉、鮮果糕點、酒水等貢品進行拜祭。完成了拜祭儀式後,就地切燒豬配以鮮果茶點聚宴,或野炊,又或回家聚宴。清明節在廣東是隆重盛大的祭祖大節,一些地方自古就有舉行清明會、吃清明宴的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