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引進落空"的含義及其做法
2025-05-03 20:54:24
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的是太極拳的一個概念,叫「引進落空」,不止是在太極拳中,引進落空在許多武術理論中都有出現,可見其重要性,下面就和小編一起去看看引進落空的內涵以及如何做到引進落空吧。
「引進落空」的內涵
「引進落空」就是對方進攻哪裡,我哪裡就讓位出來,引其進入,毫不費力使其撲空;或者我稍加旋轉,而且是借對方之力被推而旋轉,使其力沿切線滑掉。「引進落空」是最省力又不挨打的戰術,是以柔克剛的打法,當然要具有既能閃讓旋化又不失中定的功夫。如果不是採用「引進落空」的戰術,而是頂著打,進行「陣地戰」、硬碰硬,必然是拼消耗、費大力,絕不會收到「四兩撥千斤」的效果。只有採取「引進落空」、「遊擊戰」的戰術,才能保存實力,以小勝大、以弱勝強,才能伺機尋找對方弱點,在對方落空之時集中兵力、合力反擊。只有樹立了先放進來的思想,才有取勝的餘地,「引進落空」就是實現「四兩撥千斤」的必由之路。這條路或稱這種打法,就是「即化即打」或者叫「化就是打」,是弱者取勝之路。當然,對於具有絕對優勢的強者而言,他可以採取「一觸即發」、「彼微動,己先動」,或者主動出擊、先下手為強、「打就是化」的戰術。這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戰術思想。但太極拳是道家的功夫,主動出擊的打法不是太極拳主張的做法。
太極拳如何做到「引進落空」
第一,平時練習套路時要帶有敵情觀念,也就是要有攻防意識
不要沒有攻防意識地畫弧做動作,那樣只能是活動肢體,而是要在動作熟練的基礎上,有攻防意識。比如做「摟膝拗步」動作.要有一手摟開對方進攻的腿,一手進攻對方的前胸的意識。所以,我們練習太極拳,要明白動作的技擊用法。我認為,打太極拳要有兩種意識:一個是攻防意識,一個是美的意識——自我欣賞.自我陶醉.展現太極拳的美。練習太極拳只講技擊攻防.不講美,就不能吸引眾多的人來練習.也不能達到很好的健身目的.而只講美,不講技擊攻防,就失去了太極拳的根本。總是帶著攻防的意念來練習太極拳套路,就能形成良好的條件反射,能夠為以後技擊時的「引進落空」創造條件。
除了具備技擊意識外,我們在練習套路時,還要要做到「立身中正」。如果做不到「立身中正」,自己都站不穩,也就不能做到「引進落空」。太極拳是文化拳,充滿了傳統文化和精神。傳統文化講究做人要正派、公正,離不開個「正」字。太極拳的首要原則也是「立身中正」 ——離不開一個「正」字。所以「立身中正」在精神層面上是要培養「一身正氣」。
再有,練拳時要「以腰為軸」,腰為主宰」,在身法上做到「虛實含展」,防止挺胸疊肚的現象。挺胸疊肚是不懂得太極拳在身法動作上的陽陽虛實變化,因此.也不可能為「引進落空」創造必要的身法條件。
第二,要進行推手練習
練習太極拳推手,要從單推手、雙推手,到四正手、大捋推手,—直過渡到散推。推手重要的是練習「聽勁,在雙方你來我往的進攻與化解當中體會」引進落空」「以柔克剛」的技術技巧。這裡的核心是走化要做到「引進落空」就要會走化.要做到見力化力,化力佶力,借力打力,要化被動為主動.破壞對方的平衡。初學推手,很容易犯的毛病是頂牛。要認識到,推手並不是以勝負為目的,而是以研究攻防技擊的技術為目的,往往是點到為止。通過推手練習,相互切磋,體會以巧取勝的太極拳技術特點。
練習推手要做到五個字:輕、松、柔、圓、順。要在變化中造成我順人背的形勢。所以,太極拳體現了東方文化的特點,推手體現了以圓破直、化而後發。以柔克剛的太極拳攻防特點。
第三,要充分領會太極拳的活力,張力、包容力和親和力
所謂活力,是說太極拳不是僵硬、死板的,而是陰陽不斷變化的,如行雲流水,生機勃發。要理解太極拳變化中的活力,體會剛與柔、虛與實、快與慢等靈活變化的力。所謂張力,就是太極拳的擁勁。棚勁,我認為是張力,是向外伸展、飽滿圓撐、對拉拔長的力量。所謂包容力,是說太極拳有包容精神。有海納百川.虛懷若谷的勁力。練習太極拳時,通過太極拳動作的含展摺疊,領會其中的包容力。太極拳練好了,在做人方面也應該是能海納百川,虛懷著谷。所謂親和力,是內外相合,形神相容的力量。練習太極拳,領會好太極拳這四種力,對太極拳的理解就高了一個層次,這樣對領會太極拳的「引進落空"也創造了一個很好的條件。
太極拳主張以柔克剛,而要做到以柔克剛的重要技術手段就是要做到「引進落空」,其在太極拳的攻防上起著重要作用,大家在充分了解之後多加實踐,一定能夠做到「引進落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