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家風頌美德作文【優秀】
2025-04-07 14:02:25
家風是影響一個人品質形成的重要因素,所以良好家風有助於我們傳承美德。
傳家風頌美德作文【篇一】
大概父母都是知識分子吧,作為「優秀教師」的老爸會把「學習第一」作為口頭禪,作為教師的老娘會時常念叨「應該文質彬彬」。這兩句把我耳朵都磨出厚繭的「聖詔」也可以說成是我的家風。
從記事起,每逢來客都會看到父母滿臉堆笑,落落大方接待客人。於是,父母不是做一頓香甜可口的飯菜,便是一場高談闊論。我和妹妹則不問不開口,有問必答,大人說話不敢插言。大人吃飯不上桌,於是博得了客人的誇獎:「你家的孩子真懂事。真不愧是知識分子的兒女,就是與眾不同。」但是平時,淘氣的我和妹妹會時不時「犯上」毛病。例如給睡覺的老爸別上一隻發卡,再梳兩個標緻的小辮,於是老媽手執笤帚將我們統統趕到廁所或陽臺上,還能聽到老爸的怒斥:「竟敢在皇上頭上動土。」
雖說是21世紀了,但由於不良意識的影響,父親總是用些武力的教育方法來管制我們。但正是這些教育方法,使天生賤皮子的我和妹妹在學習上總是名列前茅。每當夜晚,只有我、妹妹和我朋友寫作業的沙沙聲和父母翻書報的聲音。有時,全家人也會為了一道數學題而爭得面紅耳赤。但畢竟是武力的教育,於是出現了一切的逼迫的政策!電腦只讓假期玩一小時,假日不許出去玩,似乎想讓我和妹妹成為書呆子。不,連課外書也只能在廁所或被窩裡偷看。我真想對父親說:「都21世紀了,老掉牙的教育方法也該改改了。」但對於父親的威嚴,話到嘴邊總是又咽了回去。
這就是我的家風,有利有弊。但我堅信,隨著時代的進步,新時代的家風會落腳於我家,我的家庭將變得更充實,更美好!
傳家風頌美德作文【篇二】
「曬家風,傳美德」簡單的六個字,對我們中華兒女來說都是最熟悉不過的,因為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有著幾千年的歷史,這是我們中華兒女的驕傲。我從小就開始聽焦裕祿爺爺,雷鋒叔叔等等一些偉人的先進事跡,讓我幼小的心靈,從小就對他們非常崇拜。
首先,我要說說家風,家風是一個家的全貌,家風是在自己家好家風的基礎上去認識別人家中的優良美德。家風就是做善事,不求回報;家風就是為人老實,不幹壞事;家風就是小小好家風。舉動創美德;家風就是常做好事,無怨無悔;家風就是心中有家,心中有國。做事勤勤懇懇,任勞任怨;要用積極向上的陽光心態去面對眼前的重重困難;待人有禮貌。媽媽從小就教育好,見人要主動打招呼,待人要有禮貌,要孝敬父母,尊敬師長,關心同學,尊老愛幼,比如在公交車上看到老人要主動讓坐,幫助盲人過馬路……在勤勤懇懇方面,我的爺爺是一個好例子。我的爺爺是一個農民,他不管颳風下雨都要去田地裡種菜收割,他勤勤懇懇從不叫苦叫累。接著,在待人有禮貌方面,我跟姥爺學,姥爺是做生意人,每次與同事打電話時總會叫上幾聲「你好」,新年裡姥爺打電話時總會送幾句新年祝福語。還有,在陽光心態方面,爸爸是我的榜樣。雖然,爸爸工作繁忙,但是不管工作再忙,爸爸也不會愁眉苦臉,總會積極面對。
家風就是一個家族的面貌,我要好好牢記長輩告訴我的。
傳家風頌美德作文【篇三】
在前一段時間裡,電視播出了「尋找最美家風」。很多人接受了採訪,有人說勤儉持家的,有人說人不忘本的,還有人說尊老愛幼的。說起我們家的家風,很簡單:尊老愛幼,誠實守信,勤儉持家。媽媽經常教我要尊老愛幼,當然她也要以身作則。
記得有一次,奶奶突然病了,那是期中考試前的一個星期,正是複習的黃金時間。可奶奶病得很嚴重,一時間,不能給我做飯吃,接送我上下學了,也更不能輔導我學習了。家裡的事無人打理亂得一塌糊塗。這時,媽媽知道後,從百忙之中,來到我和奶奶身邊,給奶奶買藥、做飯、熬薑湯、做家務、接我上下學。家裡的一切都由她擔當起來,而且做得井井有條、整整齊齊。那些日子她很辛苦,我看在眼裡,記在心裡。「媽媽您辛苦了!」我心裡說。在媽媽的精心照料下,奶奶的病終於好了起來。我的心裡,一塊巨大的石頭,一下子落了地。
以前,我不太了解媽媽,那是因為沒能和她生活在一起,但通過這件事情,媽媽對我的影響很大。我看到了她身上的中華傳統美德——尊老愛幼、勤儉持家。我暗暗的想:媽媽,你給我做了好榜樣。我一定會傳承下去的。其實,回想起這件事,我才覺得發生在我們身邊的事情很多很多,我也被別人幫過。比如:奶奶來接我時,因為車很多,維持秩序的警察叔叔會主動送我過馬路,這也是警察叔叔的美德啊!
一顆紅紅愛國心,做陽光好少年,文明美德伴我成長。以後,我見了要過馬路的老奶奶也要扶一扶;見了有困難的小夥伴也要幫一幫。像《給予樹》中的金吉婭,用錢買了一個洋娃娃,給了一個陌生女孩。我要學習她善良仁愛、同情和體貼的高尚品質。今後,我知道了,在家裡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幫奶奶掃地、擦桌子,來減輕家長的負擔。做一個尊老愛幼、勤儉持家的好孩子。
傳家風頌美德作文【篇四】
什麼是美德?美德包括很多:像助人為樂,誠實守信,勤儉節約等等。
我們家的美德就是勤儉節約。說起節約就不得不提我的媽媽,媽媽可是節約高手,在我很小的時候,媽媽就教我背誦「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一顆糧食是農民伯伯經歷了春夏秋冬一年的辛苦勞動得來的。
記得有一次爸爸媽媽和我去飯店吃飯,爸爸和我點了許多美味佳餚,雖然都很美味,很喜歡吃,但還是剩下許多菜。媽媽看著剩下的菜心疼地說:「剩下這麼多的菜也太浪費了,不如打包帶回家。」爸爸卻說:「別帶回家了,那會叫人笑話的。」媽媽說:「那麼多的飯菜,不要了多浪費啊!那些浪費糧食的人才會被人笑話的。」媽媽故意大聲說:「服務員,來幾個打包盒!」由於媽媽的說活聲大了些,周圍的人都向我們這邊看過來,爸爸無奈的搖搖頭,不過媽媽說的有理,爸爸只好乖乖照做嘍。
媽媽不但時刻想著節約而且還有許多節約的妙招呢。比如:用清理魚缸的水澆花。不但節約了水資源,還使花得到了充分的養料,這可真是一箭雙鵰呀;用淘米的水洗青菜,不但可以節約用水,還可以清除掉青菜上殘留的農藥;用洗完衣服的水擦地……媽媽還儘量使用節能產品。像節能冰箱,變頻空調,太陽能熱水器,節能燈等。媽媽說:「使用節能產品不但省錢還能為保護地球環境獻出一份力量。
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要和媽媽一樣把勤儉節約的美德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