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氏太極拳的放鬆是如何鍛鍊的
2025-05-03 15:22:24
太極拳的練習都重視「松」,這主要指的是放鬆,許多陳式太極拳的習練者往往只重視發勁練習,而忽略了放鬆的習練。其實,對陳式太極拳來說,放鬆正是練就發放剛柔相濟、松活彈抖力的先決條件,對此千萬不可忽視。下面小編就為大家分享陳氏太極拳的放鬆是如何鍛鍊的吧。
一、放鬆的意義與標準
放鬆有什麼意義呢?當年馬虹老師在石家莊跟陳式太極拳一代宗師陳照奎先生學拳時,先生曾說:「太極拳全過程都要沉下來,松下來,要百分之百地放鬆。同時,周身大小關節都要松下來,要松到手指肚。只有以放鬆為前提,以棚勁為綱領,發勁方可淋漓瀟灑,不發則已,一發則迅雷不及掩耳。」此語道破了放鬆與放勁的關係。
放鬆,以松透為標準,松透應涵蓋以下四點:
1.松靜。即一种放松的心態,這是放鬆的人手點。武禹襄講:「先在心,後在身。」陳鑫說:「心宜虛,心虛則四體皆虛。」這些都是強調用意,首先使大腦處於松靜狀態,然後才可以言他。
2.松展。《拳論》上說:「皮毛要攻,骨節要松。」又講:「對撥拉長,逢上必下。」「左發右塌,右發左塌。」陳照奎先生說:「腰以上四成上升,腰以下六成下降。」這都是講要在意念導引下,全身的肌、關節、韌帶處處鬆開、拉長,以體現陳式太極拳節節鬆開的彈性運動之特色。
3.松沉。包括內氣下沉、重心下移與大關節之鬆開下沉。打拳時,除了頂頸上領外,其他部位均應處於松沉狀態,以避免中氣上湧、動作飄浮之病。
4.松活。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各個關節軸的松活,二是以丹田為核心帶動肢節順逆纏絲之松活。要做到拳論所言「一舉動,周身俱要輕靈」,使大小關節可以達到圓活、靈敏之地步,以保證勁力節節貫穿,周身之力迅速地發出去。
二、放鬆的關鍵環節
據馬虹老師講:當年陳家溝太極名家陳伯先曾請教陳照旭(陳小旺之父):「此拳該咋練廠照旭先生簡潔地回答:「四塊放鬆,全身貫通。」「四塊放鬆」即兩肩、兩胯要盡意放鬆,道出了放鬆的關鍵部位。
大家知道,陳式太極緊要處全在胸腰的運化,所以胸腰部特別強調松活,而胸部放鬆的關鍵在於兩肩鬆開,腰部摺疊運化的關鍵又在於松胯,抓住這一對主要矛盾,其他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三、鍛鍊放鬆的途徑
放鬆的要求:
1.從端正中求放鬆。
放鬆,一定要在身法端正上來尋求,否則易出現松斜、晃肩、突臀等毛病。
2.從緩慢中求放鬆。
初習陳式太極拳特別強調慢練,從慢中逐節檢查全身各部位放鬆的程度,品味放鬆的味道。
3.從纏繞中求放鬆。
動作必須走順逆纏絲的螺旋勁,從旋轉圓活中求放鬆,時刻注意四肢的順逆纏絲,直來直去的動作則很難放鬆。
4.從緊中求放鬆。
太極拳要求全身各個部位松沉,必須加大下盤的負擔,因此,上盤之松沉必須建立在下盤穩固的基礎上,馬虹老師就特別推崇拳打低架、鍛鍊下盤。若從此處理解松與緊的辯證關係,便可為周身放鬆創造條件。
練太極拳特別強調放鬆。除了陳氏太極拳之外,楊式與吳式太極拳也都將放鬆作為一個首要的問題加以強調與重視。太極拳中的放鬆並不是那麼容易就能做到的,真正的放鬆是需要細細地去參詳才能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