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是怎麼死的?秦始皇陵墓在哪你知道嗎?
2025-04-23 14:27:25
秦始皇是我國的第一位皇帝,就做到了統一華夏的成果,在13歲的時候秦始皇就已經坐上了皇位,在呂不韋的輔佐下慢慢的長大,成年以後推行各種政策讓秦朝達到了世界強國的地步,但是歷史上關於秦始皇是怎麼死的卻沒有一個肯定的說法。
秦始皇陵墓在哪
秦始皇陵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皇帝嬴政(前259—前210年)的陵寢,位於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城東5公裡處的驪山北麓,秦始皇陵建於秦王政元年(前247年)至秦二世二年(前208年),歷時39年,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座規模龐大,設計完善的帝王陵寢。
秦始皇陵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結構最奇特、內涵最豐富的帝王陵墓之一。充分表現了2000多年前中國古代漢族勞動人民的藝術才能,是中華民族的驕傲和寶貴財富。
秦始皇是怎麼死的
般來講有兩種說法:
第一種是病死。有的學者認為,秦始皇自幼有疾,並體質較弱。但他又凡事都須親自裁決。
所以自然每天事情就很多,工作極度勞累。
所以有一次,七月的時候秦始皇在外出巡遊的途中,氣溫很高。
由於這些誘因,便在途中病發身亡。
不過有人說他是癲癇死的,說他幼時患有軟骨症,時常還會得支氣管炎。後來因為勞累過度,引發了腦膜炎和癲癇等病。後來他在渡黃河得時候,癲癇發作,後腦殼磕到青銅器上面了。導致腦膜炎加重,昏迷了。第二天行車到沙丘之後,趙高,李斯才發覺秦始皇已經死去多時了。
第二種觀點是死於非命。持這種觀點的人從幾篇記載關於秦始皇死亡情況的史書中推出了可疑之處。
那次的出遊隨從主要人員有趙高,李斯,胡亥等,上卿蒙毅也是隨行人員之一。可是當秦始皇在途中病重的時候,蒙毅卻被遣返回關了。這種突然的人事變動,讓人們覺得這似乎是趙高等人的詭計。
而且秦皇死後,趙高還裝成秦始皇發布詔書,由胡亥繼承皇位。同時以秦始皇的名義殺了扶蘇和蒙恬。
等收到他們死了的消息之後,趙高,李斯,胡亥才驅車趕回鹹陽。而且為了繼續欺騙臣民,車隊還繼續裝出巡遊中的樣子,並沒有直線返回。因為夏天的高氣溫,秦始皇的屍體已經腐爛發臭。所以胡亥便買了許多魚放在車上以迷惑大家。
最後這幾個人都得到了地位和權利,更加讓人懷疑秦始皇是否真的是自然病死的。
秦始皇的一生
早期經歷
公元前247年,秦莊襄王駕崩,13歲的秦始皇被立為秦王,這時呂不韋為相,封十萬戶,號曰文信侯,獨擅大權,嬴政即位時由於年少,國政皆由相邦呂不韋把持,並尊呂不韋為仲父。
公元前238年,秦始皇在雍城蘄年宮舉行冠禮,嫪毐動用秦王御璽及太后璽發動叛亂,攻向蘄年宮,秦始皇早已在蘄年宮布置好三千精兵,打敗叛軍,嫪毐轉打鹹陽宮,那裡也早有軍隊,嫪毐一人落荒而逃,沒過多久便被逮捕,秦始皇將嫪毐車裂,曝屍示眾,又把母親趙姬關進雍城的萯陽宮,摔死嫪毐與太后所生的兩個私生子。
統一六國
秦始皇掌權後,任用尉繚和李斯等人,積極推行統一戰略。
前221年,秦將王賁從燕國南下攻齊,俘虜齊王建,滅了齊國,在齊舊地建立了齊郡(山東淄博市東北)和琅邪郡(山東膠南縣西南夏河城),秦國從公元前230年起,到滅齊時止,首尾10年,陸續兼併了六國,在佔領的區域設置郡縣,直屬於秦王,從此結束了貴族王侯專政的王國時代,進入了君主專制的帝國時代。
開創帝制
秦始皇建國稱帝,繼續執行孝公變法以來商鞅的法家政策,加強君主專制,削弱舊貴族勢力,提拔由軍功而上升起來的貴族,秦帝國的土地所有制基本上仍維持西周的「王有」土地制,而變「王有」為「國有」。
秦始皇稱帝以前,由晉等東方各國入秦的法家很多,始皇曾經發布著名的「逐客令」,驅逐在秦國的六國人,前239年因李斯上書勸諫,始皇才停止了這個命令。
巡遊求仙
統一六國後,商鞅變法時極力反對的各方面的學派、人才都紛紛來到秦國服務,可能秦始皇採用了「秦國特色的商鞅變法」,造成秦帝國各種迷信盛行,其中黃老道家、陰陽家,他們綜合儒、法、道諸家的學說,提出所謂「五德終始說」,尤其得到秦始皇的信任,秦始皇於是認為秦是水德,周是火德,水能克火,因此秦得天下,從齊燕來的儒生方士們把儒家的「封禪」也作了改頭換面的修改,盛傳自古帝王莫不舉行封禪典禮。
同時他們又說海上有蓬萊、方丈、瀛洲三島,是神仙居住的地方,有「不死之藥」,服後便可「長生不老」,秦始皇聽了都很動心,幻想成為「長生不老」的神仙,二十八年,齊人徐福等上書海上仙境之事,秦始皇於是派他徵發童男女數千人入海求仙人。
秦始皇於二十八年至三十一年(前219~前215)連續到東方沿海,江淮流域以及北邊等地巡遊,所到之處,無不刻石頌其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