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時候要小心 手機日常使用安全指南
2025-04-17 12:33:27
距離315晚會的舉辦已經有一周的時間了,大家還記得晚會上提到的手機詐騙方式嗎?其實,不論有沒有類似的官方提醒,隨著智慧型手機與人們生活的日益緊密,手機信息安全逐漸變為了一個時時刻刻都不容懈怠的問題。那麼除了315晚會上提到的掃碼植入病毒外,我們在手機的日常使用中又容易接觸到哪些騙局呢?今天就由小編為大家進行一些手機騙局的介紹及其防範措施。隨著微信近年來的大規模普及,掃一掃已經成為了許多人的習慣之一,畢竟相比複雜的輸入過程,掃一掃的方式既簡單、準確又快捷,而這也導致了二維碼的迅速興起。在微信之後,由於各個行業的不斷跟進,二維碼的功能也不再局限於微信的帳號推廣等功能,更是增添了支付、廣告推送、信息存儲、電子憑證、身份認證等多種類的形式。
那麼你是否也曾遇到過下列這些情況呢?比如路邊有人舉著一個二維碼,聲稱掃一掃就送充電寶、毛絨玩具、耳機等等產品;或是在地鐵上,一個美女舉著二維碼聲稱在創業需要大家關注支持等等。而這種二維碼其實就是存在嚴重安全隱患的。
在之前的315晚會上,記者就向我們展示了諸多二維碼詐騙案例,也模擬了路邊掃碼的情形。其中一起案件發生在去年雙十二,某女士掃描商家發送來的二維碼領紅包,不料支付寶帳戶中的餘額不翼而飛。還好該名女士馬上聯繫了警方與支付寶客服,最終將損失追回,騙子也被繩之以法。可見,二維碼也不能隨便掃,一些不法分子會利用掃描二維碼產生的連結傳播手機木馬,竊取用戶隱私信息;還有一些會連結至山寨網站要求註冊信息,變相地索取用戶隱私。只要用戶稍不留神,就容易落入圈套,造成經濟上的損失。
不過大家也不必過於擔心,目前的二維碼詐騙其實也沒有傳說中的那麼誇張,不會出現一掃就中毒,其詐騙原理還是用戶點擊掃碼後彈出的連結或填入了自己的信息才能實現的,二維碼在此只是充當了病毒或是詐騙網站的傳播渠道而已。
所以大家只要對於不明的彈出連結以及安裝包保持警惕就好,不輕易填寫自己的個人信息、不點擊來路不明的網站連結、不下載安裝不明來源的安裝包,騙子還是沒有辦法把大家怎麼樣的。而且目前不論手機自帶的或是第三方的安全類軟體均有檢測功能,也能從一定程度上避免詐騙的發生。當然,如果能做到不靠譜的二維碼堅決不掃,從根源上杜絕被騙的可能,才是最好的防騙方式。
免費的Wi-Fi,不要蹭隨著網速的上升以及Wi-Fi的日益普及,習慣刷微博、看視頻的我們如果出門在外單純使用手機的數據流量的話,將會為自己帶來極大的一筆花銷。所以公共Wi-Fi逐漸形成了一種需求,也導致包括許多餐廳、咖啡廳、旅店等公共場所為了吸引用戶而將公共的免費Wi-Fi當做標配,這樣確實會非常便捷,但真的安全嗎?
同樣是在之前的315晚會上,記者做了一個現場實驗,讓大家加入一個免費的公共Wi-Fi,然後我們可以發現不法分子可以通過公共Wi-Fi搜集到用戶的各種隱私信息,甚至包括姓名、電話號碼、地址、消費記錄等。現場隨機抽取的觀眾也驗證了這些信息的準確性,結果無論是訂餐APP、定電影票、打車軟體,還是購物軟體,所有有關消費的信息都可以被不法分子截取,從而造成經濟上的損失。
不僅如此,現在各類的蹭網軟體也是層出不窮。通過蹭網軟體,用戶就能便捷的使用各類公共Wi-Fi甚至破解身邊簡單的Wi-Fi密碼,不過也正是因為蹭網軟體的特性,會讓我們的信息有可能被洩露。當用戶安裝並打開蹭網軟體時,軟體就會自動勾選分享熱點,並自動備份,在不察覺的情況將曾使用的WiFi密碼分享到雲端。當用戶回到自己家中,連上自家Wi-Fi的時候,密碼同樣會被自動共享,這也是蹭網軟體之所以可以連接的眾多Wi-Fi的原因。黑客如果抓住這個機會將連在網絡內的手機、電腦等設備進行監控,就能獲取用戶的隱私。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對於公共Wi-Fi還是要抱有一定的防備心理的,即使一定要用最好也選擇有工作人員保證且擁有驗證的Wi-Fi,這其中使用密碼驗證或簡訊驗證碼驗證的方式的Wi-Fi都是不錯的選擇,至於還要錄入其他信息的,還是不連為妙。
此外,在使用公共Wi-Fi時,對於莫名彈出的網頁或其他內容連結也要慎重,以免給不法分子在手機中植入病毒的機會,也儘量不要進行支付類操作,防止重要的隱私信息洩露。當然,最好的防範方式還是不連接任何公共Wi-Fi、不使用任何蹭網軟體,既然已經出門在外,何不不當「低頭族」,放下手機,好好享受一下現實生活呢?
可疑簡訊的連結,不要點其實一般的詐騙簡訊還好,通過號碼上的區別,大部分用戶都能輕易分辨出非官方的號碼從而甄別出詐騙簡訊,而且近年來警方針對詐騙簡訊的宣傳也很到位,基本各類中獎、領獎等內容的詐騙信息大家也不會輕易上當了。不過最讓人防不勝防的乃是「偽基站」。
「偽基站」即假基站,設備一般由主機和筆記本電腦組成,通過簡訊群發器、簡訊發信機等相關設備能夠搜取以其為中心、一定半徑範圍內的手機卡信息,通過偽裝成運營商的基站,冒用他人手機號碼強行向用戶手機發送詐騙、廣告推銷等簡訊息。偽基站設備運行時,用戶手機信號被強制連接到該設備上,導致手機無法正常使用運營商提供的服務,手機用戶一般會暫時脫網8~12 秒後恢復正常,部分手機則必須開關機才能重新入網。
而通過偽基站發送的詐騙信息,與正規運營商的推送信息除了網址外基本毫無區別,才會令人防不勝防。而且現在的不法分子更為狡猾,一般都先以送話費、積分換禮等名目吸引用戶逐步點擊,等用戶麻痺大意後才會漏出狐狸尾巴讓用戶填寫銀行卡帳號密碼等個人信息。
針對這種詐騙方式,首先最好還是對於可疑的連結不要隨意點擊,哪怕這條簡訊看起來像是運營商官方發布的。其次,即使點擊了不法分子的「釣魚」連結,大家只要守護住自己的個人信息就可以避免受騙,千萬不要因為貪圖小便宜而「上鉤」。最後,如果發現自己的財產有不明變動,一定要及時採取凍結或掛失的方式進行止損,並立即報警尋求警方的幫助。
沒刪淨信息的舊手機,不要賣近幾年手機產品線更新的速度可謂越來越快,用戶們更新自己手機的頻率也越來越快,有時舊的手機還可以使用,但為了擁有更好的體驗或是想使用新機,不少用戶會選擇在購買新機的同時出售手中的舊手機,而這其實也存在信息洩露的風險。
而在舊手機回收方面,不法分子們通常採用兩種方式騙取用戶的財產:一種是用廉價品換取舊手機從而試圖獲得手機內的信息,另一種則是利用轉帳的時間差直接騙取手機再度出售。
廉價品換取廢舊手機
早先我們偶爾可以看到有人會用一些菜刀、不鏽鋼盆等生活用品換取舊手機,而這類人其實感興趣的是手機內的個人隱私數據,如果用戶只是簡單的對手機內的個人信息進行刪除,那麼這些信息其實都是可以被恢復的,現在甚至經過「恢復出廠設置」操作的手機,不法分子也有手段進行資料恢復。
而在此之後,有了用戶個人信息的不法分子就可以藉此補辦手機卡,通過第三方軟體的「密碼找回」功能,採取手機驗證碼的方式套出用戶的各類帳戶信息,從而直接使用用戶的帳戶消費或進行轉帳操作。當用戶發現手機卡無法使用或帳戶財產有不明變動時基本為時已晚。
轉帳時間差騙取手機
還有一種方式是利用一個比市場價高出許多的價格騙取用戶當面交易,然後以各種理由僅使用銀行轉帳進行交易,最後利用銀行跨行轉帳匯款的時間差進行詐騙。
具體方式為不法分子要求當面交易,拿到手機後表示沒有現金或已其他類似理由要求銀行轉帳,在跨行轉帳時,因為不論轉帳成功與否,銀行會先給收款方發送一條匯款提示信息,在核對收款人姓名與帳號無誤後才會把款項轉入,反之銀行則進行退款操作,所以不法分子會故意輸錯收款用戶帳號中間的一位數,利用銀行發送提示信息與核對姓名、帳號之間的時間差,使銀行轉帳最終不能成功,如果收款的用戶把一開始的提示信息當成了轉帳成功信息,不法分子就得手了。
所以,如果你手中的手機想要進行更新換代,一定要記住以下這幾點:
重置手機
刪掉手機中所有圖片類、文字類的隱私信息,手動登出各類軟體的帳戶,卸載所有APP,刪除手機設置中「帳號」選項內所有已經被記憶的帳號,然後進行「恢復出廠設置」操作。如果還是覺得不夠保險的話,在「恢復出廠設置」操作後,還可以用垃圾文件再填滿一次手機的存儲空間,利用硬碟反覆讀寫、覆蓋的特性,這樣即使不法分子還能恢復出你的資料,他們得到的也只是最後的垃圾文件了。
刪除支付寶、QQ記錄的舊設備
此外,其實像支付寶、QQ這類的軟體還有一個功能可能會被大家忽略,那就是「舊設備」,如果用戶更換新手機後並沒有將舊手機從這個選項中刪除,那麼不法分子只要擁有用戶的帳號密碼,就可以不通過驗證直接進行登錄。
刪除的具體操作為:
QQ:設置-設備鎖、帳號安全-設備鎖-通過登錄驗證的設備-選擇舊手機機型並刪除;
支付寶:我的-點擊頭像處-設置-安全設置-安全中心-設備管理-選擇舊手機機型並刪除;
總結防騙手機日常使用安全指南以上就是今天小編為大家介紹的一些常見的手機使用中容易碰到的騙局或個人信息洩露方式,儘管近年來手機詐騙的方式不斷變化,但究其根本還都是利用用戶的疏忽或是貪小便宜的心理才能實現的。所以大家只要時時刻刻不放鬆警惕,在沒有保證的情況下不透露任何自己的個人信息,還是能夠在很大程度上避免被騙的。在此小編也希望今天的文章能對大家有所幫助,讓大家對於常見的騙局及詐騙方式有更進一步的了解,從而能夠更安全、舒心的使用自己手中的智慧型手機,讓手機只為大家的生活帶來便捷與快樂而不是損失和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