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作文:追求自由
2025-03-13 09:16:25
有許多的人一生在追求自由,他們認為自由是不為生活而煩惱,只有享受和快樂,小編收集了追求自由作文,歡迎閱讀。
第一篇:追求自由
自由是什麼?天空中翱翔的雄鷹是自由嗎?草原中奔跑的駿馬是自由嗎?水中暢遊的魚兒是自由嗎?我認為不是。雄鷹也有它的束縛,駿馬也有它的無奈,魚兒也有它的苦衷。對於我來說,世上並沒有真正的自由。所謂自由便是自己存在的理由,那便是我們的理想。
有許多的人一生在追求自由,他們認為自由是不為生活而煩惱,只有享受和快樂,但是他們錯了,試想一想如果人的生活中沒有理想,何來自由。我曾聽說過這樣一個故事,一個人在生前只希望享受,在他死後,他來到了天堂。那裡的人對他說,在這裡你不需要有理想,你不需要考慮將來,你可以盡情的享受。一開始那個人很快樂,他終於實現了自己生前的夢想,但是很快,他發覺自己很空虛,每天只有漫無目的的玩樂。於是他便去找那裡的人說,快讓我離開天堂,我寧願下地獄也不要待在這裡,那裡的人對他說,你以為這裡是天堂嗎,這裡就是地獄……
這故事難道不值得我們深思嗎?看似擁有自由的地方,卻因為人們沒有存在的理由而成為了地獄,這不也正是啟示我們,擁有存在的理由,才有存在的意義。
有的人去自殺去追尋他們口中所說的自由,去尋找自由的國度,但是自由的定義是自己存在的理由,人都死了有何來的自由呢?
在我身邊的很多人認為追求自由和追求理想是不能劃等號的,有了理想就失去了自由,理想就成為了自由的束縛。但是他們不曾想過如果失去了理想就等於失去了存在了意義,又何有自由可言,讓我們一同尋找理想,尋找屬於我們自己的自由。
第二篇:追求自由
每當我翻開《西遊記》時,總有不同的心情。它在四大名著中,我認為它是最生動活潑的。小時候的我讀起它來總覺得既過癮又有趣。但時至今日,不變的是那曲曲折折,色彩斑斕的神話世界,我的領悟卻變了。
《西遊記》塑造了四個鮮活生動的人物形象:唐僧——誠心向佛、心腸慈悲、頑固執著,孫悟空——正義大膽、本領高超、追求自由,豬八戒——貪財好色,但又不缺乏善心,沙僧——心地善良、安於天命。這四個人物形象各有特點,性格各不相同,恰好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使我不得不佩服作者寫作技藝的高超,作者善於刻畫人物形象,烘託場景描寫便是他的精妙之處。
《西遊記》是一部所有人都愛讀的經典大作,每個人都能在解讀它時獲取不同的感覺和啟示,有人喜歡它鮮明的人物個性;有人喜歡它瑰麗的整體形象;有人喜歡它活潑詼諧的對話旁白;有人還研究它的歷史背景、社會現象,而我也從中看到了作者追求自由的夢想。
書中講到石猴出世,放浪不羈,不受大地管教。夜宿石崖之下,朝遊峰洞之中,並與狼蟲為伴,虎豹為群,獐鹿為友,獼猿為親,用一句「山中無甲子,寒盡不知年」表示了自己的對石猴的讚嘆;石猴繼而在水晶洞奪寶,大鬧天宮,即使是被壓在五指山下也是無所畏懼。在我看來,他那曲折的情節中暗藏著人們渴望而不可及的生活理想和人性追求,那就是——自由。
孫悟空其實就是自由的化身,他的品質中最突出的就是嚮往自由,他始終在追求自由,它的一切鬥爭也是為了爭取自由。這樣一個鮮活的形象給予了讀者一種追求自由、追逐自由的力量和勇氣。然而,每個人都明白,不管是過去,還是現在,即使是將來,完全的自由終究是不可能的,人始終要受到這般那般的約束。儘管包圍著我們的是個受約束的世界,但我們可以讓內心儘量變得廣闊而幽深,讓它能夠無邊無際、包容天地。
然而,目前社會上還有許多人被一些價值不大的東西所束縛,滿足於現狀,不思進取,因為一點小小的名譽,就自我滿足。這是我們小學生,以及社會上的人都擁有的惰性心理,我們要及時的更正,在大千世界裡,自由地發揮自己無限的潛能。
我馬上就要升初中了,在今後的學習生活中,我一定要不拘泥於經典理論或方法的束縛,要自由的開創屬於自己的新天地,努力學習,要時刻不滿足自己,在知識這個無邊無際的藍天中自由自在的飛翔……
在歷盡錘鍊的《西遊記》中,深深包含著人們最渴望的自由精神……我終於明白為什麼它能夠傳承至今了。
第三篇:追求自由
我是一塊石頭,躺在森林中的石頭。我不曾見過自己的模樣,我只知道我在旁邊的湖裡照鏡子總映出一個灰黑色的影子,我也不知道自己有多大,我只知道頭頂上垂著樹葉。我旁邊有很多小石頭,和我的名字一樣,我想我和他們長得一樣,但我卻不能動。小石頭有的被水衝走,有的被遊人踢滾,可我竭力動一動卻總不能成功,或許我太笨了吧;。
我和古樹依偎在一起很多年了,到底有多少年我也不知道。
著兩年遊人多了,從他們那裡我看到了不少新東西,我真想出去走走,我時常想,在這片樹林的另一邊是什麼呢?可這始終是一個幻想。做人真好啊,甚至做那種叫『狗』的動物,只要能走,多好啊。我擁有自由卻未真正體驗過自由。做人真好,什麼都能辦到,只要能走什麼辦不到呢?可我卻……這時一隻腳踢在我身上,我只感到麻,因為人們說我是鐵石心腸,我想心都硬了別處一定不例外,我倒挺擔心那隻腳,人類是情感動物嘛。我抬眼一看,是一個少年,他在我旁邊坐下,靠著古樹,一臉憂鬱,「做石頭真好!」他說,「什麼!?做石頭好!」雖然他聽不見,我還是大聲喊出來。那少年說起來:「我真想做石頭,不必思考,不必心煩,只安靜地睡在大自然,任他輪迴個一千年一萬年,我真是無聊,看風景心情照樣壞!我恨那些數字,恨堆積如山的作業……」我說:「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那麼,」那孩子接著說「我喜歡些什麼呢……大概是自由吧,我的自由,只要在這裡美美地睡上一覺就足夠了,我討厭天天奔波在筆尖與作業間,雖然我知道知識在未來是必不可少的,但我更需要自由,我愛自由,因為年輕所以愛自由……」那孩子只坐了一會兒,可對於我來說仿佛穿透了自己經歷過的億萬年,然後顯現出理想的影子。
那孩子走了,他的身影消失在風中,他的氣息依然環繞在我身邊。我不知道他會選擇什麼,是尋找自由還是坐到學堂裡呢?我想是後者吧。時間萬物都逃不過宿命,可這難道不是一種甜蜜的宿命嗎?而我的宿命大概是靜靜守護這棵古樹與這清澈的湖吧。
在與男孩邂逅後我改變了很多,我學會滿足現狀,我始終沒得到自己所追求的自由,但我相信那男孩一定能班到,因為――
有自由真好,奮鬥就會有自由,有自由什麼都能辦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