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家騰訊獨角獸上市在即,市佔率高達60%,何時盈利成最大痛點
2025-05-07 09:58:24
2000年前後,以百度、騰訊、盛大、搜狐、網易等為代表的國內網際網路名企分批上市,這一年被譽為國內網際網路企業上市熱潮期;2010年前後,以阿里巴巴、京東為代表的等知名電商網際網路公司紛紛開啟上市之旅,這一年被稱為國內網際網路企業的第二波上市熱潮期;2018年,以小米、獵聘、優信、映客、51信用卡、齊家網、指尖躍動、拼多多等網際網路公司紛紛上市,這一年被看作是國內網際網路公司的第三次上市熱潮期。
北京時間9月3日,國內領先的網際網路娛樂服務平臺、國內最大的在線電影票務平臺、排名第二的在線現場娛樂票務服務平臺、中國業內知名的國產電影主控發行方、中國最大的在線電影社區、中國娛樂行業最受歡迎的專業APP發行方貓眼娛樂正式遞交招股書,即將赴港上市,這是繼繼閱文、小米、美團之後又一赴港上市的具有代表性的中國新經濟公司。
貓眼電影原名「美團電影」,由美團網於2012年2月推出;2013年1月更名為「貓眼電影」;2015年7月貓眼電影獨立為美團網旗下全資子公司貓眼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簡稱貓眼公司);2016年5月27日,光線控股以1.76億光線傳媒股份和8億元現金換取了貓眼電影38.40%的股權,同時光線傳媒以15.83億元現金購買了貓眼電影19.00%的股權。交易完成後,光線控股和光線傳媒合計持有貓眼57.4%的股權;2017年11月,貓眼與微影相關業務整合完成,獲得騰訊10億人民幣的投資。時至今日,光線及其關聯方依舊為貓眼娛樂的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為48.80%;騰訊持股比例為16.27%;美團為8.56%。
圖源:騰訊科技、數可視
貓眼娛樂上市主體公司名稱為Entertainment Plus,美林美銀和摩根史坦利為貓眼IPO的聯席保薦人,華興資本為獨家財務顧問。根據招股書顯示,2018年上半年,貓眼娛樂營業收入總額從2015年的5.97億元人民幣增長至2017年的25.48億元,年均複合增長率高達106.6%,截至2018年6月30日,貓眼的營業收入為18.95億元,同比增長103.5%。經調整溢利淨額從2015年的-12.7億元躍升到2017年的2.16億元。說得簡單點,2018年上半年,貓眼娛樂收入為18.95億元,虧損2.31億元,經調整後,虧損為1560萬元。
圖源:騰訊科技、數可視
此外,招股書顯示,2018年上半年貓眼月度活躍用戶超過1.3億。根據艾瑞諮詢報告,按2018 年上半年電影票務交易總額計,貓眼是中國最大的在線電影票務平臺,市場份額超60%;2018 年上半年,按票務總交易額計,貓眼在現場娛樂票務服務中排名第二;按2018 年上半年平均月度活躍用戶計,貓眼是中國最大的在線電影社區,貓眼專業版是中國娛樂行業最受歡迎的專業App。
圖源:騰訊科技、數可視
同時,招股書顯示,2015年-2017年貓眼的研發開支分別為4894萬、1.63億、1.44億,2018年上半年已投入研發費用近1億。本次募集資金主要用於提升綜合平臺實力、研究開發及技術基建、潛在的投資和收購以及補充運營資金及一般企業用途。
圖源:騰訊科技、數可視
上市也好,不上市也罷,作為國內電影娛樂的行業老大,貓眼娛樂需要面臨的問題很簡單—盈利。敲鐘的公司是否「準備好了」、是否趕上了「好時機」其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在鐘響之後打磨業務,韜光養晦,讓公司本身的價值提升並創造想像空間。如今國內電影票房泡沫擠乾淨後,雖說觀影人數、娛樂消費的大趨勢不變,但少了高速成長的助推器,逐利的資本方的衝動性投資行為已經一去不復返了,我們常說「不賺錢的企業都是耍流氓」,對於貓眼,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本文編輯:吳永龍
關注泡泡網,暢享科技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