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碩進駐南匯 10萬大軍打造生產中心
2025-04-30 22:10:24
2005年,主板「巨獅」華碩的目標是營業額1000億元人民幣,在施崇棠的規劃中,到2006年這個數字將變成1200億。為了實現這個目標,華碩開始在華東地區布局全球最大規模的生產中心,在董事長施崇棠先生的親自主持下,華碩上海南匯工廠於2005年5月19日低調動工。
根據當地政府提供的資料,華碩南匯工廠預計整體投資金額將達到15億美元,而華碩方面則在5月23日否認了這一說法,表示初期投資金額將在新臺幣20億元(合人民幣約5億元)左右。不管怎麼樣,至少有一點是確定的,南匯工廠的生產規模將是目前華碩蘇州工廠的3倍——以蘇州工廠現有員工4萬多人計算,華碩南匯工廠將會駐紮一支超過10萬人的勞工大軍,華碩全球生產中心的地位已然確立。
在華碩的規劃中,南匯工廠最快將於2006年年中投產,華碩目前仍然保留在臺灣省的生產線將全部遷移到南匯工廠,而臺灣省將成為研發中心和企業總部所在地。華碩此舉將使得華東地區成為其全球生產重心,除了滿足內地市場龐大需求之外,降低成本提升競爭力自然也是重要原因。華碩副董事長童子賢透露,目前已經委派技術長林紹章、資深協理魏杏娟和前任蘇州廠廠長王進財負責南匯工廠建設,建成後的南匯工廠將生產消費電子或車載電子產品,並強化模具射出成型生產能力。此外,南匯工廠還將具備業務、研發和後勤維修等架構。
在成立威碩正式宣布進軍筆記本電腦代工領域之後,華碩要面對的,將是廣達、仁寶、緯創資通和英業達等等根基深厚、實力強勁的全球筆記本電腦製造巨頭,並且還要準備在不久的將來與全球製造業巨人鴻海正面交鋒。在Dell、HP等國際PC大廠「喪心病狂」的壓榨之下,這些筆記本電腦專業代工廠對5%的微利生存狀態已經安之若素,生產流程和成本控制更是駕輕就熟。在價格主宰一切的時代,華碩要想在這一行裡站穩腳跟,就必須放低身段,從利潤相對豐厚的品牌經營中走出來,接受國際PC大廠對專業代工廠生存能力的「魔鬼訓練」,通過大規模、低利潤的代工製造,實現集團營業額的繼續擴張,最終成長為3C製造業的全球「巨獅」。
從品牌到代工,華碩「巨獅」成長之路中最痛苦的一段,可能現在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