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創始人偏愛x86,為什麼ARM構架無法在伺服器領域取得成功
2025-04-12 00:56:25
當前x86構架已經佔領了伺服器領域絕大多數市場份額,但近些年來x86伺服器遠程管理晶片以及處理器漏洞頻出,尤其是在2018年年初爆出「幽靈」和「熔斷」漏洞,將伺服器硬體安全問題推向了風口浪尖。
與此同時一些網際網路公司嘗試自主設計伺服器構架,如Facebook早在幾年前就在研發自己的伺服器基礎設施OpenRack。而一些晶片廠商也在嘗試使用不同的指令集設計伺服器晶片,早在2016年時Cavium就推出了首款48核ARMv8處理器ThunderX,高通也試圖通過Centriq 2400處理器進入伺服器領域。華為也在今年年初推出了64核的鯤鵬920處理器。同時IBM也與一些廠商籤訂合約共同建立openPower聯盟,想重新回到伺服器高性能計算領域。
現今雲計算伺服器領域大部分使用的是以Linux為內核的作業系統,所以對於這個問題,Linux的創始人Linus Torvalds有自己的看法。
他認為現在開發者大多都在以x86為基礎的平臺上開發,而在開發過程中開發者使用的機器也是x86構架的,這可以方便的將雲端應用部署到伺服器上,但是如果使用ARM構架的伺服器,開發者在x86架構的本地機器上進行開發,這樣會造成測試與工作環境不匹配。同時由於這個原因,雲計算提供商會將其他的處理器構架的優先級降低,導致其他指令集構架的處理器更加無法進入這個市場。
早在三年前,Torvalds在 Linaro Connect 會議上就公開表明最喜歡的晶片架構是x86,而不是 ARM。Torvalds說,人們太痴迷於指令集和CPU核心,但圍繞架構的生態系統更為重要。許多應用都是在英特爾或者AMD的x86機器上開發的。兼容性對於x86晶片和電腦來說是很重要的,x86平臺有統一的硬體、開發模式以及其基礎設施。而ARM則迥然不同,從硬體供應商的角度來看,它引領著一個碎片化的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