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產學研用深度融合創新機制(宣城市宣州區加快產學研融合之路)
2023-07-13 10:01:00 1
合肥產學研用深度融合創新機制?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近年來,宣城市宣州區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深化政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積極探索科技成果轉化路徑,搭建科技成果轉化「橋梁」,推動創新鏈、技術鏈、人才鏈等融合發展,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於合肥產學研用深度融合創新機制?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合肥產學研用深度融合創新機制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近年來,宣城市宣州區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深化政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積極探索科技成果轉化路徑,搭建科技成果轉化「橋梁」,推動創新鏈、技術鏈、人才鏈等融合發展。
為了認真梳理該區產學研用方面存在的困難和問題,提出針對性措施,助力該區經濟高質量發展,5月18日,宣州區政協開展「促進產學研深度融合、增強企業創新動力」專題調研考察活動。
深入調研挖「根源」
「目前,企業所面臨的技術難題有哪些?科研成果轉化落地過程是否順利?有沒有做新產品的研發或者技術改造?」當天,調研組深入走訪了宣城高新區、宣州經開區等9家產學研融合典型企業。每到一家企業,調研組都要走進企業車間、實驗室、科研工作站等地,深入了解企業科研隊伍的建立、科研成果轉化、企業產學研融合發展情況及遇到的難點問題。
調研組一路看、一路聽,一路想、一路議。所到之處,調研組都要和企業負責人、專家學者結合各自工作實際和切身感受,從不同角度就產學研融合工作提出了意見建議。
「部分企業對產學研重要性認識不足,對如何提高企業技術能力缺乏長遠的考慮,更不願意在人才培養上投入更多的資金。還有就是企業的自主研發能力薄弱,對科技成果的二次轉化不夠……」園區相關負責人直奔主題,道出了園區產學研融合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我們真心希望能進一步加強與高校合作,通過政府牽線搭橋,讓合作項目更精準化、專業化,促進科技成果的轉化落地,不斷提升企業綜合競爭力。」加快產學研用深度融合,促進科技同發展對接、成果同產業對接,企業家們發出了一致的聲音。
座談交流獻「良策」
「產學研深度融合的關鍵是強化和突出企業的主體地位,並能夠真正發揮主導作用,讓企業既扮演科研項目的『出題人』,又能成為合作項目的管理者。」座談會上,宣州區政協黨組副書記、副主席汪徵躍拋磚引玉,引導大家各抒己見。
「疫情防控期間,公司依託與東華大學深入合作,研發出的熔噴過濾材料產品,讓企業銷售產值、稅收得到較大提升。2021年畝均稅收超200萬元。」宣城廣能非織造有限公司產學研用的深度融合,為企業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宣城廣能非織造有限公司於2010年10月入駐宣州經開區,主營無紡布生產與銷售。多年來,公司承接了東華大學的研究生工作站並組建了新材料研發工作室,擁有專業的研發人才。現擁有授權實用新型專利5件、發明專利2件。
產學研用融合發展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關鍵環節,是推動經濟從高速增長邁向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
「我們學校就加強與企業產學研合作,提高智慧財產權轉化運用等工作與企業和相關部門進行了多次對接交流,學校和企業均有很強的意願。我們希望政府部門制定相應的激勵措施和政策,引導校企聯動,服務校企雙方需求,鼓勵高校針對企業特定需求,利用智慧優勢對關鍵技術克難攻關,助推高質量、高價值專利的產出。」合肥工業大學材料與工程系研究員汪嘉恆說道。
「下一步,我們將主要從強化企業的創新主體地位、完善政策體系、共建創新載體以及大力扶持培養科技中介服務機構等方面入手,為科技創新活動提供一體化、專業化、多領域、全鏈條的科技服務。同時多方對接資源,加大培育力度,不斷提高第三方科技服務機構的服務能力和服務水平,助推產學研用深度融合。」宣城高新區企業服務中心主任冼進更加明確了未來園區產學研融合發展規劃。
觀點碰撞,迸發出智慧的火花;思想激蕩,凝聚起前行的力量。
「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產學研融合發展工作,已將『促進產學研深度融合,增強企業創新動力』作為區委區政府區政協2022年重點民主協商課題。」座談結束時,宣州區政協黨組副書記、副主席汪徵躍表示,宣州區政協一定積極為該區企業牽針引線,助力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建立長期合作關係,帶動產學研深度融合,為企業轉型升級提供技術支撐,為建設現代化美好宣州貢獻政協智慧和力量。(吳舒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