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抬頭是哪天 農曆二月二
2025-08-08 01:58:15
中國民間認為龍是吉祥之物,和風化雨的主宰。」龍抬頭「,意味著結束冬眠、萬物生機盎然,昂首挺胸,揚眉吐氣的意思。故自古以來,人們就將龍抬頭時節作為一個納祥轉運的日子,那麼龍抬頭是哪天呢?
龍抬頭的含義
龍抬頭(農曆二月二),又稱春耕節、農事節、青龍節、春龍節等,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龍」是指二十八宿中的東方蒼龍七宿星象,每到仲春卯月之初,「龍角星」就從東方地平線上升起,故稱「龍抬頭」。龍抬頭日處在卯月的驚蟄、春分之間;卯,冒也,萬物冒地而出,為生發之大象,代表著生機茂發,龍抬頭是那天呢?「龍抬頭」是中國古代農耕文化對於節令的反映,標示著陽氣自地底而出,春雷乍動、雨水增多、氣溫回升,萬物生機盎然,春耕由此開始。自古以來人們亦將龍抬頭時節作為一個祈福納祥轉運的日子。
龍抬頭的由來
夏天作物生長,蒼龍高懸於南方夜空;而到了秋天,莊稼豐收,蒼龍也開始在西方下落;冬天萬物伏藏,蒼龍則隱藏於北方地平線以下。古人把仲春時蒼龍七宿在東方地平線上嶄露頭角稱為「見龍在田」(即為「龍抬頭」),仲夏蒼龍七宿升至正南中天稱為「飛龍在天」。龍抬頭在農耕文化中標示陽氣自地底而出,各種蟄蟲有感因此開始活動,春雷乍動、雨水增多、氣溫回升,萬物生機盎然,春耕由此開始了。
龍抬頭的習俗
為了求得龍神行雲布雨,龍不頭時節要在龍神廟前擺供,舉行隆重的祭拜儀式,同時唱大戲以娛神;敬龍祈雨,放生,以求一年吉祥豐收;也有一些地方在龍頭節有「起龍船」的活動。二月初二既是龍頭節也是「土地誕」,在南方沿海地區,二月初二主要舉行社祭,祭土地神。我國民間有剃龍頭、祭拜、敬文昌神、吃麵條、炸油糕、爆玉米花、吃豬頭等習俗。「剃龍頭」習俗,或源於古人對龍圖騰的崇拜,如古籍中所記載的古人斷髮紋身以像龍子習俗。「二月二」這天,許多人都要理髮,龍抬頭的日子理髮叫作「剃龍頭」,這預示一年有好的開始。
看完這篇文章,龍抬頭是那天我們已經知道了,但民間還有許多禁忌避諱「龍抬頭」,諸如此日家中忌動針線,怕傷到龍眼,招災惹禍;忌擔水,認為這天晚上龍要出來活動,禁止到河邊或井邊擔水,以免驚擾龍的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