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裡有棵長青樹作文
2024-12-11 00:14:09
常青樹,即使繁華落盡,還有子歸啼叫,即使萬木枯榮,也永遠常盛不衰!接下來小編為大家推薦的是心裡有棵長青樹作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歡迎閱讀。
【心裡有棵長青樹作文一】
我的老家地處子午嶺,村子裡有一位已年過八旬的老人,知道他的人,都說樹是他的朋友,是他的知音,尤其是到了晚年,樹更是他的伴侶,種樹栽樹也成了他生活的全部,愛樹是他晚年生命的主旋律。
我是聽著他和樹的故事長大的。那個時期,農村颳起了一股「割資本主義尾巴」風,宣吹什麼「硬要社會主義的草,不要資本主義的苗」。聽說一次,生產隊長領著一群青年民兵,挨家挨戶地砍私人家栽種的果樹。可是,砍到他家時,只見他手中握著一把菜刀,擋在大門口,瞪著眼睛就是不讓民兵進門,生產隊長急了,命令他說,再不讓開就把他當作典型來批鬥。誰料他揮著菜刀怒吼道:「誰要是敢砍我一棵樹,我就死在他面前。」說完把菜刀往自己脖子上一橫,民兵們一見這陣勢,個個嚇得拔腿跑了。他家的果樹雖說保住了,他卻被當作「走資派」批鬥了一個多月。可事情並沒有完,生產隊長還命令他趕著一群羊去放,說要是有一隻羊丟失或死亡,還要批鬥他。別人以為他這回難逃一劫,誰料他毫不在乎,反而正合心意,他每天早早趕著羊出山,羊兒吃草,他就到這個樹下看看,去那個樹底瞧瞧,看見那棵樹有旁枝斜杈就用斧頭修剪。就這樣,他趕著羊群,今天上東山,明天去西山,後天到南山,大後天奔北山。凡是他到過的地方,每一棵樹都被修剪的身直頭正。
還聽說,他歷來反對村裡人隨意砍伐樹木。一到冬天,村裡的年輕人就砍樹當柴燒,這時,他總要站出來阻止。人們都說他是多管閒事,仍然肆意砍伐,他沒辦法,就攔住這些年輕人,給他們講利害關係,告訴他們砍樹只能砍旁枝,千萬不要砍樹頭,要砍就砍南面山下的樹,不要砍山頂的樹,尤其是莊前屋後的樹。年輕人更納悶了,他說咱們這裡一到冬季就刮北風,如果北面沒有了樹木的遮擋,村子冬天就會更寒冷。年輕人聽了覺得很在理,就按他說的去做了。村子北邊現在還挺立著一棵棵參天大樹,這可都是他的功勞。
後來,農村實行「包產到戶」,他特意提出要自家門前那十幾畝山地,當時,人們都覺得他太傻,家裡人也覺著不划算。可是,他什麼也不說,當年秋季就帶著全家人在這十幾畝山地裡種上了杏樹和核桃樹。這下,村裡人都議論開了,有人說他是瞎折騰,有人說他是白白浪費精力,就連自己的大兒子也怨他,說他是糟蹋土地,還鬧著跟他分了家。誰料,第二年秋季,鄉林場大量收購樹苗,他在地裡每5米遠留下一棵樹苗外,其他的樹苗都挖下來賣掉了,有了第一筆收入,老人心裡樂滋滋的。秋季,他又種上了杏樹,就這樣,他連著買了四年樹苗,雖說一棵樹苗只賣三五分錢,但老人已是村裡的富裕戶了。到了第五個年頭,第一年留下的杏樹開始結果了,那年正趕上大量收購杏胡、杏幹,老人收入了不少。第七個年頭,核桃樹也結果實了。老人是夏季賣杏胡杏幹,秋、冬季賣核桃,一年收入比一年多。小兒子高考落榜了,老人就給小兒子買了一輛農用三輪車,開始收購農副產品。第二年春天,老人又讓兒子買回來一車蘋果樹苗,把自家哪三畝塬地全栽上了蘋果樹,栽剩下的樹苗,老人就分給左鄰右舍栽。有人這時又笑著說,這老頭子又犯傻了,土地全栽上樹,一家人吃什麼呢。等到蘋果掛滿枝頭時,市場上蘋果價格喜人,老人又賺了一大筆,成了村裡第一個「暴發戶」。村裡人才明白真正犯傻的是自己。於是,村裡人都請老人教他們栽種蘋果樹,老人二話不說,就跑前跑後地忙開了。
我的童年是吃著他家果園的果子度過的。其實,不只是我,村裡所有讀過書的人都享受過這樣的「優待」。因為,老人最愛讀書的孩子,就連他被當作「走資派」批鬥時,果園的果子成熟了,他也照常會摘下來給有孩子上學的人家送去。所以,從老家走出去參加工作的很多人,只要有機會回到老家,都會去看望他。
有一年冬天,我回家看望父親。第二天,特意去拜訪他,他正在果園忙著給今年新栽的小樹用穀草做「棉衣」呢。見我來了,忙停下手中的活,迎了過來,一邊接過我手中的禮品,一邊生氣的說:「你這孩子,能來看我心裡就高興,還買啥禮品,快回家裡坐坐,外邊太冷。」進了屋子,一邊吃它端來的杏幹、桃幹、核桃等乾果和黃澄澄的梨、香噴噴的蘋果。一邊拉起了家常,說到他的杏樹和核桃樹,他笑著說:「老了,忙不過來了,杏子熟了,村裡人誰願意撿就撿,核桃熟了,就叫村裡人幫忙摘,摘下來,他給孫子們留一些,其他的全分給村裡人和親戚們吃了。」看到老人那種滿足的神情,我內心有一種說不出的困感。當年他為護樹願意跟人拼命,現在卻心甘情願把自己辛辛苦苦栽下的「搖錢樹」無償地送給村裡人。
我向老人告別時,老人依依不捨地把我送出家門,送過果園。我走出很遠了,回頭望時,老人仍然站在那裡,他的身體雖說有些彎曲,但站得還是那樣穩,就像他身後哪一棵棵挺立的果樹。
老人一生愛樹,我也愛戴和敬佩這位愛樹的老人,因為他在我心中跟我的父母一樣,早已成了一棵高大挺拔的常青樹。
【心裡有棵長青樹作文二】
父親去世很多年了,總想寫點有關父親的文字,記述那遙遠的日子,記述那些過去的事情。父親的音容笑貌、為人處事以及那濃濃的父愛,深深的印在我的腦海中。
一九五二年冬天,父親迎著開發建設林區的呼喚,隻身背著行裝從老家來到黑龍江伊春翠巒林業局第二林場。當時林場住的是木刻楞和帳棚,吃的是玉米面和高糧米,細糧極少。父親幹的活是採伐、上楞、「流送」等,工作繁重,生活艱苦,但在大躍進的年代裡,人們的幹勁卻是熱火朝天。父親是在解放五常時火線入的黨,作為黨員,他累活爭著幹、危險的活衝在前,別人放樹搭掛,他主動幫著摘,明知危險,他膽大心細,人到掛落,上楞抬木頭時,他總是抬最重處,任勞任怨。工人把採運的木材堆積到河邊,等到來年的五月初河化開了,再把木材推進河裡漂流水運到山下,這就叫「流送」。在流送時最怕
杈垛、不及時拆開,就越杈越大。每當杈垛,父親就率先跳進冰冷刺骨的河裡去拆垛,洶湧的河水帶著冰渣把人冰得腿發青臉發紫,上下牙直打鼓,可他們從不畏懼,揮舞著壓角子,打著號子,齊鉤猛拽,一排排圓木順流而下,相互擁擠,相互碰撞,搖頭擺尾,恰似蛟龍戲水,蔚為壯觀。我最愛聽那雄渾亮的勞動號子,伴隨開垛的轟鳴聲迴蕩在兩岸山谷間,那精彩的場面記憶猶新。在父親的帶領下,他們工組每月都能按時或超額完成任務,曾多次被評為局場的先進集體和先
一九五八年冬天,我家搬到離林場十裡外的小山村,父親上班很遠,全靠步行那時的冬天特別冷,但父親每天先到山場,為人家攏火,烤烤身子再幹活。中午飯是帶的窩窩頭就著鹹菜吃,晚上踏著星星歸來,汗水把棉衣溼個透,然後又凍個邦邦硬,連換的都沒有。那時正值國家困難時期,物資非常緊缺,買啥都得用供應證票,滿足不了人們的生活需要。我家八口人,生活極為困難,全靠父親一個人養活。父親貪黑起早編筐窩簍,一對土籃只賣五分錢,還會掛魚打蛤蟆,那時的魚和蛤蟆有的是,一片掛子能掛十多斤,一個泡子能出上百斤蛤蟆,全村人都吃過父親送的魚和蛤蟆。
一九六四年十月九日,是我家一個人不幸的日子,父親在修翠巒溫泉溝採伐路時,被卡捻超時的啞炮無情地奪去了他寶貴的生命,那年父親才四十二歲。父親被埋在溫泉路邊的山腳下,我在墓前栽了一棵小紅松,讓它與父親相伴。
父親走了,走得很匆忙,村裡人卻很想念他,那時村裡沒有電,連一個小收音機都沒有,晚飯後,人們對著煤油燈閒坐很無聊,自從父親來村後,常給人講評書笑話,父親沒有多少文化,但對文化有著強烈的追求,看點古書、小說之類,都能記個八九,然後就能給別人講《三國演義》、《西遊記》、《烈火金鋼》等,雖不及劉蘭芳、單連方,但也講的繪聲繪色,每當講到精彩處也會逗得人捧腹大笑,眉飛色舞,給這個寂寞的小山村增添了不少樂趣。
父親人好心眼好,村裡大事小情他都熱情幫忙,誰家蓋房子,修火牆,編個筐做個爬犁等,有求必應,村裡都誇他是個熱心的能耐人。
父親走了,那濃濃的父愛讓我清晰記得,多少次站在風雪瀰漫的夜幕下舉著松明來接我……那次半夜發高燒,父親背我到十裡外的衛生所,汗水在他臉上流成河。我銘記著無微不至的父愛,更記下了父親的淳淳教誨,多為人做好事,做一個高尚的人。
父親像一支燃燒的火把,照耀我走過人生的每一段路程。父親更像一棵長青樹,屹立在小興安嶺,屹立在我的心中。