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自行車是誰發明的?為什麼會發明自行車?

2025-04-23 16:58:25

自行車方便了許多人的生活,隨著近年共享單車的推出,更是把騎自行車推到了一個新的高度,現在人們騎得自行車都是功能很完善的,那麼你知道世界上第一架自行車是誰發明的嗎?在怎樣的背景下被發明出來的?下面小編就帶大家去詳細的了解一下,順便看看自行車的發展史。

自行車是誰發明的

西夫拉克,法國人,公元1790年,研製成木製自行車,無車把、腳蹬、鏈條。車的外形像一匹木馬的腳下釘著兩個車輪,兩個輪子固定在一條線上。由於這輛自行車沒有驅動裝置和轉向裝置,座墊低,西夫拉克自己騎在車上,兩腳著地,向後用力蹬,使車子沿直線前進。

發明自行車的背景

1790年,有個法國人名叫西夫拉克,他特別愛動腦筋。有一天,他行走在巴黎的一條街道上,因為前一天下過雨,路上積了許多雨水,很不好走。突然,一輛四輪馬車從身後滾滾而來,那條街比較狹窄,馬車又很寬,西夫拉克躲來躲去幸而沒有被車撞倒,但還是被濺了一身泥巴和雨水。

別人看見了,替他難過,還氣得直罵,想喊那輛馬車停下,講理交涉。西夫拉克卻喃喃地說:「別喊了,別喊了,讓他們去吧。」馬車走遠了,他還呆呆地站在路邊。他在想:路這麼窄,行人又那麼多,為什麼不可以把馬車的構造改一改呢?應當把馬車順著切掉一半,四個車輪變成前後兩個車輪……他這樣一想,回家立馬就動手進行設計。

經過反覆試驗,1791年第一架代步的「木馬輪」小車造出來了。這輛小車有前後兩個木質的車輪子,中間連著橫梁,上面安了一個板凳,像一個玩具似的。由於車子還沒有傳動鏈條,只有靠騎車人雙腳用力蹬地,小車才能慢慢地前進,而且車子上也無轉向裝置,只能直行,不會拐彎,出門騎一會兒就累得滿身大汗。

自行車的發展

1770年

法國人西夫拉克發明了最原始的自行車。它只有兩個輪子而沒有傳動裝置,人騎在上面,需用兩腳蹬地驅車向前滾動。

1801年

俄國人阿爾塔馬諾夫設計出世界上第一輛用踏板踩動的自行車。1817年德國人德雷斯在自行車上裝了方向舵,使其能改變行使方向。

1817年

德國人德萊斯開始製作木輪車,樣子跟西夫拉克的差不多。不過,在前輪上加了一個控制方向的車把子,可以改變前進的方向。但是騎車依然要用兩隻腳,一下一下地蹬踩地面,才能推動車子向前滾動,他自稱為:小馬崽。因此德國男爵卡爾德萊斯成為一般公認的自行車發明人!

1839年

以前,蘇格蘭人麥克米倫製造出木製車輪,裝實心橡膠輪胎、前輪小、後輪大、坐墊較低、裝有腳踏板和曲柄連杆裝置,騎者可以雙腳離開地面的自行車。同年,麥克米倫又將木製自行車改為鐵製自行車。

1840年

英格蘭的鐵匠麥克米倫,在德萊斯發明的「小馬崽」的基礎上,進行了改進。他在前輪的車軸上裝上曲柄,再用連杆把曲柄和前面的腳蹬連接起來,並且前後輪都用鐵製。這樣一來,人的雙腳真正離開了地面,由雙腳的交替踩動變為輪子的滾動。1842年,麥克米倫騎上這種車,一天跑了近20千米。

1861年

後來,法國的米肖父子。在前輪上安裝了能轉動的腳蹬板,車子的鞍座架在前輪上面。他們把這輛車冠以「自行車」的雅名,並於1867年在巴黎博覽會上展出,讓觀眾大開眼界,曾一度掀起自行車熱。但是因高度的關係上下車及下坡時十分危險容易跌倒以及存在危險性又把鞍座改為固定在車架上。

1867年

英國人麥迪遜設計出第一輛裝有鋼絲輻條的自行車。

1869年

英國的雷諾首先用輻條來拉緊輪輞,用鋼管制成車架,並首先在輪輞上裝上了實心的橡膠帶,使自行車的重量大大減輕。德國斯圖加特出現了由後輪導向和驅動的自行車,同時車上採用了滾動軸承、飛輪、腳剎、彈簧等部件。

1874年

真正具有現代化形式的自行車誕生。英國人勞森在自行車上別出心裁地裝上鏈條和鏈輪,用後輪的轉動來推動車子前進。但仍然不夠協調與穩定。

1886年

英國的機械工程師斯塔利,從機械學、運動學的角度設計出了新的自行車樣式,裝上前叉和車閘,使用滾子軸承,前後輪大小同,以保持平衡,並用鋼管制成了菱形車架,還首次使用了橡膠車輪。顯著地提高了自行車的騎行性能。斯塔利不僅改進了自行車的結構,還改制了許多生產自行車部件用的工具機。

英國人詹姆斯把自行車前後輪改為大小相同,並增加了鏈條,使其車型與現代自行車基本相同。

1887年

德國曼內斯公司將無縫鋼管首先用於自行車生產。

1888年

愛爾蘭的獸醫鄧洛普,從醫治牛胃氣膨脹中得到啟示,將自家花園用來澆水的橡膠管粘成圓形並打足氣裝在自行車上,這是充氣輪胎的開端。從此,基本奠定了現代自行車的雛形。充氣輪胎是自行車發展史上的一個劃時代的創舉不但從根本上改變了自行車的騎行性能,也解決了自行車多年來最令人難受的震動問題,同時更把自行車的速度又推進了許多。而且完善了自行車的使用功能。

從1791年到1888年,自行車的發明和改進,經歷了近100年中這些發明者的不懈奮鬥。從此,基本奠定了現代自行車的雛形。時至今日,自行車已成為全世界人們使用最多,最簡單,最實用的交通工具。也許人們應該永遠記住這些自行車的發明者們,他們的名字,絲毫不亞於汽車的發明者卡爾·本茨。

1925年以後

世界自行車產量已達200萬輛,其中英國佔50%,成為當時主要的輸出國。其後自行車得到廣泛的發展,結構上也有了改進和提高。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汽車工業高速發展,自行車生產受到影響。

但到70年代,由於出現能源危機,世界上再次出現自行車熱,自行車生產又得到飛速發展。至80年代,全世界自行車產量已超過八千萬輛,中國及臺灣地區、日本、美國和西歐成為世界自行車生產中心。

自行車雖然誕生於歐洲,但20世紀卻在亞洲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普及和發展。二次世界大戰後,自行車在日本快速的發展起來,後因需要轉至臺灣,使臺灣的自行車業得到了迅猛的發展,並一度成了亞洲的領導者,現臺灣的自行車製造業還是箇中翹楚!我們選擇常用自行車配件質量較好的大部分還是臺資企業生產。自行車發展的目的也從最早的娛樂用途變為交通代步及休閒運動用途,休閒及競賽領域的發展使自行車研發工作不斷的精益求精,以滿足求更好成績表現選手們的需求。

同类文章
 僅僅找好釣點是完全不夠的,你真的會調漂嗎?

僅僅找好釣點是完全不夠的,你真的會調漂嗎?

釣魚雖然說是一件將就陶冶情操的事情,但是其實也有競技釣這一說,這就是會發生在一些黑坑等其他的場所,很多人並排在一起,大家有說有笑來釣魚也是不可以的,這其中會發生的一個現象,那就是往往大家明明各種前提都差不多,但是卻發現有的人可以一直連竿自己卻不行,想要有口就有魚?僅僅找好釣點是完全不夠的,你真的會調

黑坑釣場老闆到底隱瞞了什麼秘密?釣友:難怪上魚這麼難

由於冬季環境低下,所以很多釣友早已封竿,或轉戰室內的大棚黑坑進行垂釣。為什麼冬季不進行野釣呢?首先因為冬季溫度低,導致魚口輕或者魚兒的遊動率低下,另外的原因也很簡單,在野外釣魚吹風也很冷。這個時候很多釣友為了「解毒」,去黑坑垂釣也是首要的選擇,儘管如此有些黑坑的老闆也會使用一些小手段,讓釣友們魚獲變

小魚鬧窩怎麼辦?學會兩招上大物不再是問題

小魚鬧窩是常有的事,每個釣魚人都必免不了小魚鬧窩的情況,除了冬季小魚鬧窩的情況比較少之外,春夏秋這是哪個季節難免不會碰到小魚鬧窩的情況,今天就來跟大家來聊聊小魚鬧窩的情況,大家對這些也有全面的了解。一、小魚的特性小雜魚,品種很多,最常見的比如餐條、鰟鮍、趴地虎等。其中餐條最多,防止鬧小魚在很大程度上
 四個跡象證明大魚進窩,想要上大物這些條件缺一不可

四個跡象證明大魚進窩,想要上大物這些條件缺一不可

釣魚人垂釣的目標魚,都是想搏大物的心態,並不是說要釣一條大物的心態,而是在釣魚的生涯之中留下一點痕跡。但是很多釣友因為自身能力的原因,而導致垂釣的失誤,運氣好的只留下魚鱗證明過自己垂釣過大物,運氣不好只留下多副被切斷的子線,那麼大魚入窩會有明顯的預兆嗎?答案是肯定的,今天就跟大家說說上大物的前奏是什
 浮漂沒動作卻中魚,只是釣得太鈍?

浮漂沒動作卻中魚,只是釣得太鈍?

相信大家在釣魚的時候都遇到過這樣一種情況,明明浮漂看起來沒動作,但是打算換餌的時候提竿卻中魚了。有的新手釣友甚至覺得這是運氣好,浮漂不動居然也能釣上魚來。另外一些有經驗的釣友會認為調釣出了問題,通過改變調釣來改善這種情況。難道問題就這麼簡單?改變調釣就可以改善這種情況?不一定!因為出現浮漂沒動作卻中
 打太極拳要做到「力線貫通」,這樣練功你會有所收穫

打太極拳要做到「力線貫通」,這樣練功你會有所收穫

一語道破天機,真情方見真淳。找到自身問題,把問題縮小。方法是,先學習他人經驗,再進行篩選整合,最終形成自己,一套東西。沉勁與沉勁,會有不同,這是武術的魅力。有人的沉,透著整,能催能轟。有人的沉,含著活,能拔人根,處處落空。沒有哪種更好,練到家最好。人是這樣,不可能各方面都突出,認準一門,花功夫深入,
 冬季釣魚技巧,水庫釣魚怎麼選擇釣位?

冬季釣魚技巧,水庫釣魚怎麼選擇釣位?

冬釣找釣點就是為了尋找冬魚窩冬的棲息點,經過不少冬釣釣友的總結,什麼背風、向陽、有草,仿佛只要符合這三個條件,就一定釣上魚,但是正如不少釣友發自肺腑的感慨,要有魚、要有魚、要有魚!水裡沒魚,1000個必要因素都是扯談,所以我們現在與其說那些因素是都魚群棲息的條件,不如直接點,直接說地形特徵,有沒有咱
 冬季釣魚打窩還用打窩器?用上這幾招魚兒早就進窩了

冬季釣魚打窩還用打窩器?用上這幾招魚兒早就進窩了

冬天釣魚,最難的就是「聚魚」,為了能夠將魚兒聚集到窩子裡,很多釣友都選用精準打窩的方式,用打窩器將窩料直接投放到釣點裡。這種方法雖然簡單,但是對窩量有比較高的要求,而且發窩的時間相對較長。那麼還有沒有別的方法聚魚呢?其實很多老釣友都選擇「抽窩子」的方法來聚魚和誘魚。什麼叫抽窩子?就是釣魚人用較快的速

冬季釣魚怎麼垂釣鰱鱅?三個方面很關鍵

鰱鱅是鰱魚和鰱鱅的合稱,因為這類魚的個頭大力量強,是釣魚人常常垂釣的對象,尤其是冬季釣鰱鱅,個頭都比加大,在提竿遛魚的時候都比較有樂趣,但是冬季釣鰱鱅也需要一定的技巧才能上魚,特別是魚口輕的季節,鰱鱅跟鯽魚一樣吃口輕,並且釣竿和釣位要選擇到位,才會有大鰱鱅垂釣上來。一、宜用海竿或磯竿有句話說得好「大

魅力奧運人文奧運 萬裡長城萬人太極拳表演

          「魅力北京、人文奧運,居庸關萬裡長城萬人太極表演活動」今天上午隆重開幕,來自四面八方的近萬名太極拳愛好者齊聚雄偉的居庸關長城腳下,共同上演了一幕氣勢恢宏的壯觀場景。   本次活動是北京奧組委首屆文化節的系列活動之一,簡短的開幕式之後,首先進行的是具有濃鬱民族特色的鑼鼓表演,之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