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高考作文素材:習慣與慣性

2025-04-07 20:18:25

  心理慣性會影響我們的行為和生活

  思維慣性有時會扼殺創造力

  生活中的經驗會形成慣性思維

  好的慣性有助於我們輕鬆解決問題

  要打破思維慣性努力創新

  天性是很難改變的一種慣性

  縱容他人的慣性會導致依賴和懶惰

  改變慣性不會輕而易舉

  猴子的實驗

  (組織慣性會延續)

  有研究人員曾做過一個實驗:將5隻猴子放在一個籠子中,並在籠子中間吊一串香蕉。只要有猴子伸手拿香蕉,研究人員就用高壓水噴所有的猴子,直到全體猴子不敢動那串誘人的香蕉為止。接著,研究人員用一隻新猴子替換出籠子中的一隻猴子。新來乍到的猴子並不知曉籠中的「遊戲規則」,一來便動手去拿香蕉。結果它觸怒了籠中的4隻「老」猴子。於是,他們代替原先由高壓水噴頭行使的懲罰任務,群起教訓新來者,直到它屈從於籠中的規矩。

  實驗人員不斷將經歷過高壓水懲戒的猴子換出來,直到籠子中的猴子全為後進入者,但它們同樣不敢去碰香蕉。高壓水噴頭澆注的「組織慣性」束縛著進入籠子的每一隻猴子,使它們將本是盤中美餐的香蕉奉若神明。

  小虎鯊的遭遇

  (經驗會成為慣性)

  小虎鯊一出生就在大海裡,很習慣大海中的生存之道。肚子餓了,小虎鯊就努力找大海中的其他魚類吃,雖然要費力氣,卻也不覺得困難。有時候,小虎鯊必須追逐良久,才能獵食到口。這種困難度,隨著小虎鯊經驗的長進變得越來越小,獵食的挫折並不會對小虎鯊造成困惑。很不幸,小虎鯊在一次悠遊追逐時,被人類捕捉到。離開大海的小虎鯊還算幸運,一個研究虎鯊的單位把它買了去。關在人工魚池中的小虎鯊,雖然不自由,卻不愁獵食。研究人員會定時把食物送到池中,都是些大大小小的魚食。有一天,研究人員將一大片玻璃放到池中,把水池隔成兩半,小虎鯊看不出來。

  這一天,研究人員把活魚放到玻璃的另一邊,小虎鯊等研究人將魚放下之後,就衝了過去,撞到玻璃,痛得頭昏眼花,什麼也沒吃到。小虎鯊不信邪,等了幾分鐘,看準了一條魚,咻!又衝過去,撞得更痛,差點沒昏倒,一樣吃不到。休息十分鐘之後,小虎鯊餓壞了,這次看得更準,盯住一條更大的魚,咻!又衝過去,情況沒改變,小虎鯊撞得嘴角流血。想不通到底是怎麼回事,小虎鯊癱在池子裡。最後,小虎鯊拼了最後一口氣,咻!再衝,仍然被玻璃擋著,撞了個全身翻轉,魚就是吃不到。小虎鯊終於放棄了。

  研究人員又來了,把玻璃拿走。然後,又放進小魚,小魚在池中遊來遊去。小虎鯊看著身邊的魚食,卻不敢去吃,可是又餓得眼睛昏花,不知道該怎麼辦。

  美國鐵軌之間的標準距離

  (歷史的慣性)

  美國鐵路兩條鐵軌之間的標準距離是四點八五英尺。這是一個很奇怪的標準,究竟從何而來的?

  原來這是英國的鐵路標準,因為美國的鐵路最早是由英國人設計建造的。那麼,為什麼英國人用這個標準呢?原來英國的鐵路是由建電車軌道的人設計的,而這個四點八五英尺正是電車所用的標準。電車軌標準又是從哪裡來的呢?原來最先造電車的人以前是造馬車的,而他們是用馬車的輪寬做標準。好了,那麼,馬車為什麼要用這個一定的輪距標準呢?因為如果那時候的馬車用任何其他輪距的話,馬車的輪子很快會在英國的老路上撞壞。為什麼?因為這些路上的轍跡的寬度為四點八五英尺。這些轍跡又是從何而來呢?答案是古羅馬人定的,四點八五英尺正是羅馬戰車的輪距。如果任何人用不同的輪寬在這些路上行車的話,他的輪子的壽命都不會長。我們再問:羅馬人為什麼用四點八五英尺作為戰車的輪距呢?原因很簡單,這是兩匹拉戰車的馬的屁股的寬度。故事到此應該完結了,但事實上還沒有完。下次你在電視上看到美國太空梭立在發射臺上的雄姿時,你留意看,在它的燃料箱的兩旁有兩個火箭推進器,這些推進器是由設在猶他州的工廠所提供的。如果可能的話,這家工廠的工程師希望把這些推進器造得再寬一些,這樣容量就會大一些,但是他們不可以,為什麼?因為這些推進器造好後要用火車從工廠運到發射點,路上要通過一些隧道,而這些隧道的寬度只比火車軌道的寬度寬了一點點。從一定意義上說,今天世界上最先進的運輸系統的設計,或許是由兩千年前兩匹戰馬的屁股寬度來決定的。歷史慣性的力量是多麼的強大,要衝破由慣性形成的規則又是多麼的艱難。

  汽車慣性

  (慣性與交通安全)

  在一般情況下,汽車在行駛中,如遇到危險情況,駕駛員踩剎車減速或停車就可能避免交通事故。但是,遇到緊急突然情況,如行人或騎車人在車輛臨近時橫穿馬路,儘管駕駛員採取緊急剎車的措施,也難免會發生撞車、撞人的事故,這就是慣性的作用。駕駛員從發現危險到採取緊急剎車再到汽車完全停止,需要經過兩個過程,即「制動停車過程」和「制動停車距離」。這就如同你在奔跑中突然停下來,受慣性的作用,不由自主地還要向前衝一段距離一樣。汽車行駛速度越快,慣性力越大,制動停車距離越長。因此,汽車不是一剎車就能停止的。檢測結果表明,當汽車以每小時40公裡的速度行駛前進時,從司機發現情況急剎車到制動有效,車會向前繼續行駛18.82米遠才能停住;而在雨、雪天氣,由於路面較滑,會向前繼續行駛達24米。在日常生活中,有許多人不懂得汽車慣性的道理,以為汽車只要一剎車就會立即停止,於是便毫無顧忌地在行駛著的汽車前橫過馬路或從停著的車的車頭車尾突然走向車行道上,結果被汽車撞倒了。對於這種情況,汽車駕駛員也無可奈何。如果出現類似的交通事故,橫穿馬路的人往往要負主要責任。

  破窗戶理論

  (心理慣性影響行為)

  將兩輛外形完全相同的汽車停放在相同的環境裡,其中一輛車的引擎蓋和車窗都是打開的,另一輛則封閉如常,原樣保持不動。打開的那輛車在3天之內就被人破壞得面目全非,而另一輛車則完好無損。這時候,實驗人員在完好的這輛車的窗戶上打了一個洞,只一天工夫,車上所有的窗戶都被人打破,內部的東西也全部丟失。

  這就是著名的「破窗戶理論」。其結論可以歸結為:既然是壞的東西,讓它更破一些也無妨。對於完美的東西,大家都會不由自主地維護它,捨不得破壞;而對於殘缺的東西,大家就會去加大其損壞程度。這與道德似乎沒有多大關聯。人們也曾經用這一理論在一座城市裡做過類似的實驗。在一條街道上,先是扔了一些生活垃圾。沒過幾天,這條街道就被鋪天蓋地的垃圾覆蓋,碎紙和塑膠袋亂飛。同時,人們把另一條街道打掃得乾乾淨淨,並維護了好幾天。這之後,每當街上出現髒物時,總會有人自動把它扔進垃圾箱;如果碰到外人往地上亂扔垃圾,還會有人制止。既然這是人類的一種心理慣性,我們就有必要把它引入到自己的生活中來:讓自己的人生乾乾淨淨,不要在上面亂扔垃圾,更不要輕易打破你生活中的任何一扇窗戶。

  物理學中的慣性現象

  (慣性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

  慣性是指物體總有保持自己原來狀態(速度)的本性,不能克服和避免。慣性是物體本身的固有性質,一切物體都具有慣性。我們生活中到處都有慣性現象,比如:離開手後的鉛球繼續向前飛。洗手後甩一下手可以把手上的水甩掉。衣服上有塵土了,可以拍一下,塵土就掉下來了。百米賽跑到終點了,人仍然會向前衝一段距離,才會停下來。跳遠的時候,都是先助跑一段距離。射出去的弓箭,能繼續向前飛。踢足球的時候,球離開了腳也能繼續向前跑。打籃球的時候,籃球離開了手,也能繼續向前飛。汽車剎車以後也要向前衝一段距離,等等。實際很多的交通事故都與慣性有關,所以交通部門要求前排的乘客和司機要系安全帶,並對車輛要求限速。

  神秘的繩結

  (打破慣性思維)

  傳說馬其頓亞歷山大大帝進兵亞細亞。當他到達亞細亞的弗尼吉亞城時,聽說城裡有個著名的預言:幾百年前,弗尼吉亞的戈迪亞斯王在其牛車上系了一個複雜的繩結,並宣告誰能解開它,誰就會成為亞細亞王。自此以後,每年都有很多人來看戈迪亞斯打的結。各國的武士和王子都來試解這個結,可總是連繩頭都找不到,他們甚至不知從何處入手。

  亞歷山大對這個預言非常感興趣,命人帶他去看這個神秘之結。幸好,這個結尚完好地保存在朱庇特神廟裡。亞歷山大仔細觀察這個結,許久許久,始終連繩頭都找不到。這時,他突然想到。「為什麼不用自己的行動規則來打開這個繩結?」於是,他拔出劍來,一劍把繩結劈成兩半,這個保留數百載的難解之結,就這樣輕易地被解開了。

  地震儀與慣性

  (古人也懂得利用慣性)

  記錄地震波的儀器稱為地震儀,它能客觀而及時地將地面的震動記錄下來。其基本原理是利用一件懸掛的重物的慣性,地震發生時地面震動而它保持不動。世界上最早的地震儀是我國東漢時代的著名科學家張衡發明的,它利用慣性原理,以擺和槓桿機械為主的結構模式,測定地震和方向,即候風地動儀。據史書《五行志》記載,公元92年以後,幾乎連年發生地震,地震地區大至數十郡,地裂地陷,江河泛濫,房屋倒塌。張衡鑑於地震的頻繁,創造了候風地動儀,以測定地震的方位。候風有候氣的意思,古人以為地震是由地氣所引起的,因而以此為名。地動儀由精銅鑄成,外形像一個大酒壺,中間的圓徑八尺,儀器內部中央立著一根銅質都柱,外部周圍鑄著八條龍,頭向下,尾朝上,按東、南、西、北、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八個方向布列。龍頭和內部信道中的發動機關相連,每個龍頭嘴裡銜有一粒小銅珠。地上對準龍嘴處,蹲著八個銅蟾蜍,昂著頭,張著嘴。當某處發生了地震,都柱便倒向那一方,觸動牙機,使發生地震方向的龍頭張開嘴巴,吐出銅珠,落到銅蟾蜍嘴裡,發出「噹啷」聲響,人們就知道哪個方向發生地震。儀器製成不久便測出順帝永和三年二月初三在隴西發生的地震,可見儀器靈敏度相當高。近代的地震儀在公元1880年才製成,它的原理和張衡地動儀基本相似,利用慣性原理和彈性原理。

同类文章
學黨史頌黨恩跟黨作文

學黨史頌黨恩跟黨作文

  我黨時刻把人民放在心中,為人民服務。小編收集了學黨史頌黨恩跟黨作文,歡迎閱讀。  第一篇:學黨史頌黨恩跟黨  許我們都是同時代的人,我們都生活在一個安定富裕的社會裡,我們不懂得什麼是戰爭,什麼是苦難.從小黨在我心中是一個抽象的概念,每當英雄人物的出現我們總是很興奮,似乎看到了曙光,看到了
有關故宮的寫景作文

有關故宮的寫景作文

  故宮位於北京市中心,舊時稱紫禁城。小編收集了有關故宮的寫景作文,歡迎閱讀。  第一篇:故宮  今天,我們去了故宮。  我們進去的時候,我聽見一旁的導遊說,北京的故宮舊時稱為紫禁城,是明成祖朱棣於西元1406年建的,一直到明代永樂十八年,就是1420年才建成,一共有二十四位皇帝在此住過,果
難忘的故宮之旅作文800字

難忘的故宮之旅作文800字

  說起美麗的故宮,每個人都很熟悉。小編收集了難忘的故宮之旅作文800字,歡迎閱讀。  第一篇:難忘的故宮之旅  這天,陽光明媚,我們一家人去遊北京故宮博物院。爸爸安排的參觀路線是先由天-安-門進,然後從北門出。  故宮是一個規模龐大的古代建築物,共有九千九百九十間半房間。真是太厲害啦!  
閱讀讓我成長初二作文

閱讀讓我成長初二作文

  閱讀,在迷途中為我指引方向。閱讀伴隨我成長,帶領我走向成功的彼岸。小編收集了閱讀讓我成長作文,歡迎閱讀。  第一篇:閱讀讓我成長  閱讀使我認識了世界;閱讀是我開闊視野;閱讀使我的生活五彩繽紛;閱讀使我成長。  一顆流星劃破了夜空,桌邊的燈光依舊亮著,我沉浸在書的海洋裡,與主人公共歡笑,
我的競爭對手五年級作文

我的競爭對手五年級作文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對手,有學習對手,有書寫對手。小編收集了我的競爭對手作文,歡迎閱讀。  第一篇:我的競爭對手  開學這麼多天了,班上的學生我也逐漸了解了一部分,我很慶幸自己找到了一個學習上的競爭對手,也是我學習的好榜樣。他就是賈天宇。  賈天宇寫的字很好,當然我的字也不錯,我們決定比一比
感謝競爭對手作文精選

感謝競爭對手作文精選

  對手,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永遠都是與我們相對立的,似乎它就是我們眼前的障礙,小編收集了感謝競爭對手作文,歡迎閱讀。  第一篇:感謝競爭對手  對手,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永遠都是與我們相對立的,似乎它就是我們眼前的障礙,學習中的競爭對手,希望和目標的爭奪者,有時甚至還給我們的人生道路帶來諸
魯迅中國魂的作文

魯迅中國魂的作文

  魯迅以筆代戈,奮筆疾書,戰鬥一生,被譽為「民族魂」。小編收集了魯迅中國魂作文,歡迎閱讀。  第一篇:魯迅中國魂  對於魯迅,我想大家都不陌生吧?他在祖國危難情況危急之時,勇敢的挺身而出,通過他卓越的寫作去抨擊反動派和帝國主義者,為了國家安危存亡,他不顧生命安全在戰鬥的邊緣,用筆桿子打造中
我讀魯迅作文範文

我讀魯迅作文範文

  魯迅是一本永遠讀不完的書,需要我們用一生去體會。小編收集了我讀魯迅作文,歡迎閱讀。  第一篇:我讀魯迅  先生,你用你黑色的雙眸窺破黑暗,用堅強的筆桿撐起民族的脊梁,用深刻的筆調撕破虛糜的現實和歷史,洞開未來。你是民族魂。  讀《狂人日記》,瘋人囈語道出吃人真相。用病態的人反映病態的現實
勞動真快樂作文

勞動真快樂作文

  勞動是我們一生都需要的,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勞動真快樂作文,歡迎閱讀。  第一篇:勞動真快樂  今天,吃完早飯,我和媽媽一起去買菜,買了很多菜。如:圓椒、白菜、肉、豆腐、雞蛋等等。  回到家裡,我開始幫媽媽洗菜,我鏗鏘有力地對媽媽說:「我要把菜洗得乾乾淨淨。」我在洗菜的過程中很快樂,因為我幫
勞動的滋味四年級作文

勞動的滋味四年級作文

  勞動是辛苦的,勞動是快樂的,這就是我品嘗到的勞動的滋味。小編收集了勞動的滋味作文,歡迎閱讀。  第一篇:勞動的滋味  今天,我在家沒事幹我左看看,右看看,看見了吃飯的桌子很髒,所以為我打算幫媽媽擦桌子。  一開始,我提來半桶水找來一塊抹布,我把紅色的抹布浸溼,浸溼的抹布變得鮮豔無比,閃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