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中的"運勁如抽絲"如何練習?
2025-05-06 07:50:24
太極拳要求「運勁如抽絲」,抽絲的意思,並不僅是指緩緩直拉而出,是指太極拳的一切動作的運勁,太極拳沒有一項運勁沒有抽絲勁,如果太極拳沒有了抽絲勁,那麼太極拳就不能產生以輕制重的功用。下面小編就為大家分享太極拳的運勁如抽絲是如何練習的,一起去學習一下吧。
如何做到「運勁如抽絲」?最主要的是要注意身法,要做到身法正確,拳勢動作規範,其中主要的要領是「立身中正安舒,八面支撐」,其他的練習太極拳的要領,諸如「提頂吊襠、收腹斂臀、含胸拔背」等是局部的要求,最主要的是要做到「立身中正」。太極拳的勁力有橫勁和豎勁,比如,武式太極拳的懶扎衣屬於豎勁範圍,這個式子的運勁、蓄勁和發勁過程,非常符合「其根在腳,發於腿,主宰於腰,形於手指」這個要領,這個式子的勁力—定要由下往上走,就像泉水湧出一樣,又像洶湧的河水一樣,摺疊湧動,滔滔不絕。這些勁力動作,都是由腿、腰和上肢協調配合而產生的。再比如,單鞭這個式子是橫勁,也是需要「由腳而腿而腰,完整一氣」的,除了腰腿的配合以外,手上的動作,先是意念在手,接著轉為肘,最後把勁力灌到肩膀上去——肩要開,最後才能形成單鞭這個式子。太極拳在運行過程中,隨著不同拳勢動作,勁力有不同的要求,這樣才能形成「運勁如抽絲」。
「運勁如抽絲」的「運」,實際是匯合、運動的意思,也就是要把周身的勁力運動、匯合起來。「運勁如抽絲」是形容運勁的過程是非常細微的、精細的、輕靈的,只有身法正確、拳勢動作規範,才能把勁力運動、匯合起來。比如做摟膝拗步這個式子,前邊一定要做到「三尖相照」——前邊的掌一定要和鼻子尖、前腳尖相互照應;另外,後邊尾間和後腳跟要上下一條線。如果做不到前邊的「三尖相照」和後邊的尾間上下一條線,就不能形成運勁、蓄勁、發勁的整體勁力。當然,做這個動作的時候,還要防止突臀。突臀也會影響勁力的整體性。注意到了這些方面,你才能做到「運勁如抽絲」,把勁力匯聚到一點上去。
總體來說,練習太極拳時,做到「運勁如抽絲」在身法正確、動作規範的前提下,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動作要連綿不絕,不能斷斷續續。拳論中說「勿使有斷續處」;就是要求動作連綿不絕。
二是練拳時,動作要細膩,不能粗糙,要細心體會、體悟動作的意念內涵,把每個動作細膩的勁力變化體會到,並且表現出來。
三是發力時,要意遠、勁長、動短。練習套路時是這樣要求,在打手時更是這樣要求。武式太極拳的動作都是螺旋型向前進,螺旋型向回收,不是直線型的運動方式。一般運勁時勁力是長的,緩慢的;發勁時則是短促的,就像白蛇吐信一樣,一發即收,快如閃電。當然,在練拳時的運勁、蓄勁動作都是比較緩慢的。
四是曲折迴環,往復摺疊。具體到發勁動作,無論是什麼拳勢,在摺疊轉換之後,發勁時都要長腰——腰部向上挺;勁力收縮的時候,腰要向下落,有一個往復摺疊。所以,太極拳運勁、發勁的動作,是曲折迴環的。
五是要均勻和緩,也就是動作、勁力要均勻,要緩慢,不能忽快忽慢。
能做到上面幾點,我們在練習太極拳套路時,就能做到運勁如抽絲。
「運勁如抽絲,蓄勁如張弓,發勁如放箭」這三點,運勁要順遂,蓄勁要飽滿,發勁要迅猛。這三個過程實際是一回事,只不過武禹襄對這三個過程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在平時的走架練習時,要按照這個要求去做,還要在實際打手操作中不斷休會研究,最後才能做到真正的「運勁如抽絲,蓄勁如張弓,發勁如放箭」,才能逐步提高拳藝。
抽絲勁是太極拳最基本的動作和運勁路線,但有一個問題大家需要注意,需要指出的是,太極拳式中沒有一個拳式運用的是十二抽絲中某一項抽絲,而大多表現為幾項抽絲的聯合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