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價不是一切!編輯解析何為真性價比
2025-04-25 02:27:25
泡泡網CPU頻道12月1日 最近常見不少朋友的一個認識上的誤區:性價比=低價產品,價格最低的產品就是性價比。很顯然,這種認識是完全錯誤的。單從字面上理解,性價比的意思是性能價格比,理論上來說,價格越低,性能越高,自然這個比值就越高,性價比就越高。但是,如果光是價格最低,但是性能也最低,性能價格比值一樣很低,性價比也就很低,就是這個道理。
最近iPhone 4在國內市場異常火爆,聯通的籤約機也是供不應求,還需要排隊等待。這裡我們來看看iPhone 4套餐裡的幾個例子:
其中,186元的套餐,手機款2399元,每月需要補交41元,得到720MB數據流量、510分鐘國內通話時間和180條簡訊;對比286元的套餐,手機款0元,每月補交同樣41元,得到1.1GB數據流量、900分鐘國內通話時間和280條簡訊。實際上,用戶第一次付款都是5880元不變,在這種情況下,顯然看上去「便宜」的186元套餐,性價比遠遠不如看上去「貴」的286元套餐。
同理,226元的套餐,每月竟然要補交56元,比286的套餐還多,則是非常不具備性價比的一個典型。這裡我們想說明的問題是,價格低,並非意味著性價比。
有時候貴的反而性價比更高
再舉另外一個例子,最近一位朋友購買低端山地自行車,在某品牌4個型號中選擇,價格最低的900多元,價格相對最高的1700多元,中間兩個型號分別是1100多元和1300多元。事實上,900多元的性價比要比1100多元的低,這4個型號中性價比高的其實是1700多元的那款。
這裡舉了兩個筆者在生活中遇到的、與電腦硬體無關的例子,這樣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總的來說就是,低價不是性價比,只有在一定價格範圍內獲得更多的性能,這才是真正的性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