劁鬼匠
2025-02-25 19:39:25
大清光緒年間,灤州城出了一個劁鬼匠。這劁鬼匠,原本是個劁豬匠。他憑著祖傳的劁豬手藝,騎一頭大叫驢,走鄉串村,常年奔波行走在灤河兩岸。因他姓朱,幹的又是劁豬的營生。人們就送他了一個外號——「朱一刀」。
朱一刀手藝好,幹活麻利。劁一窩豬,用不了一袋煙的工夫。可他有個貪杯的毛病,劁完豬坐人家炕頭上一端起酒盅子,不喝到日頭搭山捨不得下炕。就為貪戀杯中之物,時常要貪黑趕夜路回家。
俗話說,常走夜路,沒有遇不上鬼的。朱一刀這夜路走多了,終於碰上了一次鬼。人都說,活人見鬼,不死也得脫層皮。可朱一刀自打見鬼後,卻意想不到的走了鴻運,歪打正著的落了個好營生。
那天,朱一刀到三十里舖去劁豬。事也湊巧,他這劁豬的是見到酒盅叫爹,而那請他劁豬的主呢,恰好是管酒壺叫爺。這倆人碰到一起,酒逢知己,相見恨晚,這一通喝呀。打從晌午,一直喝到傍晚掌燈時分。朱一刀才戀戀不捨的放下盅子,離開三十里舖。
朱一刀騎上大叫驢,被風一吹,酒勁立馬湧了上來。就覺腦袋像個半鬥子,昏昏沉沉的。他只好趴在驢背上,任由大叫驢自己趕路。這大叫驢,隨朱一刀常年在這灤河兩岸走鄉串村,對這方圓百八十裡的大小道路早已爛熟於胸,根本不用牽引吆喝,就能順著道兒走回灤州城。所以,朱一刀每次喝多時,都是趴在驢背上似睡非睡的眯瞪一路。啥時驢停下不走了,睜開眼睛看吧,那準是到了家門口了。
可今天,朱一刀昏昏沉沉的趴在驢背上,就覺著這道走的似乎有點不大對勁。從三十里舖回灤州城,三十裡地的路程。往常用不了倆時辰,可今天他估摸著走了該有仨時辰了,咋還沒到呢?等他從驢背上坐起來,醉眼迷離的一看,敢情這驢壓根就沒在道上走,而是在一個墳圈子裡一個勁地轉圈呢。大叫驢累的呼哧呼哧直喘,渾身上下的毛都溼透了。朱一刀心裡犯起了嘀咕,這到底是咋回事呢?待他揉揉眼睛,借著疏淡的星光一看,發現有一個黑影拽著驢韁繩,在驢前邊牽著走呢。他一下明白了,這是遇上鬼了。
朱一刀從驢背上出溜下來,借著酒勁壯膽,悄悄來到黑影身後,猛一伸手,一下抓住了那個小鬼兒的後脖領子,咬著牙說:「好你個狗膽包天的鬼東西,竟敢調理我朱一刀。告訴你,我朱一刀這大半輩子,豬羊貓狗都劁過騸過,可還就沒劁過鬼呢。既然你今天送上門來,正好讓我老朱試試刀。」
小鬼兒一聽朱一刀要劁他,便拼命從朱一刀的手裡掙脫出來,撒腳就跑。朱一刀無緣無故的被這個小鬼調理了半宿,哪肯讓他就這麼跑掉。一個箭步躥了上去,是窮追不捨。直攆的小鬼抱頭鼠竄,惶惶如漏網之魚。這小鬼兒也是點兒背,慌不擇路,三轉兩繞之間,便讓朱一刀給逼到了一個死牆角。山窮水盡,無路可逃。小鬼兒雙手捂襠,一頭扎進牆角裡,縮成一團。
朱一刀上前一把採住小鬼的頭髮,說:「我看你還往哪跑。」
小鬼兒被擠了旮旯,逼到絕境,只好使出鬼的救命絕招——鬼呲牙。就在朱一刀伸手採他頭髮時,他猛然回過頭來,呲著一嘴瘮人的白牙「嘿嘿」一笑,露出了一臉猙獰,企圖嚇跑朱一刀。不想朱一刀正在氣頭上,根本不知道害怕,衝著鬼臉「呸呸呸」,連「啐」了三口,一下把小鬼兒給「啐」蔫吧了。朱一刀趁勢手腕一用力,把小鬼兒拎過來,狠狠地摔到地上,用腳踩住。隨後從腰帶上的小皮兜裡掏出劁豬刀,向小鬼兒的襠裡一划,跟著順手一捏,只聽小鬼兒慘叫一聲,兩個鵪鶉蛋般大小的鬼卵子,就給擠了出來。 1 2 下一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