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兩會代表委員關注議題
2025-02-23 23:02:25
看點
一年一度的全國兩會即將召開,肩負著重慶人民的期待,重慶代表團全國人大代表、住渝全國政協委員均已抵京。當前,我國正處於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定性階段,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之年,20xx年全國兩會上,代表委員們將關注些什麼?
心系改革開放
在今年全國兩會上,深化改革、擴大內陸開放依然是最熱門的話題。
「國家提出了『一帶一路』戰略,規劃即將公布,重慶將在其中發揮更大的作用,重慶也將借勢擴大內陸開放,增強經濟的內生動力。」全國人大代表、兩江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常務副主任湯宗偉說。
湯宗偉表示,兩江新區作為西部重要的國家級新區、重慶的開發開放窗口,將主動融入「一帶一路」戰略,在其中發揮更重要的作用。
在深化改革方面,湯宗偉表示,建議繼續深化行政體制改革,提升行政效能。此外,現在有11個國家級新區,中央應加大對國家級新區的頂層設計、戰略研究、產業研究、政策支撐,以及各個新區的功能定位,使各個新區特色化發展。
全國政協委員、市政府口岸管理辦公室副主任王濟光的關注點也在開放及「一帶一路」上,他打算提交一份關於境外投資管理體制改革的提案。在他看來,做好境外投資服務和促進工作,提高便利化水平,有利於加快我國企業走出去的步伐。
全國政協委員、重慶靜昇律師事務所主任彭靜建議,為進一步滿足公眾對政務信息的需求,應加快政府門戶網站標準化建設進度,儘快出臺全國統一的電子政務信息平臺建設標準,並在這個過程中,積極培育政府共享數據的意識。
彭靜表示,政府應該完善行政規範性文件公開機制,明確行政規範性文件公開的具體範圍和標準。同時,探索建立政務公開「負面清單」機制,準確界定政務信息不公開的類型和條件,尤其應從社會公眾高度關注的教育醫療、規劃建設、環境監測、徵地拆遷等重點領域啟動調研工作,儘快出臺相關辦法。
著眼民生福祉
老百姓的民生問題始終是代表委員關注的焦點。全國政協委員、重慶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主任屈謙今年圍繞醫療改革提交了提案。他表示,在國民經濟變軌進入發展新常態的背景下,衛生計生系統更需要創新,推進醫藥衛生體制改革。
來自教育行業的全國人大代表劉希婭所有的建議幾乎都圍繞教育而提,其著眼點在教育均衡、提升教育質量方面。例如,她提出拓展民辦教育的空間、推行義務教育集團化辦學促進區域教育均衡、合理規劃城鎮義務教育辦學點,都針對當前教育領域存在的大班額、教育資源分布不平衡等現狀。
全國人大代表謝德體主要關心「三農」問題。加強基本農田保護責任、加強農業科技傳播、建立農業基礎設施管護機制、完善農村建設用地復墾工作都在他關注之列。
謝德體還提出,加大培育和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以拓展農村市場,活躍農村經濟。從農民生活而言,他建議增加農民財產性收入,以拉近城鄉居民的收入距離。他還提出要重視貧困山區棄耕撂荒現象,確保農業生產持續開展,農民生活不受影響。
全國政協委員、重慶第二師範學院院長杜惠平從加大農村養老的財政扶持、探索尋求多元化的農村養老輔助力量、加快推進農村養老服務事業發展等方面關注農村養老問題。他建議在有條件的村或社區成立農村老年人互助協會,鼓勵較為年輕或身體健康的老人為年紀更大或身體有疾病的老人提供義務性服務,形成階梯式的農村養老服務模式。
關注生態文明
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建設美好家園,與每個人息息相關,成為代表、委員十分關注的問題。
通過去年一年調研,全國政協委員、市林業局副局長張洪說,結合自己的工作,調研機會越多,掌握情況越多,「過去只是站在三峽庫區的角度思考,現在放眼於整個長江沿線。不僅是我們重慶三峽庫區要建設好生態屏障,長江上中下遊沿線城市都要攜起手來,一起建設保護母親河的生態屏障。」
今年兩會上,張洪將提交關於長江生態建設方面的建議。他說,國家南水北調工程,還有提出的建設長江經濟帶等,都為長江水質以及長江沿線生態屏障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全國人大代表、作家冉冉也呼籲,加強三峽水庫生態屏障建設管護,強化農業農村環境治理與生態保護,改善農村人居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